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上午,在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拿到了女子100米仰泳的铜牌。 然而令她迅速走红的,不是这位年仅20岁的小将游出了亮眼成绩,而是她在预赛后采访中的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 一时间,傅园慧凭借率真可爱的面部肌肉和搞笑语录成为风靡网络的最新“表情包”,以“泳坛泥石流”的响亮外号“圈粉”无数。
语言学专家、对网络表情颇有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给我们作一一解读。 是中国网民将“表情包文化”发扬到了极致
1982年9月19日上午11时44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斯科特·法尔曼在网络论坛上输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表情符号“:-)”,自此,网络表情时代正式开启。 在我国,网络表情大致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依次是颜文字、绘文字和图片表情包。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语言学专家徐默凡介绍,颜文字就是字符表情,是用标点符号及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的比较简单的面部图案,“与早期的表情符号相比,颜文字种类更为丰富,表达情感更为细腻,横排的表情图案也变为更容易理解的竖排的图案”。 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由绘文字emoji中“喜极而泣(笑哭了)”的笑脸夺得。徐默凡称其为“世界性现象”,“emoji表情库不断扩容,目前已超过800个”。 图片表情包则带有比较浓重的“中国特色”和“创意色彩”,徐默凡提到,东亚也存在“表情包文化”,但是中国网民将其发扬到了极致,“这个可能跟我们的网络恶搞文化有关”。 他强调,虽然表情包没有固定的特质和风格,但是有两条明显的抽象特征。首先,表情包是夸张化的,甚至有一些是浮夸的,因为它的目的是抓人眼球;其次,表情包也是极端化的,“表情包原型的言行、性格都是极致的典型”。
24小时后,他收到了116份回复,其中有89人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习惯了,没有忍住”;而成功坚持下来的共有12人,但他们也表示不用表情聊天“很尴尬”。 为什么没有表情包,人们就不能愉快地聊天? 徐默凡给出答案:网络表情的盛行,反映出人们强烈的交际需求和示情需求。也就是说,大家发的“表情”,其实更是自己隐秘的“心情”和“态度”。
“表情包”将创作对象的表情、身姿、动作等图像化以后,令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想法,正是契合了“虚拟实示”的特点。
徐默凡这样解释文字和表情在网络交际中的区别:“文字是语言符号,是概括的、理性的,而表情是图像符号,是附加的、直观的。”有时候,表情对文字是一种补充,用于澄清或加重语气;有时候表情对文字是一种替代,为双方留有开玩笑的余地,使表达更含蓄。 “表情包”背后昭示社会心理变迁 从昨天开始,“傅园慧版表情包”就“承包”了整个微信朋友圈,“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对明天没有充满希望,因为我对今天满意”等金句被网友画成漫画,做成了“表情包”。 在她夺得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后,她的新台词:“我昨天已经用完了洪荒之力,今天没有力气了”“可能我手太短了”等也已加入豪华表情包套餐。 其实近年来,“明星表情包”十分流行,比如演员张翰的“鱼塘表情包”、演员孙佳奇的“萧才人翻白眼表情包”等;而体育明星,如姚明等,也开始成为表情包的“主力队员”。 徐默凡认为,“表情包”是社会心理变迁的一个风向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育明星表情包”的现象折射出一些社会心态的变化,“这是一种借助网络的全民狂欢,体现了人们的娱乐化心态,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奥运会的神圣性和运动员的脸谱化,这种变化其实是正面的”。
同样地,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微弱劣势屈居第二时,民众间支持与加油的声音也盖过了指责的言论。 可是如果这两件事发生在12年前,甚至是8年前的北京奥运会,舆论真的会如此“善意”吗? 而如今,“傅园慧版表情包”人见人爱,孙杨被昵称为“孙萌萌”,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现在的观众都已经把体育精神看得比奥运金牌更重要了。 “对于傅园慧‘表情包’的追捧,昭示着我们已经走出对金牌的饥渴,不再急于用金牌证明自己的强大,而是提倡回归体育本身的乐趣。”徐默凡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