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微课堂】导师王志安点评专辑

 ZGGDWWZS 2016-08-09
导师简介
王志安,中国书协第二届国学精英班成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院特聘教授特聘教授;三明学院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宜兴市书法院研究员。

书法获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最高奖、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最高奖、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作品展最高奖、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展最高奖、第四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百强等。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1幅


作者:person

评语:此件行书中堂似乎是赵孟頫行书集字作品,已初具功力,有很明显的赵体特征。赵孟頫行书用笔温润圆劲,内藏筋骨,流美于外,笔画精到细腻,结字严谨简静,体态妍美。有人说他的字写得太漂亮了。我却认为字写得漂亮有何不可?字就应当写好写美,雅俗共赏,体现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双重价值。还有人说赵体柔弱,其实赵字线条刚劲,用笔老辣,字字都不软弱。往往是学习者无赵之功力,难以达到其精妙之处。此件作品缺点在于行气不足,上下字衔接偶显断气迹象,而且缺少必要的对比变化。赵体行书大部分是字字独立的,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人“布如算子”的诟病,所以须在字法精熟之后在行气处理、对比度处理上多下功夫。
导师示范


王志安示范作品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2幅

作者:趙向陽

评语:此件行书中堂字法自集王《圣教序》,清新静雅,惜在太平均,且字的空间处理没有特点,缺少吸引眼球的内容,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临写集王《圣教序》一段时间后要创作时,很多朋友都遇到的境况。通篇单字都可圈可点,但是仅限于单字。临帖要规规矩矩,创作却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处理,大胆地加强对比,包括粗细、长短、疏密等。另外落款最底部不可与正文底部齐平,一般条幅或中堂都要高于正文。
导师示范


王志安示范作品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3幅(最佳作品)



作者:四川成都 (孙源林)
评语:这件是此批作品中最好的一件,应该是临《十七帖》,笔法、字形、气韵都拿捏得很好,只有一个小毛病,就是把十七帖原有的章法变得很平均,有点类似电脑单字处理了,得之不易失之更多。个人建议既是临帖须忠于原帖,无论字、行、篇都是。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4幅


作者:胡永东

评语:此件集王《圣教序》临帖还较初级,不过字形和用笔已经得法。这里重点来讲一下,初学行书建议选择墨迹本,历代优秀的经典的行书长卷最好,其次是各类手札,推荐《智永真书千字文》打底,陆柬之《文赋》辅助,然后宋元诸家的手卷为主,不建议从集王《圣教序》入手。集王《圣教序》是刻帖,并且历时数年,一是笔法不详,起收笔在行书中至关重要,摹拓之后细节更是冺灭;二是集字最致命的是缺少行气,很多是照搬原帖,没有合理大小粗细对比可言。所以学习集王《圣教序》我一直主张二次改造而不是原拓照搬。但是《圣教序》要不要学呢?必须学,字数很多,结体精彩,典型大王风格,是极好的行书借鉴范本。
导师示范


王志安示范作品


刚刚导师提到了“二次改造”,
什么是二次改造?
怎么改呢?

《圣教序》二次改造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5幅


作者:湖北 (艺匠)

评语:此件行草书作品书写随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看起来像硬笔作品,只是换了一种工具而已。很多硬笔爱好者往往硬笔写得很好,但是转换成毛笔时就不懂得怎么去处理,依然是用轻车熟路的硬笔写法。“笔软而奇怪生焉”,毛笔的起承转折都是有法度的必须遵循。建议从楷书学起,楷书可以弥补一下子入手行书的弊端,比如笔法荒率不到位,结构不稳定的缺陷。
导师示范


王志安示范作品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6幅


作者:江苏泰州 (三十二画生)

评语:此件行书李白诗斗方,书法有颜体行书特征,颜真卿的行书是在二王书法基础上别开蹊径,以自家的篆籀笔法替换大王的内擫法而成。世间行书大概分三个体系,二王、颜体、碑体,可见颜体行书具有开宗立派的风范。然此作又不全是颜行,或者说掌握的颜行特征还不多,笔下无法很全面很纯正地表现出来,所以还是下功夫临帖吧。其他因为不是完整作品不做过多建议。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7幅


作者:陕西咸阳 (荣耀平生)

评语:此件行草书作品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取法很杂、有二王、有书谱还有一些现代人的东西,属于初看就不太想看的类型,另外落款最后一行太低,一般情况下不要比第一行低。其他只有一个建议:选定一本字帖好好临吧,比如《书谱》。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8幅


作者:四川乐山 (佛国仙山)

评语:只有三个字不太好说,只能大略感觉作者已经有比较深的功力,如果字的起笔能再有内涵一些就更好了,比如“时”明“”的两个日字旁处理。字的厚重感很大因素与起笔的处理有关。
王志安点评作品专辑·第9幅


作者:浙江台州 (深山布衣)

评语:此件临苏轼《寒食诗》作品图片像素太低,具体细节看不清楚,初具风貌。临帖我一般建议初入手一定要实临,等到熟练之后可以在保持原帖特点、格调的基础上做一些自己的加工,有所取舍。
导师示范



王志安示范作品


导师真言

行书的临帖,强烈建议不要如学唐楷一般单字练习。有些朋友甚至初学行书,用学生用的米字格,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这是与行书基本规律相悖的。而且有些朋友还会说,我先把单字练熟了再写整行整篇,你会发现这样做是事倍功半,甚至你返回来写整行整篇的时候不会处理了,“布如算子”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对行书的学习建议是你至少要两行两行地临,揣摩上下字及左右行的处理关系。这才是临写行书正确的方法。我的观点是一开始高要求以后才会轻松,有的时候人是一个适应过程,只要你慢慢习惯了,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包括折纸的问题,有朋友刚开始学习喜欢折纸了写,我是反对的,除非你写《蜀素帖》之类的那需要格子。多锻炼自己对字距行距的精准度是写行书很必要的过程。期待大家的进步!



下一期:陈克年作品点评专辑


陈克年 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南京市书协理事,南京市青年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先后荣获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空军第七届蓝天文艺创作奖最高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军书法展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千字文书法手卷作品展一等奖,文化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首届中国书坛百强榜上榜书家。

以下作品将获得陈克年点评


以上哪件作品是最佳作品?
快来投票吧!







书法报网

shufabao-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