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38款农药汇总(下)

 泉宇书屋 2016-08-09


十九、氟铃脲


(一)基本特性


氟铃脲,英文通用名称:Hexaflumuron,又名盖虫散、伏虫灵,纯品为白色固体,工业品略显粉红色,熔点202-205℃,微溶解于水,易溶于甲醇中。在酸和碱中煮沸分解。


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氟铃脲属低毒杀虫剂,它主要是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蜕皮生长,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拒食作用,但其杀虫效果较其他几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迅速、击倒力强、并具较高的接触杀卵活性。


对绝大多数动物和人类无毒害作用,且能被微生物所分解,成为当前调节剂类农药的主要品种。


(二)防治范围


氟铃脲对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属的害虫,如为害辣椒的烟青虫、为害番茄的棉铃虫有特效,亩用有效成分4~6克,对舞毒蛾、冷杉毒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谷实夜蛾等夜蛾科害虫的效果也良好。可兼治造桥虫和卷叶虫。


氟铃脲是一种苯甲酰类杀虫剂,具有很高的杀虫、杀卵活性,与一般苯甲酰脲类农药不同的是,它的杀虫作用较快速。主要用于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黍虫、柑桔潜叶蛾;对益虫及天敌影响很小,对作物无药害。


(三)注意事项


氟铃脲与化学农药相比作用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应在作物生长早期和害虫发生初期如成虫始现期和产卵期施药最好。


防治叶面害虫宜在低龄(1-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防治钻蛀性害虫宜在卵孵盛期施药。这样可以保护作物叶片完好,防止害虫蔓延,保护天敌种群,提高叶菜类蔬菜商品质量,减少后期用药量和施药次数。


该药剂无内吸性和渗透性,使用时要求喷药均匀同到;施药时要求叶片反面及心叶均匀喷哂;在田间及空气湿度大的条件施药可提高杀卵效果;在田间虫螨并发时,应混合施用杀螨剂;严禁在桑园、鱼塘等地及附近使用。



二十、氟虫脲


(一)基本特性


氟虫脲的其它名称有卡死克、氟虫隆、SD-115110、WL-115110等,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结晶。熔点169~172℃(分解)。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对光、热稳定。氟虫脲杀虫谱较广,对高等动物低毒,对兔眼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对鱼类、鸟类和蜜蜂低毒,对叶螨天敌安全。残效期长,杀虫、杀螨作用缓慢,施药后10天左右药效才明显上升,对其他类型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害螨更适用。


氟虫脲属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无内吸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或变态而死亡,成虫接触药后,产的卵即使孵化成幼虫也很快死亡,虫螨兼治,活性高,残效长。


氟虫脲杀螨、杀虫初始作用较慢,但施药2~3小时后,害虫、害螨停止取食,3~5天死亡达到高峰。


(二)防治范围


用于防治柑桔、棉花、蔬菜、大豆、果树、玉米等作物的螨类和昆虫,对捕食性螨和昆虫安全。防治对象为红蜘蛛、锈螨、潜叶蛾、棉铃虫、棉红铃虫、小菜蛾、菜青虫、桃小食心虫等。


(三)注意事项


1、不要与碱性药剂混用,如施用波尔多液,两者间隔期应在10天以上。药剂对蚕较敏感,不要在蚕场用药。以免降低药效。


2、根据虫情预测报预提早用药,对钻蛀性害虫应在孵化盛期,幼虫蛀入作物前用药,对害螨应在幼若螨盛发期用药。


3、氟虫脲对叶螨属和全爪螨属有效,杀幼、若螨效果好,不能直接杀成螨,但接触药的雌成螨产卵量减小,可导致不育或所产的卵不能孵化。


4、氟虫脲的作用速度较缓慢,施用后10天杀螨、杀虫药效明显,要比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提前3天用药为好。



二十一、除虫脲


(一)基本特性


除虫脲,英文通用名称,diflubenzuron,别名敌灭灵、伏虫脲、灭幼脲一号、二福隆,低毒,是苯甲酚基苯基脲类杀虫剂。


除虫脲主要是胃毒及触杀作用,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幼虫在脱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虫体成畸形而死亡。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多种害虫也有效。


