分享

爱说实话的谋士,一般活不长,梦三国杨修之死

 xuebws 2016-08-08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

爱说实话的谋士,一般活不长,梦三国杨修之死

关于杨修的事迹,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有的人说他的死因是因为“恃才放旷”,他们引用了罗贯中先生所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并分析了曹操的“忌”:曹操“忌”的是杨修不给他面子。关于面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中最关心和重视的东西,所谓的“人有脸,树有皮”。杨修多次不给他的主子曹操面子,让曹操忌恨他,这是做奴才的一大忌讳。奴才是帮主人咬人的“狗”,怎么能反过来咬主人,不给主人面子呢?

于是有的人以此为例子来告诉人们:“不要太自以为是了,为人如果恃才放旷,那么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某组织甚至以此来告戒人们“为人要谦虚,不要太爱顶嘴,特别是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似乎杨修之死完全是因为杨修之过。然而事件的双方中,还有一位一代枭雄曹操,像这样的伟人把他晾在一旁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结合曹操和杨修,我们来重新分析下《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中提到的两个事件,来看下到底是谁之过。

第一事件:曹操建花园事件。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爱说实话的谋士,一般活不长,梦三国杨修之死

有话不当面讲,只在园门上写个活字,害得工匠们一“惊”又一“动”忙去问杨修。是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万一做出来的东西不符合曹操领导的心意,或者因为曹领导的不语而导致完工日期延长,不知领导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毕竟领导们是不可能自己去承担这些责任的,受罪的还是那些工匠员工们。如果没有杨修,或许这段故事将于我所描述的结局收场:曹操大怒,工匠遭殃。但也因为这样,杨修惹了曹领导不高兴了,虽然按照通常逻辑,人们总是会为友人理解自己心意而感到高兴。但某些领导的逻辑本来就是有点不通常,表面上可以看起来非常高兴,但实际上早已把杨修这个“多管闲事”的人恨了一百遍啊一百遍,杨修错就错在太“爱管闲事”了,有些领导就是爱玩“模凌两可,浑浊不清”的所谓指示,从来不告诉别人“我打算这么做”,而是叫人们去猜,最终出了事,完不了工。对于这样的领导,应该让他们吃一吃亏,可是杨修兄却太关心自己的领导了,以至于吃力不讨好,别人反而嫉恨起自己的才华来了。

第二事件:“鸡肋”事件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大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领导一般都是爱面子的,曹领导自然也是,所以“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庖官进鸡汤。曹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俗话说人在沉思之时,很容易无心地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于是操随口答“鸡肋!”杨修可能是看人透彻并略懂一些心理学知识(当然当时并没有心理学,他只是刚好懂得),于是告诉了大家“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可是杨修在这里又犯错了,他一不小心成了“替罪的羔羊”,曹操正恐丢面子的时候,刚好自己有这么一位手下这么一说,所有的罪过完全可以推到这位手下之上,况且自己原本也恨他,于是“便大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

爱说实话的谋士,一般活不长,梦三国杨修之死

杨修的死在于他太过于勇往直前,根本不顾及某些领导的“面子”,要知道这些“面子”可是这些领导们得以生存的保障,他们可不像我们人民大众一样,完完全全地靠实力存活。对于这些依赖“面子”的可怜虫们,不给他们的“面子”叫他们怎么活啊!所以杨修实在是太不知趣了。

可是,现实中,依然有许多人愿意做杨修。

爱说实话的谋士,一般活不长,梦三国杨修之死

图片选自于《梦三国2》曹操形象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预见性,指出某些领导的不足,真心地想帮助这些依赖“面子”生存的领导们摆脱那些的所谓“面子”的痛苦。敢于说实话,做事实,虽然有些的杨修死了,但有更多的杨修站了起来。杨修之死不再是自以为是的下场,反而自以为是的是那些领导们。杨修是敢于说实话,吐真言的象征,他死得有价值。

如果现实中的杨修越来越多的话,那么也早已经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