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查]当下家庭教育痛点有哪些?快来看看《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

 长沙7喜 2016-08-10

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联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6529个家庭调查追踪,揭示出中国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18岁)时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中国孩子素质能力缺失,以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痛点。


70后家长更乐于跟孩子交流


这份调查报告首先对各年龄段的家长做了一番分析,发现不同时代的家长各有其特色。

生于60年代的家长属于传统型家长,一般事业有成,更加注重孩子成绩,会为孩子规划未来。但这些家长会觉得和孩子有代沟,与孩子沟通有困难。


70后家长此时也已经是社会中坚力量,收入较高,是成熟型家长。这些家长关注的重点在于升学类资讯。不同于60后家长,他们更乐于与孩子交流,崇尚民主式教育,并且为教育支出的意愿更高。

80后家长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高学历,与此相适应,他们注重素质教育。而且80后家长对网络接受度很高,遇到困惑会上网寻找答案。但是80后家长还处在为理想打拼的阶段,工作忙,照顾孩子少。

90后家长初为父母,自认为作为家长还不成熟。他们直接、有个性,热衷新事物,但是收入不高。不同于前辈,90后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关注度不高。


妈妈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军


通过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家庭教育中,妈妈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参加这次调研的人群,有79.3%是妈妈,爸爸仅占19.2%,剩下的1.5%则是隔代抚养或亲戚代养。



新一代家长育儿倾向求助网络


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便聚焦了全家的目光,但是《报告》显示现在家长们对于宝宝日常健康知识普遍欠缺,在遇到孩子健康出现问题时,新一代家长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找答案。有38%的家长会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37%的家长选择向他人请教,25%的家长运用自己学过的健康常识帮助解决宝宝健康问题。

家长担忧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新时代的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优越,这也导致孩子们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成为家长们十分担心和苦恼的问题。《报告》针对低龄儿童学习态度的分析显示,40.2%的家长认为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28.0%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22.2%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够勤奋。



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


就像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言,教育始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在教育大国中国,很多家长自然不会放弃娃娃期的家教熏陶。不过,即便在孩子低龄期,中国家长仍然十分关注孩子学习能力培养。《报告》显示,在婴幼儿(0-3岁)时期,近一半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的阅读能力,甚至高于对孩子性格问题和睡眠问题的关注。


幼儿园(4-6岁)阶段也同样如此。据《报告》统计,家长最关心的10项焦点问题中,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就占了4项,比如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读书习惯差等。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早教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家长的希望与焦虑。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4-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阶段,但不少父母和早期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阶段孩子智力发展抱过高期望,要求孩子学习过多内容,从而养成被动型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造成巨大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中小学生素质力缺失


当孩子迈入学校时,家庭教育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报告》显示,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让家长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有趣的是,“学习”并不是家长们担心的首要问题。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普遍担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从幼儿园步入中小学,家长对孩子生活问题的焦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47%上升到70%。生活能力差,已成为各地中小学家长最困扰的问题。“我家孩子从来不会收拾房间,上初中了还靠我们做父母的定期打扫,可能是学业太忙吧。”调研中,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忍不住吐槽。她的烦恼很有代表性。

生活自理,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报告》的数字反映出更多令人担忧的问题:70%的孩子生活懒散、58%的孩子有拖延症、53%的孩子粗心马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为什么中国孩子在自信心、恒心、毅力、生活习惯等“素质力”方面存在普遍缺失?

“它折射出应试教育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成绩,而忽视了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方平如是分析,“就人格塑造、品质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而言,若低龄阶段出现问题后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这些影响或将贯穿个人成长的始终。”


不同地区家长的烦恼大同小异


近年来,科技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广,各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本次调研发现,省会及沿海城市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呈现上升最为显著——在积极参与调研的家长中,超过半数来自以上地区。




《报告》显示,全国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一、二、三、四线城市家庭教育焦点问题的重合度达到了80%。但对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却呈现出地域性差异。


例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家长最关注的10项教育问题中,与学习相关的只有三个,说明该地区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自我成长、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意志品质的培育。但是这些城市的孩子出现了抽烟、喝酒、视力低下等行为和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未体现在其他城市中。

在二线城市,生活懒散问题更加突出。超过一半的家长反映孩子学习出现问题,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恒心、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自控力差等问题比较明显。纵观三四线城市,所有家庭教育焦点问题的关注度全部上升,说明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在三四线城市更为缺乏,家长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完整版《报告》可登录家长帮(或点击链接http://wechat.jzb.com/wx/file/2016report.pdf)下载查阅。


转自:人民教育,

转自:人民教育,来源:《中国日报》2016年8月8日文章《<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出炉 剑指当下家庭教育痛点》,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