在有效用量下对植物无药害,对有益生物如鸟、鱼、虾、青蛙、蜜蜂、瓢虫、步甲、蜘蛛、草蛉、赤眼蜂、蚂蚁、寄生蝇等天敌无明显不良影响。对人畜安全,对害虫杀死缓慢。常用剂型:25%、5%可湿性粉剂 20%悬浮剂。


(二)防治范围


防治对象: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有特效,如黏虫、金纹细蛾、甜菜夜蛾、松毛虫、柑橘潜叶蛾、柑橘锈壁虱、茶黄毒蛾、茶尺蠖、美国白蛾、梨木虱、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锈螨、菜粉蝶、小菜蛾、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等。


(三)注意事项


1、施药时应掌握在成虫产卵期或幼虫低龄期,宜早期喷并要注意药量,力求均匀不要漏喷。


2、取药时要摇动药瓶,药液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3、使用除虫脲应遵守一般农药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眼睛和皮肤接触药液;避免吸入该药尘雾和误食。



二十二、噻嗪酮


(一)基本特性


噻嗪酮,噻二嗪酮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商品名为优乐得,别名捕虱灵。噻嗪酮低毒,对皮肤和眼睛刺激作用极轻。


对昆虫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干扰新陈代谢。施药后3~7天见效。残效期35~40天。


推荐量不能杀死成虫,但能减少产卵量,使所产卵不能孵化或孵化后很快死亡。防治半翅目的叶蝉、飞虱和粉虱及介壳虫活性高。对害虫天敌及传粉昆虫安全。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药性问题。


(二)防治对象


1、水稻害虫: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类害虫,防治稻飞虱,在主要发生世代及其前一代,在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盛发期。


2.果树害虫:防治柑橘矢尖蚧,于若虫盛孵期,用25%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如需喷2次,中间间隔期为15天。


3.蔬菜害虫: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在低龄若虫盛发期防治,并可兼治茶黄螨等。


(三)注意事项


1、该药剂作用速度缓慢,用药3-5天后若虫才大量死亡,所以必须在低龄若虫为主时施药。


2、如田间成虫较多,可与叶蝉散等混用。如需兼治其它害虫,亦可与其它药剂混配使用。


3、用药时在对水稀释后要搅拌均匀喷洒,不可用毒土法使用。


4、药液不宜直接接触白菜、萝卜,否则将出现褐斑及绿叶白化等药害,药液在鱼塘边慎用。


5、用药时避免接触人体各部位,如果沾染,应立即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诊治。


6、密封后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7、本品不宜在茶树上使用。



二十三、抑食肼


(一)基本特性


抑食肼,商品名虫死净,纯品为白色或无色晶体,无味,熔点174-176℃。外观为淡黄色或无色粉末。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7天。


该农药是一种高效新型的昆虫生产调节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阻碍发育和减少产卵,以至死亡,达到杀虫作用。具有内吸收性强,持效期长的特点,对抗性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品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施药后2-3天见效,持效期长,无残留,对人、畜、禽、鱼毒性低,是一种可取代有机磷农药,特别是可以取代高毒农药甲胺磷的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优良新型杀虫剂。 抑食肼常见剂型为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20%抑食肼悬浮剂。


(二)防治范围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烟草、森林、棉花、水稻等虫害,适用防治多种害虫如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等,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粘虫也有很好效果。


(三)注意事项


1、 速效性差,施药后2-3天见效。为保证防效,应在害虫初发生期使用,以收到更好的防效,且最好不要在雨天施药。


2、持效期长,在蔬菜收获前7-10天内停止施药。


3、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4、应在干燥、阴凉处贮存,严防受潮、暴晒。


5、 制剂虽属低毒农药,但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二十四、虫酰肼和甲氧虫酰肼


(一)基本特性


虫酰肼,英文通用名称 tebufenozide,其它名称米满(Mimic)。灰白色粉末,熔点191℃,密度1.03,溶解度水<1mg>


虫酰肼是一种酰基脲、低毒杀虫剂。药剂属于仿生促脱皮激素,通过促进鳞翅目幼虫提早脱皮而起杀虫作用。


幼虫取食虫酰肼后,在不该蜕皮时产生蜕皮反应,开始蜕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亡。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相反,杀虫机理独特,适用于害虫抗性综合治理。虫酰肼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


幼虫取食虫酰肼后仅 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不再为害作物,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对作物保护效果更好。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常用剂型为悬浮剂。


