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即将迎来里约奥运会的第四个比赛日,说起前面几个比赛日,给小伙伴们感受最深的可能莫过于女子十米气步枪和气手枪的对决,那感觉真是比紧张更刺激,比刺激更紧张~~ 比赛看得紧张刺激,但很多人可能跟小编一样,对这几个射击项目的了解是极其匮乏的。看不见对抗、看不到硝烟、甚至看不到运动员的表情,选手们普遍的严肃脸加上显示屏上放大了的靶纸及数字,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幻觉: 射击比赛好像挺简单的? 小编曾经天真地认为 射击比赛的靶子有电扇那么大 但是…… 当小编看到下面这张10米气步枪的靶纸时 像许多网友一样炸裂了 @马少平THU:……这是十米气步枪的靶,中间针尖大小的点是十环。我的手指作对比,想想难度有多大。 (最中间的点实为10.9环,最中间的环为10环) 上大图看看▼ “什么鬼?”、“产生幻觉了吗?”、“这位网友的手指太粗了吧?”看到这张图的小编一脸茫然,在我的印象里靶纸至少应该长得像郭德纲老师的脑袋一样大才对啊!这是啥?靶心是郭德纲老师的青春痘吗?!(郭老师内心OS:???) 作家马伯庸老师也转发了此微博并评论: 我的奥运射击之梦破灭了…… 敬(bù wù zhèng)业的 @江宁公安在线 亲身实践了一下:
@江宁公安在线:
就是这样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靶纸,站在十米外开枪什么感觉?有网友在贴吧贴出来这样的现场图▼ 而看到这残酷的现实后,网友们普遍开始“嫌弃”自己:
据维基百科数据,10m气步枪比赛用靶的标准尺寸是:
小编终于开始理解射错靶子的美国选手埃蒙斯了,他连续三届在奥运会最后一枪功亏一篑
其实小编跟各位小伙伴有着同样的疑问,这么小的靶纸,到底是怎么射击的?有网友这样解释到: @猪猪Vee: 其实是这样的,运动员射击时根本看不到环数,只能看到靶纸的黑色部分,要把它圈在瞄准镜中间。难度就在于要保持身体与枪在击发时的稳定 射击选手不是个顶个的鹰眼,事实上射击运动也并不一定需要多好的视力,中国奥运功勋运动员许海峰就说过,他获得中国首枚射击奥运金牌时,视力还不到0.5。而排名世界前列的韩国天才箭手林东贤视力仅0.1,并且,他在比赛中拒绝佩戴近视眼镜。没错,专业运动员对此的回答是,真正的射击—— 靠感觉~~ 日复一日的训练给了运动员举枪/箭的超强手感,在比赛中,他们更需要保持的是自己的呼吸和心境,这也是为什么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普遍严肃脸,就像张梦雪夺得中国代表团首金之后有网友评论的那样: 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就让人感觉很放心~~ “稳定的训练造就稳定的手感”,比赛项目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运动员们在台下的努力和辛苦。从这一点来说,赛场上的荣誉和尊重,是他们应得的! 顺便一说,相对于体积庞大的气步枪,气手枪的靶子要大一些,然而,这个大小在小编眼中依旧是: 综合 | 新民晚报、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