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心生暗鬼,婚姻最大的杀手

 华书馆 2016-08-09

  

 

家里有个醋罐子

  

小F和妻子小艾都是独生子女,两个人很相爱,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风起云涌。

  

小F性格比较内向,恋爱的时候,他被活泼开朗爱打扮的小艾吸引,他非常喜欢小艾爱说爱笑的性格,觉得跟她在一起非常快乐。婚后,他看不惯小艾的性格,每当小艾跟其他男性朋友说说笑笑时,小F的心情就会非常郁闷。小艾看到他又不高兴了,就叫他“醋罐子”。小艾觉得老公吃醋是在乎自己,笑一笑就过去了。

 

 

一天,小F在路上遇到一个亲戚,亲戚问:“怎么就你自己?我刚才好像看到小艾和一个人在一起,我们以为是你们两个,隔得远,叫了好几声也没理我。”小F听了之后很不是滋味,回去就试探问小艾今天干吗去了,跟谁在一起。小艾忍无可忍,冲小F发火,说他不信任自己,别人说一句话就猜疑她。

  

小艾的态度让小F更是不安,他认为自己随便问问,不至于让小艾有这么大的反应。更加觉得她心中有鬼,两个人大吵一架。

  

那次吵架之后,两个人冷战了半个月。后来,小艾跟同学吃饭回家晚了,小F知道小艾的前男友跟她是大学同学,心里很不爽,就指责小艾结婚了也不顾家,自己一个人出去潇洒。小艾不服气,跟小F又吵了起来,最后,小F说:“你就是找借口出去找你的前男友……”

  

听到小F这样说,小艾一下子就懵了,她气急败坏地说:“离婚吧,日子没法过了。”



 

疑心生暗鬼

  

猜疑心理是心因性的神经过敏,属于偏执人格的特征。在恋人或夫妻相处中,猜疑的破坏性极强。譬如上面案例中的小夫妻最终走向了离婚。

  

中国古代有“疑邻盗斧”的典故: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挖他的山谷的时候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猜疑一般是从一个假想目标开始,认定对方做了什么,戴着这个有色眼镜,看对方的言行举止都符合自己假想的形象,譬如这个人先怀疑邻居儿子偷了斧子,再观察他的言谈举止,神色表情,怎么看怎么像偷斧子的样子。通过联想把各个证据链条一连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来的假想目标,就断定一定是邻居儿子偷了斧子。当事实一旦澄清,消除了假想目标,所有疑虑全部解除。

  

疑心生暗鬼,这个“鬼”就是猜疑者封闭性思路替代了正常思维,他给对方贴上一个假想的标签,然后猜想对方的心思和种种行为,以此来印证自己的怀疑是对的。对方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摆脱,就如“鬼”上身一般。



 



远离过度猜疑的偏执狂

  

如果一个人过度敏感猜疑,就会成为偏执狂,这种疾病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甚至形成偏执型精神分裂。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L向我哭诉,她和男友相恋一年多,刚开始简直是完美恋人,对她出奇地好。随着关系建立,男友越来越吃醋,天天打电话问她到哪里去了,跟谁在一起。回信息慢一点,就会怀疑她和其他男人交往。如果他频繁打电话小L不接,他就会暴怒,甚至动手。小L忍受不了,就去找其他男性朋友倾诉,结果他知道了,把小L往死里打,那次还惊动了警察。小L不敢与他分手,因为他威胁如果分手会杀了她和全家。

  

小L的男友就是偏执狂,他执着地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敏感多疑,容易激动,以自我为中心,非常自恋,不择手段。根据多个国家的统计,情杀案件中大多数为偏执狂。比较有名的是邱兴华案。


 

还有更多——

  

河北沧州泊头市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致9人死亡的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秦某,因怀疑其妻邱某与他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为泄愤报复,相继杀死其妻邱某及其亲属和同村村民共9人。

  

陕西安塞县招安镇发生杀人事件。犯罪嫌疑人杨某与妻子小邵均为“80”后,并育有一双儿女。因杨某一直怀疑其妻小邵有外遇,岳父家中袒护其妻小邵,遂怀恨在心,屡次对小邵实施家庭暴力,小邵不堪忍受遂回到娘家,杨某追到岳父家,将其岳父和妻子用杀猪刀砍死,造成了两死一伤的家庭悲剧。

  

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延石孔家村发生一起命案。因为夫妻相互猜疑对方出轨,妻子董某用大铁锤杀死丈夫。

  

安徽安庆市张某把电话打到派出所,扬言要杀死宜秀区大龙山镇某小学的校长龚新(化名)。几年前,张某就怀疑妻子与原校长汪洪(化名)有染。龚新接任了校长职务,张某现在又怀疑妻子与龚新有染。最后张某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住院治疗。

 

偏执者心中最担心的事情——爱人离他们而去——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的,也是最害怕发生的。他们毫无根据对一些自己看到的事,譬如爱人不接电话、接到陌生电话、晚归等进行各种假设、猜想、主观加工。最可怕的是,他们对自己加工过的“事实”信以为真,内心的巨大恐惧转化成巨大愤怒,促使他们做出恶性杀亲事件。

 


 

猜疑,重点不是猜,而是“往坏里猜”

  

猜疑如此可恨,为何我们却一直沿用这个心理机制呢?原因只有一个,它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这是人类祖先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必要方式。最初,人要了解动物的规律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才能活下去。后来,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某人的行为来猜测对方的想法来达到与人建立关系的目的。基于此,人类才有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种心理机制,必然在一定的情境下起到积极作用,猜疑心理也是。所以,猜疑心理慢慢成为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猜疑。



譬如:

  

“他最近不主动给我打电话,是不是不爱我了?”

