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质民俗|七夕】来自星星的节日

 文武不全 2016-08-09
“北师大民俗学”

七夕,是中国的民俗大节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星星”辅车相依。

汉代以前的七夕,是一个农时节日。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二中记载:“初昏,织女正东乡”,《夏小正》“七月,汉案户”。上古时期,织女星标志着时间变化,人们认为织女星出现在正东方,就进入了秋季。
“七夕”在我国又被称为“乞巧节”、“穿针节”、“女儿节”。它的形成与浪漫的牵牛织女传说息息相关。织女、牵牛的传说起源较早,明确时间不可考证。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篇》: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不过这个时期的织女、牵牛星虽被人化,但是二者并无关系。
七夕节形成于汉代,两汉时期,七夕节最主要的乞巧之俗就产生了。该时期对织女、牵牛星的相关的描述见于《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作者在诗中用了质朴、清丽的几组叠词,为我们讲述一则凄婉的爱情故事。牵牛、织女两星在这个时段开始产了生爱情纠葛。宫廷中也有了“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对月穿针”“晒棉衣”等活动。民间的少女、少妇在这个时候也会结伴外出,看牛郎与织女相会。

七夕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与另一则传说“汉武帝七夕会王母”亦有关联。

武帝刘彻生于七月七日,据《汉武故事》记载,“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侍之’有倾,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

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加之汉武帝是一个迷信神仙的皇帝,又有“汉武帝七夕会王母”传说渲染,七夕就被大力提倡。

到了魏晋南北朝,牛郎织女传说情节进一步完善,并且与七夕节俗更加融合。民众会在当日晒衣晒书、穿针乞巧、拜祭织女、魁星等等。

晒衣晒书     穿针乞巧
祭拜织女     祭拜魁星

发展到唐代,就有了如韩鄂《岁华纪丽》卷三中引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以及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记载“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秃,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随着牵牛、织女传说情节的完整,宫廷和民间的节俗活动愈发丰富。除了一些节俗活动,还出现了《天仙配》、《长生殿》等节令戏。

斗转星移,七夕节的节俗核心开始发生变化。2002年,湖北省文联、石家庄文联、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率先以“七夕作为爱情节”,并且组织了多项活动,使十万人沐浴了爱情的快乐。同年,发起七夕文化节研讨会,引发学者们对于七夕作为爱情节的思考,并出版了成果《七夕文化论文集》。
吃瓜群众
今时不同往日,当代七夕节的节俗内容我们都有所了解。那么古人是如何过七夕的呢?
客官搬好小板凳,民俗君这就讲给你听。
民俗君

七夕节俗一:
有人晒衣物,
有人晾肚腹

民俗君上次提到,六月六是“晒书节”,殊不知,在七月七日这天,也会晾晒经书、衣物。

崔寔《四民月令》有云,“七月七日做麹,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麹,就是酒曲。

《世说新语》中也记录了与七月七日晒衣、晒书习俗相关的两则趣事。

一则为《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荣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故事的主人公仲荣就是“竹林七贤”中的阮咸,“纱罗锦绮”与“大布犊鼻裈”的鲜明对比,虽塑造了阮咸生动的人物形象,却也反衬出晒衣习俗之广,上达宫廷贵人,下到黎民百姓。

另一则是《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郝隆晒肚皮   
没有衣服可晒,还能晒晒学问。这则经典的小故事也常常被影视剧所借鉴,例如在《李卫当官》中,就有这样一个经典桥段。虽有调侃、打趣的意味在,却尽显晒书、晒衣之俗影响深远。它不仅仅为普通民众在七月七日的生活写照。在宫廷中,也受到重视。

王隐《晋书》中记载,司马懿病假在家仍然不忘晒书。据说,汉武帝会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命令宫女去宫中太掖池西边的曝衣阁晒衣。

民间有“七月七,晒棉衣”的说法,还有一些研究中提到“七月七,晒单衣”。关于所晒衣物的厚薄,理论上两种说法都行得通。晒书、晒衣的习俗,与百姓一年的生活周期相关。而在古代立秋日一般要参考织女星的位置,七夕之际为夏秋之交,晾晒棉衣是为了防虫、防潮,预备秋冬使用。而晾晒单衣,则为了将衣物收起保存。