虫酰肼的衍生化合物农药还有甲氧虫酰肼,英文通用名称methoxyfenozide,其它名称美满,纯品为白色粉末;熔点202—205℃。甲氧虫酰肼为属低毒、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作用方式同抑食胼和虫酰肼。无内吸性。


能够模拟鳞翅目幼虫蜕皮激毒功能,促进其提前蜕皮、成熟,发育不完全,几天后死亡。中毒幼虫几小时即停止取食,处于昏迷状态,体节间出现浅色区或条带。对益虫、益螨安全。具有触杀、根部内吸等活性。


对鳞翅目害幼虫、卵有特效。该药剂对鳞翅目以外的昆虫几乎无效。因此是综合防治中较为理想的选择性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常见剂型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二)防治范围


防治对象:苹果卷夜蛾、松毛虫、甜菜夜蛾、美国白蛾、天幕毛虫、云杉毛虫、舞毒蛾、尺蠖、玉米螟、菜青虫、甘蓝夜蛾、黏虫。甲氧虫酰肼对烟芽夜蛾、棉花害虫、小菜蛾等害虫的活性更高,适用于果树、蔬菜、玉米、葡萄等作物。


(三)注意事项


1、施药时期掌握在卵孵化盛期或害虫发生初期。施药时应配戴手套,避免药物溅及眼晴和皮肤。


2、摇匀后使用,先用少量水稀释,待溶解后边搅拌加入适水。喷雾务必均匀周到。


3、施药时严禁吸烟和饮食。


4、虫酰肼对鸟无毒,对鱼和水生脊椎动物有毒,对蚕高毒,不要直接喷洒在水面,废液不要污染水源,在蚕、桑地区禁用此药。


5、建议每年最多使用虫酰肼4次,安全间隔期14天。


6、储藏于干燥、阴冷、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食品、饲料,避免儿童接触。


7、甲氧虫酰肼能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片肥等混用。混用前应先做试验。


将预混的药剂按比例在容器中混合,用力摇匀后静置15分钟,若药液迅速沉淀而不能形成悬浮液,则表明混合液不相容,不能混合使用。


8、本品不适宜灌根等任何浇灌方法。


9、若误服,让患者喝1-2杯水,勿催吐。



二十五、杀虫单


(一)基本特性


杀虫单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2-143℃。原药有效成分含量90%-98%,含有氯化钠(以CI计)≤3%,硫代硫酸钠≤2%,pH4-6,加热减量≤1.5%;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形颗粒状固体。


易吸湿,易溶于水,25℃时在水中溶解度1300克/升;易溶于工业乙醇及无水乙醇;微溶于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不溶于丙酮、乙醚、氯仿、醋酸乙酯、苯等溶剂。


在pH5-9条件下稳定,遇铁降解。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能水解为沙蚕毒。


杀虫单属沙蚕毒类农药,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内吸和薰蒸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既杀虫又杀卵,杀虫活性较高,属神经毒剂,主要起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内吸、熏蒸和杀卵作用。


对高等动物、水生生物(如鱼类等)毒性中等,对眼睛和皮肤未发现刺激作用,对家蚕有毒,对天敌安全。残效期较长。常加工成水剂、颗粒剂等剂型使用。


(二)防治范围


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防治甘蔗、水稻等作物上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


(三)注意事项


1、一些昆虫和作物对杀虫单敏感,如蚕、棉花、马铃薯、豆类等不宜使用。


2、十字花科蔬菜幼苗也较敏感,在夏季高温及植株生长幼弱时不宜使用。


3、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轮换使用,有利于延缓害虫对这些药剂抗药性的产生,也可用于防治对这些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虫。


4、本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勿与碱性物质及食物混放。


5、本品易吸潮结块,但易溶于水,不影响药效。


6、如误服本品,应立即催吐,用1-2%苏打水洗胃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建议用阿托品解毒)。



二十六、杀螟单


(一)基本特性


杀螟丹别名巴丹、派丹等,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79-181℃(分解)。溶解度为200g/L,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丙酮、氯仿、苯等。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水解。本品稍有吸湿性,对铁等金属有腐蚀性。