  

“他不接我电话,是不是跟哪个女人在一起?”

  

“她不让我碰她手机,是不是外面有人怕让我发现?”

  

“他这几天对我很冷淡,是不是我那天做的事让他彻底伤了心,他是不是要准备离婚呢?”

  

“她参加同学会打扮那么漂亮,是不是见她初恋情人,要旧情复燃?”

  

喜欢猜疑的人,如果有一次猜中了,会更加执着地相信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即使对方已经改过自新,他们依然会深信自己的猜疑。因为他们无法确信对方能够让自己放心,而且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一些负面信息更是让他们恐慌,于是,他们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理,不断地猜疑追查。对方也会慢慢磨掉耐心,选择彻底离开。

  

我的一位来访者因为发现老公与女的暧昧聊天,大闹一番之后,老公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但是,好猜疑的她每次看到老公回家稍晚,就会质问他:“你是不是又到外面找别的女人去了?……”结果可想而知,每次都会引起激烈的争吵,双方都会对婚姻失去信心。

  

如果过分相信我们猜测的事实,总想着要对对方时时敲打,避免他再犯错。这样,没有信任的婚姻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猜疑源于内心的自卑

  

适度的猜疑可以提高我们的辨识度,但是过度的猜疑就是缺乏自信、防御过度的表现了。

  

因为所有的猜疑看似是指向对方的行为,其实都是指向自己,害怕自己会失去婚姻和感情。

  

爱猜疑的人,对自己很多方面不自信,却执着地相信自己的猜疑。他们猜疑的内容都与被抛弃、被伤害有关。自卑的人,潜意识认为自己是没有资格得到爱,自己不值得被爱,最终是被抛弃的人。有了这样的自我预期目标,他们的任何想法都会指向这个结果。

  

对于猜疑心很重的人来说,你解释和反驳,他们就会更加坚信自己的猜疑:“如果你是清白的,为什么这么着急解释,越解释越说明你心里有鬼!”若是你沉默,他们心里就会觉得:“你不说话,就是你默认了。”

  

但并不是爱猜疑的人都会直接挑明自己的猜疑,他们会隐藏掩饰,说白了就是心里胡思乱想,让自己痛苦不堪,甚至罹患焦虑症、强迫症。

  

因为他们心里有更大的恐惧,怕自己说出来会更快地失去对方,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快乐,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对方身上,失去对方的爱,就会崩溃。

  

自卑越重,猜疑心越重。对自己和别人的伤害也就越大。譬如朱元璋,早年被迫到皇觉寺为僧,后投奔郭子兴,很快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高级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建国之后,朱元璋就不安心了,自卑感日夜啃噬着他的心,让他寝食难安。史书记载:朱元璋时常夜不成眠,披衣观天象,忧心天下四方的局势变化。久而久之,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不相信任何人,刚愎自用。他担心文臣们会嘲笑他出身贫贱,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于是大开杀戒。

  


 


解决之道:放下猜疑,学会相处

  

对于配偶不断的猜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配偶对自己的某些行为产生猜疑,我们需要耐心,向对方多说一些细节。譬如,与某某一起去出差,具体做了什么事。或者跟某某朋友一起聚会吃饭,可以适当说一些聚会的内容,增加对方的信任度。

  

对于无端的猜疑,我们要看清并理解配偶猜疑背后的心理需求,对方无非是想要你多哄哄他(她),多爱他(她)一点。我们可以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对他(她)的爱,让他(他)产生安全感。譬如,在妻子因为猜疑发脾气的时候,作 为男人给她一个强势的拥抱,她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尽量坦诚。如果做的某事出发点是为了他(她)好,那么我们就直接表达出来,不要因为对方的猜疑就闷声不响,这样会更增加他(她)的猜疑。

  

自卑的人最怕被轻视,平时尊重他(她)的感受,做一些决定尽量征求他(她)的意见。

  

女人习惯扇形思维,看到一个点就会想到一个面,所以,女人也更容易猜疑。男人要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尽量做到平静沟通,针锋相对的反击会造成婚姻危机。

 


 

如果我们自己是爱猜疑的人,怎么办?

  

多从积极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消极猜疑里。如果我们确信自己的猜疑,就找到相关证据,不要吹毛求疵。

  

与理智的朋友交流,多参考别人的意见,不要陷入过度灾难化的强迫思维里。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