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艺植物造景》17

 钟家台 2016-08-09

《园艺植物造景》17

第四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植物是依靠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利用光能进行物质生产,把二氧化碳和水加工成糖和淀粉,放出氧气供植物生长发育,这就是光合作用,亦是植物与光最本质的联系。光的强度、光质以及日照时间的长短都是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光补偿点又叫收支平衡点,就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即光强降低到一定限度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能测试出每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就可以了解其生长发育的需光度从而预测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观赏效果,在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强度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开始在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是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强度却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的单位是米烛光,或称勒克斯,用lx来表示。测定光照强度有各种型号的照度计,可直接显示lx的数字,另一种用太阳辐射仪,通过计算垂直于太阳光下单位面积(cm2),在单位时间内(min),所获得总热量(cal/cm2.min)。采用这种办法不仅包括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的辐射效应在内。

一、不同光强要求的植物生态类型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传统上将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居于这二者之间的耐荫植物。在自然界的植物群落组成中,可以看到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各层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都不相同,这是长期适应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植物对光的不同生态习性。阳性植物: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蔽荫。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70%以上的光强,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为上层乔木。如木棉、梭树、木麻黄、椰子、芒果、杨、柳、烨、槐。油松及许多一二年生植物。

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良好。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的5%-20%,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尤其是一些树种的幼苗,需在一定的蔽荫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处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在群落结构中常为相对稳定的主体,如红豆杉、三尖杉、粗榧、香榧、铁杉、可可、咖啡、肉桂、萝芙木、珠兰、茶、拎木、紫金牛、中华常春藤、地锦、三七、草果、人参、黄连、细辛、宽叶麦冬及吉祥草等。

耐荫植物:一般需光度在阳性和阴性植物之间,对光的适应幅度较大,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蔽荫。大多数植物属于此类。如罗汉松、竹柏、山楂、锻、栾、君迁子、桔梗、白笈、棣棠、珍珠梅、虎刺及蝴蝶花等。

根据经验来到断植物的耐荫性是目前在植物造景中的依掂,但是极不精确。如昆明常用树种按对光强要求由强到弱的排列次序如下:针叶树:云南松侧柏桧柏油杉华山松肖楠冷衫。阔叶树:蓝桉滇杨黄连木麻枥旱冬瓜合欢无患子红果树青冈香樟。

必须指出,植物的耐荫性是相对的,其喜光程度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低纬度的湿润、温热气候条件下,同一种植物要比在高纬度较冷凉气候条件下耐荫。如红椽(Castanopsis hystrix)在桂北(北纬25度)为阴性树种,到了闽北(北纬27度)成为较喜光树种。在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喜光模度也相应憎加。

二、植物造景中耐荫性的研究植物造景时,对温度、水分,土壤因子都可通过适地适树以及加强管理、换士等措施来满足与控制,,只有对各种树种及草本植物耐荫幅度的厂解,才能在顺应自然的基础匕,科学地配植,组成既美观又稳定的人工群落。作者于1978年春47月分别在杭州、上海、黄山与学生一起对比了自然群落与栽培群落,并对毛白杜鹃、山茶、含笑、碧桃、垂丝海棠等分别选点,作了限度、生长发育的记载和光合强度、光补偿点的测定,以及叶肉组织徒手切片观察,作出了合理的分析。通常都认为杜鹃是很耐荫的。杭州西湖山区野生映山红在光强为全日照20%的赤松林下生长发育良好,开花中等,叶片健壮,无的伤现象。在全日照的山坡上,开花繁茂,叶片受的伤。这说明其对光的适应幅度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