杀螟丹是第一个人工合成沙蚕毒类杀虫剂。属中等毒性广谱杀虫剂,在正常条件下对眼睛和皮肤无过敏反应,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对人的皮肤、眼睛未发现刺激作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中等,对鸟类低毒,对蜜蜂、家蚕有毒,对蜘蛛等天敌无不良影响。


杀螟丹胃毒作用强,杀虫活性较高,属神经毒剂,同时具有一定的触杀、拒食和杀卵等作用。对害虫击倒快,残效期长,但需注意复苏现象的发生。杀螟丹可加工成可溶性粉剂、颗粒剂、粉剂等剂型使用,常见制剂有6%、25%、50%、98%可溶性粉剂等。


(二)防治范围


能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较小。水稻害虫:二化螟、三化螟;蔬菜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旱粮作物害虫:玉米螟等;还可用于茶树、甘蔗等害虫的防治。


(三)注意事项


1、水稻扬花期或作物被雨露淋湿时不宜施药,喷药浓度高对水稻也会有药害,十字花科蔬菜幼苗对该药敏感,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使用。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杀螟丹的敏感性不同,用杀螟丹浸稻种时应先进行浸种的发芽试验。


2、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对该药剂较敏感,在夏季高温或生长幼弱时,不宜施药。


3、对蚕毒性大,蚕区施药要防止药液污染桑叶和桑室。对鱼类有毒,应加以注意。


4、使用杀螟丹原粉兑水喷雾,应按药液的0.1%剂量加入中性洗涤剂,以增加药液的湿润展布性。


5、若中毒,应立即洗胃,从速就医。



二十七、啶虫脒


(一)基本特性


啶虫脒,英文通用名称acetaniprid,别名莫比朗,吡虫清,乙虫脒,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原药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3%啶虫脒乳油为低毒杀虫剂,是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


啶虫眯具有触杀、胃毒及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残效期长。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类、蜜蜂毒性较低,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上的半翅目害虫。


用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杀虫剂。常用剂型:3%莫比朗乳油(每升含有效成分30克),20%可溶性粉剂。


(二)防治范围


主要防治对象有:蔬菜蚜虫、黄瓜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白粉虱等。


(三)注意事项


1、因本剂对桑蚕有毒性,所以若附近有桑园,切勿喷洒在桑叶上。


2、不可与强碱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


3、将本制剂密封、贮存在远离儿童、阴凉、干燥的仓库,禁止与食品混贮。


4、安全间隔期为15天。



二十八、氟虫腈


(一)基本特性


氟虫腈别名氟虫清、氟苯唑、锐劲特,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200-201℃ (原药195.5-203℃)。密度1.477-1.626(20℃),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在太阳光照下缓慢降解,但在水溶液中经光照可快速分解。该品是一种苯基吡唑类广谱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


氟虫腈属中等毒,对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无“三致”,对鱼类高毒,对家蚕毒性较低。


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制剂有5%锐劲特悬浮剂,0.3%锐劲特颗粒剂,5%和25%锐劲特悬浮种衣剂,0.4%锐劲特超低量喷雾剂。


(二)防治范围


防治范围:对半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等害虫以及对环戊二烯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都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马铃薯甲虫、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蝗、稻飞虱、稻椿象、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甘蔗蔗螟、蔗龟、草原或滩涂飞蝗或土蝗蝗虫等。


(三)注意事项


1、本药剂残效期长,对稻飞虱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但对稻田蜘蛛有较大杀伤力。


2、对鱼类和蜜蜂毒性较高,使用时慎重。


3、施药时应配戴手套,并避免药物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4、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药液,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误服,需催吐经消化道排出并立即就医。


5、该药应以包装妥善保管在干燥阴凉处,并远离食品、饲料和避免儿童接触。


二十九、哒螨灵


(一)基本特性


哒螨灵,英文通用名称为pyridaben,别名速螨酮、扫螨净,纯品为白色晶体,无味,熔点111-112℃,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哒螨灵属低毒杀螨剂。


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哒螨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19天;土壤中光解半衰期4-6天;在水中光解半衰期为30分钟以内。


哒螨灵是一种新型速效广谱性杀螨剂。对哺乳动物毒性中等,对鸟类低毒,对鱼、虾和蜜蜂毒性较高。该药剂触杀性强,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对叶螨的各个生育期(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较好效果;


对锈螨的防治效果也较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一般可达1-2月。常见剂型为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和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哒螨灵乳油。


