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仁天皇为何暗示要“生前退位”

 文山书院 2016-08-09

明仁天皇为何暗示要“生前退位”

作者:周永生《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9日 12版)

  8月8日下午,日本明仁天皇发布视频讲话,以暗示的方式向日本国民表达了“生前退位”的意向。纵观讲话全文,明仁天皇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退位”的字眼,但讲话中充满了自己对于“生前退位”的渴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随后表示,天皇讲话意义重大,将认真考虑今后天皇如何继续履行公务。

  那么,明仁天皇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表电视谈话,暗示要“生前退位”呢?就公开的原因而言,天皇今年已82岁,健康状况欠佳,曾先后做过前列腺癌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以这样的身体从事繁重的国务活动,对于天皇来说的确有些超负荷运转。天皇的工作非常繁忙,包括参加国内重大庆典活动,接受各国新任大使国书,批准新任首相及其内阁成员,接见外国元首和政要等。绝大多数日本民众都认为,天皇的工作负担太重了,他们担心天皇的身体健康,支持天皇提早退位的想法。但是,现行的《皇室典范》没有关于天皇生前退位的规定,只有天皇去世后继承人按排位顺序继承皇位。因此,天皇只能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由内阁和国会推动修改相关的法律。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体弱多病的天皇与其自己硬撑着干下去,还不如把皇位传给后代。德仁皇太子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国务活动经验,也受到日本国民的普遍爱戴和尊敬,接替天皇执掌皇位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德仁太子膝下没有男儿,只有爱子公主一个女儿,而按照目前的《皇室典范》,女性没有继承天皇皇位的权利。而天皇的小儿子文仁亲王却有一个男孩儿悠仁亲王,有继承天皇皇位的可能性。一直以来,由于皇室男嗣不足,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可以设立“女性天皇”“女系天皇”争论从未间断。所以,天皇生前退位,有利于修改皇室法典,确定天皇接班人的顺序,保持日本天皇的血统和以皇室为象征的日本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过,明仁天皇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担心。多年以来,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的历史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反对现行内阁极端右倾的政策,也爱护战后制定、当前实行的和平宪法。而安倍政府却极力要修改和平宪法,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军,让日本拥有对外交战权,把日本的军事力量派往全球各地。这是明仁天皇非常反感的事情。明仁天皇已经多次通过讲话,暗示了他同安倍政权在政策上的分歧。但是,作为天皇,他不能直接做出有政治倾向的表述,因为宪法禁止天皇干涉政治。自7月份日本参议院选举以后,安倍所主导的修宪势力已经在国会参众两院中达到了修改宪法所需要的绝对三分之二多数议席的法律程序临界点。

  对于“修宪”这种政策动向,明仁天皇几乎无力阻止。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其在自己在位时由安倍内阁推动实现修改宪法,并且还要违心签署同意,还不如干脆提前退位,远离这个右倾内阁,避免被其利用。这可能是明仁天皇在讲话时所怀有的一种不能明说的心情吧。

  (周永生,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