七夕节俗二:
穿针乞巧喜蛛应
乞巧,是古代七夕节的节俗重心所在。具体是说女子乞求得到穿针、接线、织布之术。

穿针乞巧最早见于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这里的彩女,指的是宫廷中的女子)

《舆地志》中记载,“齐武帝起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这表明,七月七日不仅仅有穿针习俗,而且还设有固定地点。

对月穿针
要求女子们比赛用彩线穿过七孔针,谁穿得快,就意味得到的“巧”多。

穿针乞巧的方式发展到明清变为丢巧针,通过看水底投射影子来判断。“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有还有一系列喜蛛应验的说法。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代,唐玄宗在宫中修建了一座乞巧楼,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每至七月七日夜,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喜蛛验巧

喜蛛验巧的标准也在变化,唐代看重蛛网的疏密,元代看重蛛网的圆方。

七夕节俗三
一大波儿巧果来袭
巧果儿,《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是七夕节的节日食品。做法大致分为烘烤和油炸两种,图案多样。

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堆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该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
(《东京梦华录》)

《清嘉录》则记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以面和糖,制作苎结。”原料有:面粉(或者米粉)、蜜、糖、油。

山东地区会把巧果儿做成圆形和半圆形,女人吃半圆的,男人吃圆的。


挂巧果儿

相传“巧果儿”是织女的眼泪,七夕用红线串起来,给小孩子戴上,孩子就会变得聪明伶俐,也会越长越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吃巧的习俗在南方地区发展成为普通的茶果聚会。湖北《孝感县志》载,七月“七日晚看巧云,设瓜果,谓吃巧。吃者,乞之讹音也。至有以食瓜果为咬巧者。”福建地区,七夕当日,各家以核桃、杂果、点、茶相送。

除了巧果儿,民间集市中还会卖“花瓜”“摩睺罗”等等。“花瓜”就是将水果雕成各种形状,或者在果皮上雕刻。

摩睺罗     

“摩睺罗”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形象多为手持荷叶的可爱儿童,是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土泥偶人。

宋代以后,摩睺罗的制作越发精致,价值连城。南宋《梦梁录·七夕》中记载:“内廷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塐,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笼罩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民间、宫廷用“摩睺罗”供奉牛郎织女,借以表达“乞子”或“乞巧”的愿望。

七夕节俗四:
少妇拜织女,
书生祭魁星

民间在七夕当天还有祭拜织女和魁星的习俗。

拜织女是女儿家的事情,少女、少妇们三五成群,一起相约,斋戒一日。焚香祭拜之后,边食巧果、花瓜,边面向织女星诉说愿望。或乞求觅得如意郎君,或祈祷早生贵子。

相传魁星的生日是七月七日,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考运通达,当日必虔诚拜祭魁星。

插播一则童年糗事

民俗君经常听外婆说,七夕当天,坐在院子的葡萄架下。等到夜深人静只有蛐蛐叫的时候,就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儿时的民俗君天真的等到大半夜,也不记得自己当时听到了什么,就记得后半夜被家里人叫起来回屋睡觉。,,???,,
七夕从一个古老的农时节日,由于牛郎织女神话的嵌入发展到一个女性节日,最后蜕变到现在的“七七爱情节”。节俗内容也由最初的制药丸、晒书、晒衣、乞子等,发展到穿七孔针、观牛郎、织女相会,进而有穿针乞巧、瓜果祭祀织女、魁星等活动,再有喜蛛应巧、花瓜、巧果儿的上市,最后主要是相亲会、歌会等形式。节俗的重心也从晒衣、乞巧转移到了爱情。

民俗君认为,节俗重心的转移,表达了时代的变迁与民众内心的需求。从农业文明到都市文明的转移,中国农耕时代不太注重对爱情的渲染,即便提到牛郎织女,终究只是感叹不能相遇,并非强调在这一天表达爱意。相对于都市时代而言,人们需要一个固定表达爱意的时间,加之牛郎、织女传说本身具有的爱情潜质,“爱情节”顺势而生。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看到了七夕节的内在演化能力与未来。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