(二)防治范围


防治对象主要是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害螨,并对蚜虫、叶蝉有一定兼治作用。


(三)注意事项


1、击倒快,残效长但因无内吸作用,施药时要喷洒均匀。


2、对鱼类毒性高不可污染水井,池塘和水源


3、花期使用对蜜蜂有不良影响,可与大多数杀虫剂混用,但不能与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强碱性药剂混用。


4、一年最多使用2次。



三十、三唑锡


(一)基本特性


三唑锡,英文通用名azocyclotin,其他名称倍尔霸,三唑环锡,纯品为无色结晶或粉末,熔点为218.8℃。


原药有效成分含量不低于90%,外观为无色粉末。20℃时水中溶解度小于1mg/L,在其他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中溶解度为20-50g/L。易溶于有机溶剂。在酸中不稳定,对光和雨水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常用浓度下对作物安全。原药贮存适当则可保存两年以上。三唑锡属中等毒性杀螨剂,在试验剂量内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鱼毒性高,对蜜蜂毒性极低。对人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三唑锡为触杀作用强的广谱杀螨剂,可杀灭若螨、成螨和夏卵,尤其是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螨更具有特效,对冬卵无效。具有速效性好,残效期长的特点。常见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及悬浮剂。


(二)防治范围


柑桔:柑桔全螨,红蜘蛛,始叶螨和六点螨,柑桔锈螨,锈壁虱并兼治刺蛾类害虫;其他果树:山楂叶螨,苹果全螨、叶螨,葡萄叶螨,防治茄子红蜘蛛。


(三)注意事项


1、三唑锡对鱼毒性高,要避免在河流、鱼塘及其周围施药。


2、三唑锡对甜橙在32℃以上时喷雾,对新梢嫩叶会引起药害,在高温季节应避免使用。


3、此药以触杀作用为主,喷雾要均匀周到。


4、三唑锡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03mg/kg/天。


5、如有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置于通风处并保暖,同时服用大量医用活性碳,并送医院治疗。



三十一、双甲脒


(一)基本特性


双甲脒,其它名称有:双二甲脒、螨克、果螨杀、安螨克等,属低毒杀虫、杀螨剂。对试验动物眼晴、皮肤无刺激性。


对鱼类中毒,对鸟类和天敌低毒,对蜜蜂几乎无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双甲眯对害螨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也具有熏蒸、拒食、驱避作用,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


对成、若螨、夏卵有效、对冬卵无效。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茶树、棉花、大豆、甜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螨,对同翅目害虫如梨黄木虱。


橘黄粉虱等也有良好的防效;还对梨小食心虫及各类夜蛾科害虫的卵有效。对蚜虫、棉铃虫、红铃虫等害虫亦有一定效果。常用制剂:10%高渗双甲脒乳油,12.5%双甲脒乳油,20%双甲脒乳油。


(二)防治范围


1、果树害螨:包括防治苹果叶螨,柑橘红蜘蛛,柑橘锈螨,梨木虱,苹果蚜虫等。


2.蔬菜害螨:包括防治茄子、豆类、西瓜、冬瓜红蜘蛛等。


3.茶树害螨:主要防治茶半跗线螨。


4.棉花害螨:除了可防治棉花红蜘蛛,对棉铃虫、红铃虫有一定兼治作用。


5.牲畜体外蜱螨及其它害螨。


(三)注意事项


1、双甲脒需在高温晴朗天气使用,气温低于25℃,药效发挥作用较慢,药效较差。


2、不宜和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混用。不要与对硫磷混合用于梨树,以免产生药害。


3、在推荐使用浓度范围,对棉花、柑橘和苹果(国光、元帅、赤阳、金冠)无药害,对短果枝金冠苹果有烧叶药害,最好不在该品种苹果树上使用。


4、在高温下,该药剂对辣椒幼苗和梨树有药害,使用时注意。


5、在柑橘收获前21天停止使用,最高使用量1000倍液。棉花收获前7天停止使用,每667平方米最高使用量200毫升。


6、如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净。


7、避免低温冷冻,贮存于阴凉处。



三十二、炔螨特


(一)基本特性


炔螨特,其它的名称有克螨特、丙炔螨特等,纯品为深琥珀色粘稠液,160℃分解,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炔螨特40%乳油为深褐色轻微粘滞流体。


