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薛立新老师报考案例分析--错配的文理科,该如何报考
2016-08-09 | 阅:  转:  |  分享 
  
薛立新老师报考案例分析--错配的文理科,该如何报考

2015-11-30?薛立新?报考辅导



1)F,男,辽宁某市中学,高三年级,理科生,汉族,独生子女,非体育艺术生,不参加特殊招生,无读研意愿,不考博,不出国,不报港校。在报考定位工具辅助下,小F完成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性格色彩与职业锚三项基本测评,还完成了技能探索及360度评估。

2)测评结果:小F的职业锚为挑战型;霍兰德职业测评结果为现实型(R)0分,研究型(1)0分,艺术型(A)0分,社会型(S)36分,企业型(E)15分,常规型(C)34分。性格色彩测评结果为黄色43分,红色62分,绿色73分,蓝色62分。职业锚测评结果为技术/职能型(TF)3.0分,管理型(GM)1.8分,自主/独立型(AU)1.4分,安全/稳定型(SE)1.6分,创造/创业型(EC)0.4分,服务型(SV)2.6分,挑战型(CH)3.4分,生活型(LS)0.8分。霍兰德职业兴趣与性格色彩、职业锚测评结果见图2-6。





3)测评解析:小F常规型(C)、社会型(S)、企业型(E)的测评得分相对比较高,表明其比较喜欢常规性、事务性工作,乐于和人打交道,对人员管理或组织控制具有较强的倾向或意愿。小F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测评得分为零分,表明其不是一个理科生,而是一个更适合学习文科但却选择了理科的男学生!小F的职业锚属于挑战型及技术/职能型,表明其最不肯放弃的是在专业领域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同时比较倾向于过安逸稳定的生活,喜欢做有创造性或有价值的事情。此外,小F的性格色彩中绿色分值最高,蓝色及红色居其次,表明其性格温和,做事有条理,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4)测评结论:小F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相对比较安逸,在职业特征上有一定创造性和价值感,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并且,小F比较喜欢从事教育。以下职业类别适合小F做出选择:教师、金融、会计、翻译、人力资源管理等。

5)家庭访谈:在与家长和考生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小F自己对未来不是很清楚,但在家人的影响下对从事教育事业或者财务会计工作都表示赞同。同时,家长和孩子本人都不想离家太远,希望能够在本省选择院校。

6)家庭背景:小F的父母离异,都属于工薪阶层,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一些外部因素使得小F心理压力较大,对自己前途也比较担心。

7)家长沟通:在解析完小F性格特征后,建议其考虑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学费较低且将来从业较为稳定的师范类院校,并优先选择能够发挥其优势的理偏文专业。家长及考生表示认同。

8)预估分数:根据小F模拟成绩,其成绩在省内二本线左右,报一本院校有难度,主要目标定位在本科第二批次院校。

9)院校初筛:由于小F希望求学地点离家近一些。因此,经过商议,决定以其家庭所在城市——大连为中心,优先选择本地知名院校和本省师范类院校,初步筛选的院校包括: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渤诲大学以及沈阳大学。

10)报考决策:高考中小F正常发挥,得了530分,初拟的报考预案可以采纳。在专业选择上,小F紧紧围绕财会专业优先的原则,根据各学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情况,选择了会计、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11)最终结果:小F最终被辽宁师范大学录取。

案例点评:不考虑场外的家庭因素,本案例中的小F被辽宁师范大学录取,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个满意的结局。但是小F的案例告诉我们:首先,高考报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选择院校其实在文理分科时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小F而言,由于选择错了文理科,只能选择理偏文的专业,增加了选择的成本。其次,报考本身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在本案例中,兴趣爱好、专业、区域以及分数,甚至家庭等冲突比较尖锐,如何选择其实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最后,要坚持职业兴趣,尽管矛盾多,冲突激烈,但是这是考生的人生选择,要充分尊重考生的选择,以考生的职业兴趣为依

据进行衡量和选择。





献花(0)
+1
(本文系虫_虫_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