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萨钦哲】关于慈悲、智慧、空性

 sunnyliunz 2016-08-10


很多時候,我们善于拿着学佛的尺,修行的尺,慈悲的尺,去衡量检測每一个人,善于订下一个自己认为是或非的标准,去评断每一个人,但是有一个人,我们总是忘记,应该用同样平等的标准去要求他,那个我们所忘记的人,竟然是自己。


男人与女人共同相处,已经是好几万年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性别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平等……理论上来说,许多人都同意性别之间的平等是人们所想达成的,但实际上、于个人层次,我们什么都没做到……

自由和平等很重要,但他们离不开责任感。如果你的自由妨碍到别人的自由,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你的自由是建立在摧毁他人的自由之上,这是不对的。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事实上,它是了知平等的心。了知自他之间的平等、好坏之间的平等,一切二元对立之间的平等,这就是悲心。但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悲心是很难生起的。有太多阻碍悲心、与悲心做对的强而有力的东西,如自私、对自我的执着等,以及许多自我攀缘的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慈悲的观念, 而要谈空性, 是不可能的事。 那为什么我要强调慈悲对认识空性是重要的? 因为慈悲是唯一能带来平等的方法, 而平等就是空性最重要的本性和精华。

你的平等心愈大,就愈接近于了解空性,因为空性就是平等——空性、无二以及平等是完全一样的,而大悲法门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了悟空性最快速的方法

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这种心境是没有任何的分别区别,没有任何偏颇的意见,所以叫作「慈悲观」,心中平等的见解就愈强,所以由此可知慈悲也是修静观的方法,因为我们愈修慈悲感觉得外面的一切都平等的。我很强烈的建议大家,希望大家多修慈悲观。

以究竟来说,「慈悲」就是了解平等,并不只是对生病的人感到难过,而是了解到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了解到所有的人需要我们的关怀。也是无尽的关怀,没有目标的关怀。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愿望」,是希望众生从痛苦之中能解脱出来的愿望。

一个人的正义对另一个人可能是完全的不公正。同样,一个人的自由往往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奴役。一些人的平等意味着对他人的剥夺。一个国家的和平可能带来另一个国家的压迫。所以这些价值,实际上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会变化的。

我对《道德经》十分推崇,一切事物皆平等,没有所谓的好、坏、对、错、左、右;一切事物皆平等,所以顺其自然。不管你是坐直、倒立、躺下、在吊床上摇摆,或啜饮龙舌兰酒,只要你可以做「酿札」(即藏语的禅定,酿是平等,札是不打扰、不碰触、顺其自然),平等、顺其自然,你就是真正在修禅定。 

切勿夸耀你的上师:无论你认为自己的上师有多伟大,为了你自己之故,最好把虔敬心放在自己心上就好。切记,做为佛教徒不是参加某种膜拜式的异教。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上师比别人的上师更好的话,那么你可能也认为你的「平等舍」与「淨观」都优于别人的「平等舍」与「淨观」。

如果你认识实相,那么一切都是清净平等的,没有你我之分别,不会因境界不同而相互怀疑或争斗。享受你自己的境界,但不要批评别人的。鱼并不因我们不把水看成它们的家而责怪我们,我们也不要介意鱼对水的看法。其实并没有二元的真实外境存在,一切只是你自心的创作!


--------------------------------------------------------------------------------

欢迎您关注然呷上师公众平台 祝您一切吉祥圆满

为了随时可以给予您法的供养 请根据需要选择以下数字回复功能

同时也可加小编微信 songwaduoji12345678 欢迎您能将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给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