炔螨特为有机硫类杀螨剂,效果广泛,能杀灭多种害螨,还可杀灭对其它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不论杀成螨、若螨、幼螨及螨卵效果均较好,尤其在高温期螨类难防季节使用,对比效果更加显著。在世界上被使用了三十多年,至今未见抗药性的问题。


炔螨特具有选择性,对蜜蜂及天敌较安全,残效持久,毒性很低,对人畜及自然环境危害小,是综合防治的理想杀螨剂。本品常见剂型为乳油。


(二)防治范围


炔螨特适用于防治苹果、柑桔、棉花、甜橙等作物上多种害螨。也用于防治蔬菜的红蜘蛛,茶叶瘿螨、茶橙瘿螨等。


(三)注意事项


1、炔螨特的持效期随着单位面积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延长。


2、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下,幼嫩作物喷洒高浓度炔螨特可能会有轻微的药害,使叶片趋曲或有斑点,但对于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对25公分以下嫩梢期的柑桔、甜橙和苹果时,73%乳油的稀释倍数不应低于2000倍的浓度,对25公分以下的瓜、豆、棉苗等稀释倍数不宜低于3000倍。


3、收获前21天(棉花),30天(柑桔),停止用药。


4、炔螨特除不能与波尔多液及强碱农药混合使用外,可与一般农药混用。


5、炔螨特为触杀性农药,无组织渗透作用,故需均匀喷洒作物叶片的两面及果实表面。


6、本品应防潮湿爆晒受热,不得与食物、饮料、饲料、种子混放。


7、喷洒药时须戴面罩手套,避免接触大量药剂,喷药后清洗外露的皮肤。


8、如不慎大量的接触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9、如不慎吞服,立刻饮下大量牛奶、蛋白或清水。避免使用酒精,并就医治疗。



三十三、噻螨酮


(一)基本特性


噻螨酮,属于噻唑烷酮类杀螨剂。商品名为尼索朗。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对温血动物毒性很低。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对水生动物毒性不高,对植食性螨类的卵、幼虫、若虫活性很高,对成螨活性很低,但对药剂处理过的雌成螨产的卵有效。杀虫作用迟缓,但药效期长,可达50-60天,在植物体内无内吸传导性,但能很好地渗透叶片,因而降雨对药效影响小。


对捕食性螨和有益昆虫无毒,正常用药剂量下对蜜蜂安全,故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受到重视。对有机磷杀虫杀螨剂、三氯杀螨醇、苯螨特等有抗药性的螨对噻螨酮无交互抗药性。


不怕碱性物质,可与敌敌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许多农药混用。常见的剂型有5%、10%乳油,5%、10%可湿性粉剂。日本规定收获前安全间隔期为7天。


(二)防治范围


可防治棉花、水果、蔬菜、茶等作物上的很多种螨,如棉叶螨、榆全爪螨、桔全爪螨、芜菁红叶螨、红叶螨等。


因所施浓度对成螨无效,在成螨数量多的田间,在生长快的蔬菜、棉花和观赏植物上应与杀成螨剂混用。对叶螨防效好,对锈螨、瘿螨防效差。也适用于防治柑桔、苹果、山楂、棉花等害螨。


(三)注意事项


1、噻螨酮对成螨无杀伤作用,要掌握好防治适期,应比其他杀螨剂稍早些使用。


2、噻螨酮无内吸性,喷药时要均匀周到。


3、若误服,应大量饮水、催吐,保持安静,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三十四、苯丁锡


(一)基本特性


苯丁锡,英文名称Fenbutatin oxide,别名托尔克、螨完锡,原药为白色结晶,对光、氧气、酸都稳定。苯丁锡是一种长效专性杀螨剂,对害螨具有良好触杀作用。


喷药后起始毒力缓慢,3天后活性才开始增强,到14天达到高峰。持效期长,可达30天以上。对作物无药害,对各种天敌和益虫安全。


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茶树、棉花和花卉等作物的多种害螨,但对螨卵效果差。苯丁锡在气温22度以下使用时药效低,不宜在低温下使用。常用剂型:10%乳油、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


