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尼娜”对中国气候影响几何?今冬可能会更冷!

 小绵羊佩蕾书社 2016-08-10
  “厄尔尼诺”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早在去年,就已经预计到今年北半球的气象灾害会比较多,也就是前不久,我国南方雨水一直下个不停,武汉、南京等大城市都出现了看海,很多江河水位也超过了警戒水位。


  虽说最近,强降雨的势头有所缓解,但是高温却又强势来袭。刚刚过去的10多天,北方大部地区以及江淮、江南的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较历史同期偏高2℃以上。不是雨,就是热!这个“水火两重天”的夏天,就是不想让人好好过了。


  夏天终归是要过去的,不过还有更令人头痛的事,那就是今年6月,气象专家表示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而他的“妹妹”拉尼娜又要出来发威了!!!


  OMG,都在开玩笑呢!“圣婴”(厄尔尼诺)走了,“圣女”(拉尼娜)又来了。近日,中国气象局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太平洋中东部还没进入拉尼娜状态,现在只是达到临界状态,预计将在8月进入。气候专家预测,2016-2017年冬天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那么,究竟是什么拉尼娜?她的威力有多大?这个冬天究竟会怎样?今天,小编就给你科普一下。


拉尼娜“她”是谁?


  从十四世纪初开始,北半球进入一个寒冷阶段(小冰期),那时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全球变暖,什么是厄尔尼诺,更不知什么是拉尼娜。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饵料丰富,渔业丰饶,秘鲁沿岸依赖捕鱼为生的渔民也由此快乐生存着。


人家曾经捕鱼很HAPPY


  直到1972-1973年全球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出现大幅减产,之后发现幕后推手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事件,围绕暖水和冷水事件的气候影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而被称为“冷水事件”的现象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你方唱罢我登场!——赤道中东太平洋完成一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过程或循环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为4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通常交替出现,此消彼长。一般情况下,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名气”都不如厄尔尼诺,但南半球则不同,拉尼娜可能给澳大利亚等国带来更严重的气象灾害。



  拉尼娜事件一般会紧随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是一种厄尔尼诺年后对地球变暖的矫枉过正,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暖的幅度。


拉尼娜对气候影响多少?


  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一样,对区域或全球一半以上地区的气候有显著的影响,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



  研究显示:拉尼娜将使得我国大部出现冷冬热夏,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增多,还会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统计结果显示,70%的概率使得我国冬季偏冷。


拉尼娜对我们生活影响有多大?


  之前提到了这个冬天可能比较冷,那除了气温外,拉尼娜给我们的生活哪方面影响最大呢?


  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期间的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进行统计,发现厄尔尼诺期间小麦价格的波幅为26.3%,而拉尼娜现象期间小麦价格波幅达到56%,远高于厄尔尼诺期间的波幅。这一点适用于玉米、大豆和稻谷。


  联合国粮农事务机构(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各地区警惕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对农业的综合影响,加强抗灾准备工作。据科学家预测,全球大约6000万人,将因厄尔尼诺事件及其滞后性的影响而处于粮食无保障状况。厄尔尼诺事件对农业生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已造成严重的粮食和农业危机,而且会随着即将来临的拉尼娜事件不断恶化。


我们能否监测拉尼娜?


  对拉尼娜的监测与厄尔尼诺监测是一样的,也就是对二者循环过程的监测。实践表明,国家气候中心对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的监测预测在世界上是比较成功的,把握了其发展过程中前期弱、中期快速增强、后期快速衰弱、逐渐形成拉尼娜等一系列过程。


  由于拉尼娜与厄尔尼诺一样,对全球大气有重要影响,同时,又是气候季节预测和次季节预测的重要信号,因此,国家气候中心高度重视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会进行滚动监测预测,及时发布预报,第一时间为政府决策者、社会公众、不同行业等提供气候服务信息。


  对于咱们来说,就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吧,未雨绸缪更重要哦!

来源:中国气象网 中国气象科普【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