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忽视的

 书香剑冷 2016-08-09

       从采集山上的肥土,到人工混合的天然腐质植料干养、半干养,又到颗粒植料规模化的湿养,随养兰技术的进步,“沙”在植料中的比例越来越少,到颗粒植料湿养时,沙几乎是没有的。在植料选择中,逐渐被大家遗忘。

       “沙”与“泥”的区别:

       “泥”,泥的颗粒极小,小到可以将植物根的气孔堵塞,将颗粒植料空洞堵塞,在水中漂浮只见颜色,看不见颗粒,但聚集到一起后,可以阻挡水流,并且细菌、病毒很多,有害腐物多。

       “沙”,比泥颗粒大,却比米粒小,在水中能迅速沉淀,聚集一起不板结、透水,不堵塞植物的气孔、颗粒植料气孔。无腐质质,细菌难靠其生存,一般为无机物。

        “沙”也不是“土”,“土”是由“沙”、“泥”、“有机物”组成,成分复杂,细菌多,菌类自成系统。微生物死亡后,容易板结。

有机腐质质的吸水特性:

       吸水慢,如果干后,要吸饱水,一般至少一个小时以上,释放水分也极慢。因为与植物细胞结构有关,细胞是一个囊,有细胞壁、细胞膜、内部是复杂的有机物,水分必须透过两层防护缓慢渗透,并且多数与细胞内的有机物结合缓慢生成水合物,并不是单纯以水分子存在,有机水合物、细胞膜、细胞壁导致其吸水、放水缓慢、不易相互传递水分。

       有机质的这些特性,决定在浇水过程中,不易将其浇透,所以在植料搭配时,必须要有吸水快,吸水率高,水分传递快的植料与有机质相互配合,才能使植料透水、保水、沥水,多余肥分也能随浇水流走,在短暂的浇水时间内达到我们的目的。

仙土吸水特性:

       由于仙土是泥与有机质在重力作用下千年形成,比较紧密,没气孔,无毛细管,吸水性就象泥能阻挡水路一样,吸水很慢,吸饱后含水也少,需要较长时间。

       “沙”,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植料搭配时,加入一点点,即可,我的理解是:1~2%,塑料盆的少些,沙盆(出汗盆)的可多些。

       作用:

        1、沙吸水特快,可以利用其毛细现象暂时超量储存较多水分,以备有机质缓慢吸收。

        2、细菌少,透水好,不堵塞,疏松,利根生长。

        3、在颗粒植料中增加接触面积,由过去的点接触变为面接触,提高传水速度和广度。

        4、增加植料与根的接触面积,水少时也保证水分吸收。

        5、保水更好些。

        6、换盆后服盆快。

        7、与草炭和其他小颗粒有机质混合,可作盆面土保湿,沥水好。(注意比例)

沙的选择:

         需满足:吸水率高,最好能缓慢释放矿物,颗粒能迅速沉淀,无机物,干净。

         1、植金石粹粉。2、吸水好的泡石粉    3、吸水好的矿石粉。4、插花泥弄成的稍大粉末

仙土粉末不好,吸水慢,储水少,过筛的有机粉末不好,别用,不是本文讨论话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