(二)防治范围


1、果树害螨:防治柑橘红蜘蛛,在4月个旬到5月份;防治柑橘锈螨,在柑橘上果期和果实上虫口增长期;防治苹果、山楂红蜘蛛,在夏季害螨盛发期防治。


2.茶树害螨:防治茶橙瘿螨,茶短须螨,在茶叶非采摘期,与发生中心进行点片防治,发生高峰期全面防治。


3.茶卉害螨:防治菊花叶螨、玫瑰叶螨。


(三)注意事项


1、苯丁锡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3毫克/千克。


2、作物中最高残留限量(国际标准),柑橘中5毫克/升,番茄中1毫克/升,最多使用次数为6次,最高用药浓度为1000毫克/升。


3、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时间,柑橘14天以上,番茄10天。



三十五、氟丙菊酯


(一)基本特性


氟丙菊酯,其它名称:罗素发,化学名称:(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Z)-(1R,3R)-3-(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氧基甲酰)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原药有效成分含量≥95%,外观为白色粉末,常温贮存稳定性大于2年。


属拟除虫菊酯类杀螨、杀虫剂,对多种植食性害螨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氟丙菊酯属低毒杀螨、杀虫剂。


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无皮肤刺激和致敏作用。对大鼠两代繁殖和兔、大鼠致畸无不良影响。对大、小鼠无致癌作用。母鸡试验无迟发性神经毒性。制剂:2%罗素发乳油

 

(二)防治范围


对桔全爪螨、短须螨、二叶螨、苹果红蜘蛛的幼、若螨及成螨均有良好防效。同时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鳞翅目害虫也有杀虫活性。


防治果树的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柑橘潜叶蛾、茶小绿叶蝉等用2%乳油1000~1500液,持效期14~20天。防治棉红铃虫亩用2%乳油100~150毫升,持效期7天左右,并菊兼治棉蚜。


(三)注意事项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中性或碱性中易分解,且随pH值和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水中半衰期小于7天。因此不要与碱性药剂混合使用。



三十六、浏阳霉素


(一)基本特性


浏阳霉素,英文通用名liuyangmycin,其它中文名杀螨霉素,多活菌素,难溶于水,可溶解于醇、苯、酮、正己烷、石油醚及氯仿等。室温稳定,紫外光不稳定。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浏阳霉素是是抗生素类低毒杀螨剂,经生物发酵由灰色链霉菌浏阳变种所产生的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杀螨抗生素,对多种作物的叶螨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对成、若螨及幼螨有高效,但不能杀死螨卵。


不杀伤捕食螨,害螨不易产生抗性,杀螨谱较广,对叶螨、瘿螨都有效。本药具触杀作用,无内吸性,药液直接喷至螨体上药效很高,但害螨在干药膜上爬行几乎无效。


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及多种天敌昆虫安全,对蜜蜂、家蚕也较安全。与一些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农药复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常见剂型为乳油。


(二)防治范围


浏阳霉素可用于防治棉花、苹果、柑桔、蔬菜上的多种害螨。棉花红蜘蛛:于始盛期,每亩用10%乳油50—10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药后2—14天可控制其害。


苹果红蜘蛛:用10%乳油兑水1000—2000倍均匀喷雾,防治苹果叶螨和山楂叶螨,持效期达20—30天。柑桔害螨:用10%乳油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柑桔全爪螨和锈壁虱效果为80—90%,持效期20天左右。


蔬菜害螨:每亩使用10%乳油50—100毫升,兑水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治豆角红蜘蛛、茄子害螨,持效期7—10天。每亩用10%乳油40—60毫升,兑水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辣椒跗线螨,持效期达2周。


(三)注意事项


1、该药为触杀型杀螨剂,使用时务必做到喷雾均匀周到,使枝叶全面着药,才能达到良好防效。


2、该药可与多种杀虫、杀菌剂混用,但在与波尔多液等强碱性物质混用时,应先进行试验,最好现配现用,以免降低药效。


3、该药对鱼有毒,使用时应避免污染水源,施药后余液勿倒入鱼塘。


4、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5、该药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如发生意外,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诊治。


三十七、波尔多液


(一)基本特性


波尔多液:英文名称::bouilliebordelaise;Bordeauxmixtu;主要成分是碱式硫酸铜,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比例制成。不透明悬浮液,呈松绿色。是1883年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密拉德意外发现的。根据硫酸铜和石灰的比例,波尔多液可分为等量式分为,半量式,倍量式等。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因为碱式硫酸铜不溶于水,不能产生Cu2+,只有把它转化为可溶物,产生Cu2+才能挥杀菌作用。当波尔多液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波尔多液的粘着性而吸附在作物表面。


