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国谋士的结局最惨,曹操为何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09

魏国谋士的结局最惨,曹操为何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魏国谋士的结局最惨,曹操为何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魏国谋士的结局最惨,曹操为何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核心提示:曹操将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传给儿子,是任何时代都可以理解的。

从谋士角度说,有的一生中经历几个君主,成为“三朝元老”,但实属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有始无终。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曹操与谋士的合作以赤壁之战为界线,前期君臣关系以常态为主;后期演变为扭曲为主,甚至大开杀戒。

最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荀彧、荀攸叔侄,曹操对荀彧的评价:此吾之子房也!曹操言语中流露出刘邦的雄心壮志。紧接着,荀彧推荐程昱、郭嘉举荐刘晔,满宠和吕虔共荐毛玠。贾诩与曹操又代表了一种新模式,即不计旧怨,招降纳叛。曹操与崔琰、许攸的关系也属于这个模式。曹操能够开创出帝王大业,与其君臣之间的成功合作是分不开的。

前期,曹操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履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从谋士群体的角度说,他们做到了畅所欲言,不惧君威;相处最和谐的首推郭嘉。曹操对郭嘉几乎是有言必纳。可以和郭嘉大体相当的,可以举出荀彧与贾诩。但是,他们又都比不上郭嘉,荀彧没有郭嘉幸运,未得善终;贾诩献计没有郭嘉多,贡献没有郭嘉大。

郭嘉一生中与曹操合作了11年,献计15次,皆为曹操采纳,且均证明是奇计妙策。 对于郭嘉所献计策,曹操如何回答?如:“操从其言”、“操然其言”、“操大喜“。”这一系列词语,可以窥见曹操甄别、采纳的心理过程,足见曹操作为领袖的高层次水平。作为决策者,这个计策你可以想不出来,但你必须有判断是何种水准的能力,从而下决心拍板。

曹操的谋士之间,也经常发生分歧,这就更是考验决策者水平的时候。如:刘备投奔曹操的时候,荀彧与程昱劝曹操杀刘备;而郭嘉明确回答:“不可”, 理由是:“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 三人皆为曹操集团的利益考虑,皆有理有据,如何选择呢?曹操唯独对郭嘉曰:“正合吾意。” 可见,曹操的决策水平在当时诸侯中是无人可及的。

后期,从赤壁战败开始,曹魏谋士的人生结局呈现有始无终、令人扼腕的悲剧,的确是魏、蜀、吴三方中谋士结局最差的一方。其实,造成曹魏谋士悲剧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一、自然规律造成的悲剧,曹操也无可奈何,这一点与其它集团相同。如郭嘉的英年早逝、蜀汉的庞统之死、东吴的周瑜之死。

二、曹操视谋士为异己。曹操处死的谋士中,最令人扼腕痛惜的是荀彧之死。曹操将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传给儿子,是任何时代都可以理解的。为此,他就要不遗余力地扫除障碍。荀彧阻止曹操进魏公加九锡,他怎么会把这一障碍留给羽毛未满的儿子呢?荀攸、崔琰之死,皆是被曹操视为政治异己。荀攸、崔琰皆是明确反对曹操为魏王,崔琰的反抗更为激烈:大骂曹操是奸贼,结果被赐死,还牵扯进毛玠,将其收于狱中。

三、冒犯曹操忌讳。陈寿在《三国志》中即指出曹操有“性忌”的人性缺陷。谋士如果触犯了他的忌讳,就会死于非命。孔融、杨修、许攸皆是如此。孔融因为经常侮辱曹操,被暴尸街头。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君主的家事,尤其是敏感的立太子问题。许攸被杀也有其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文人通病的一种典型表现。

曹操与谋士关系可概括为:政体制约,主奴有别。在曹操的心目中,谋士不过是为其效力的奴才。你表现得好,我可以对你宠爱有加,前期对郭嘉、荀彧、刘晔即如此;你若触犯龙鳞,我就对你翻脸无情,后期对荀彧、荀攸、崔琰即如此。曹操与谋士关系的启示在于:一个人随着事业的成功,地位的升高,劣根性就会表现出来,由礼贤下士膨胀成唯我独尊。曹操是这样,历代帝王也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