此时由于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酸性液体,以及病菌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物,产生少量可溶性Cu2+ ,Cu2+进入病茵细胞后,使细胞的蛋白质凝固。


同时Cu2+还能使细胞中某种酶受到破坏,因而妨碍了代谢作用的正常进行。Cu2+还能与细胞质膜上的阳离子(H+、Cd2+、K+、NH4+发生交换吸附而使之中毒,因此波尔多液能够杀菌。


(二)防治范围


波尔多液用于防治稻热病、棉花叶斑病和烂铃、马铃薯晚疫病、烟草炭疽病、白菜、黄瓜的霜霉病;多种果树病害,如葡萄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房枯病;


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苹果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梨锈病,黑星病,轮纹病;柿圆斑病,角斑病;枣锈病等。还可以作为伤口保护剂。


(三)注意事项


1、不同的蔬菜对铜和生石灰的敏感性不一样,要按对蔬菜安全的要求选用适宜比例的波尔多液,防止产生药害。


西红柿、瓜类、甜(辣)椒等易受石灰伤害,应选用半量式或等量式波尔多液;白菜、菜豆、莴苣等易受铜伤害,应选用倍量式波尔多液。


2、宜选择晴天喷洒,阴雨和多雾天气等及作物花期,容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3、要选用优质生石灰和硫酸铜做原料,现配现用。


4、不能与退碱分解的药剂混用。


5、配制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尤其是铁器。


6、要用优质的生石灰,尽量不用消石灰。


7、硫酸铜最好是纯蓝色的,不应夹带绿色或黄绿色杂质。


8、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不超过气温为度。


9、尽量选用江河水,不用井水、泉水。


10、生石灰最好用少量热水化开。配好的波尔多液,使用时一般不再加水稀释。


11、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的温度要相同,且愈低愈好。若温度过高,化合反应太快,波尔多液粒子太粗,会影响药效。


12、配制时,硫酸铜溶液最好放在较高的位置上,便于从高处往下冲,使混合液更容易翻腾,并不断搅拌,质量更好。


13、配成的波尔多液如呈天蓝色并有粘性,呈碱性反应,则为合格。用干净铁片在药液内浸2至3分钟后,如出现镀铜现象,说明石灰量不够,需补加,以免产生药害。



三十八、氢氧化铜


(一)基本特性


以氢氧化铜为有效成分的杀菌剂产品名称为:可杀得或者丰护安,是一种新型的铜基杀菌剂。氢氧化铜原药为蓝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氢氧化铜为低毒杀菌剂。本品药液配兑后稳定,喷洒后粘附性强,耐雨水冲刷,能够稳定地缓慢释放出杀菌成分释放,对人畜较安全。


广谱性,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要在发病之前和发病初期使用。该药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会更好。适于防治蔬菜多种真菌及细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本品属无机铜类保护性广谱杀菌剂。通过释放出铜离子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而起到保护作用。常见剂型为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湿性%干悬浮剂。


(二)防治范围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多种病害。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黄瓜角斑病、霜霉病,可以兼治晚疫病。果树病害:柑桔树溃疡病,还可兼治炭疽病。


该药悬浮性、分散性极佳,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使用方便,对作物安全,推荐剂量下无药害,是替代波尔多液的铜制剂之一。


(三)注意事项


1、本剂为保护性杀菌剂,掌握好施药时期是防治效果好的关键,要求在作物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一般每隔—隔天喷药一次,在发病重时应—天喷药一次。对喷雾技术要求较高,喷雾要求均匀周到,正反叶片均应喷到;


2、本剂对眼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施药时应注意对眼睛的防护;


3、对铜敏感的作物如桃、李、梨、苹果、柿子树、白菜、大豆、小麦等品种,要先进行试验,要慎用。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查看了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38款农药汇总(上)

农药识别口诀,谁总结的,太牛了!

常用除草剂类型与特点详解(太珍贵了)

防除水稻田阔叶杂草农药汇总

常用除草剂药害风险大揭秘

玉米田恶性杂草防治大全(附除草剂名录)

芸苔素使用方法大全

58种杀菌剂知识详解(珍藏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