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笈】读MBA省一半学费的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小绵羊佩蕾书社 2016-08-10

大大君说

近日,全国各高校的2017年MBA招生简章已经陆续公布。一方面MBA的学费一路高歌猛进,另一方面有更多普通白领和专业人士希望通过MBA学习为未来的转型发展铺路,对于普通白领来说,难道必须要拼上半份家当才能读得起MBA吗?大大君发现,虽然MBA学费主要由市场控制,但高性价比的MBA项目还是不少,有些全日制项目相比同类产品学费甚至低超过一半。

接下来,大大君就来八一八MBA学费里的门道,当然,土豪可以自动忽略。


1
今年学费普涨最高达65万元

大大君发现,全国高校MBA项目(包含全日制、在职MBA)学费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为19.8万元-27.8万元,北京大学为23.8万元-29.8万元,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2016年学费就已达到20万元-30万元,2017年学费尚未公布。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费则仍然是全国之“最”,在35-65万元的范围内。

那么是不是全国所有高校的MBA项目的学费基本都在上涨呢?学费浮动的原因是什么呢?长期从事MBA招生和教育辅导工作的张普胜表示,MBA项目的招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即每家商学院招生办所面临的“压力”也各不相同——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在展开招生工作时往往遇到“甜蜜的烦恼”,对于众多优秀生源难以取舍,而名气小的三四线商学院则面临招不满甚至无人问津的尴尬。

1
MBA学费每年涨6%-10%属正常

据了解,现在国内MBA商学院有236所,但整体水平可谓“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刚刚起步,有的学校已拥有20多年历史,因此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视野等方面差距很大。这也使得优秀生源总集中在某几所一线院校上。而由于目前国内MBA学费的制定主要是自主定价,各家高校收费不同,主要受学校名气、师资实力的影响,跟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因此人气高的学校会根据市场需求上调价格,而有的学校却有可能面临有价无市、无生可招的尴尬局面。

此外,MBA学费提高的原因还与人力成本费用开支大有关。每个MBA班都有专门老师跟课,专门为学员服务。比如请教授来讲课,请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教授,费用完全不一样,而如今人力资源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

因此,不少学院负责人认为,MBA学费每年涨6%-10%属正常。同时,在MBA项目中,需要考虑课程、海外游学等费用,而随着目前国际化的趋势,MBA项目中的课程和活动也会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和课程质量,这些都可能会导致MBA学费的上涨。

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对上涨的学费感到不满,对学校拥有过宽自主定价权的学费提出质疑,认为目前的学费定价方式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监督约束,损害到了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益。但也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学员或者本身在公司身处高位的管理层则对学费的上涨表示支持,认为这样更能体现他们自身参与的MBA项目的价值。

1
广东高校MBA学费不涨反降

在全国众多高校MBA项目学费普遍超过20万元时,广东省内各高校的MBA就显得性价比很高,2016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和管理学院学费(包含全日制、在职MBA)仅为7万元-16.5万元,华南理工大学为7万元-15.5万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7万元-9.6万元,广东财经大学为5.6万元-7万元。

大大君了解到,在全国MBA学费一片高歌猛进当中,广东全日制MBA学费甚至出现了下降。2014年,在广州开设了MBA学院的8所高校中,有5所降低了MBA全日制生学费标准,并统一降到7万元,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5所高校的MBA全日制生学费均降到7万元。降幅最大的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两个学院之前MBA全日制学生都是11.8万元,2014降了4.8万元,降幅近四成。

在职生学费方面,虽然近年来学费有所上涨,但数额相比全国其他高校也是比较低的,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在职生学费低于10万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在10万-20万元之间。

中大管院在职MBA学费2016年为16.5万元-18万元,2017年预计涨幅约10%。相比同为体制内高校的清华、复旦等MBA项目,收费低三分之一。

中大管院负责招生的张晓瑜表示,广东高校MBA学费较低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和北京上海地区的院校相比。“我们经过调查论证,对我们的课程进行了市场价值定位,同时结合广东地区的物价水平和人均收入,最终制定了目前的学费标准。”张晓瑜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学员的承受能力,现在越来越多北方地区的学员被广东院校的高性价比吸引过来了。”

而张普胜则认为:“低廉的学费和广东人注重务实的性格有关。”

低学费并不代表低教育质量。以中山大学为例,其MBA项目历史渊源悠长,办学经验丰富、师资优良,并且是全国四所(上海交大、中大、人大、浙大)具有AMBA、EQUIS、AACSB三个国际认证的高校之一。相比而言,与中山大学MBA项目实力相当的省外商学院在职生学费基本都在向30万元迈进。

1
管理计算机金融工程四专业学员最多

大大君还了解到,近年来,报考MBA项目的人员有大众化的趋势,报考人员的范围由公司的高管扩展到公司的中层管理等具备成为领导者潜力的人群,越来越多白领阶层也考虑进修MBA项目。在近日举办的中大管院招生政策说明会中,一位由中大管院MBA毕业的李先生表示,自己当年在国企中做中层管理,因为看好互联网经济、有志于做更好的领导者、希望加强自己在互联网思维和商业知识的基础,而选择辞职去修读MBA项目。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希望通过进修MBA项目能帮助自己以后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报考比例逐渐上涨,据MBA中国网年度报告统计的数据,2015年,管理学和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报考人员比例分别为18.2%和11.6%,其次为金融学(10.5%)和工程学(10.1%),这四个专业的报考人员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比例有连年上升的趋势。


今年取消十月在职联考 在职MBA将全部“双证”提升含金量

已服役十多年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将于今年10月正式取消,教育部表示,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并不是取消在职攻读招生渠道,也不会使考生丧失在职学习机会,而是将在职攻读招生工作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那么MBA在职联考的取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考生们该如何应对?·负责中大MBA招生工作的张晓瑜表示,取消十月在职联考这一政策出台时就伴随着争议,但是这一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十月联考的学生由于只能获得的学位证而没有学历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较低,取消“单证”研究生有利于提升学生所获证书的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而对在职人员最不利的地方就在于其提升学历教育的难度加大了。在职人员要报读MBA将必须和全国统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样,10月份网上报名,11月份现场报名,考试一般在次年的1月份,只不过录取类别为定向或委培,入学时不转户口和档案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和全日制统考生和自费生一样,委培生和定向生(即在职研究生)毕业后都能获取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

对于中大管院MBA招生来说,由于该院从2008年就已经取消了“单证”研究生的招生,所以新政对有志报考中大管院MBA的考生并没有影响。

对于报考其他院校的考生关心的考试难度的问题,张晓瑜认为,1月联考的难度可能不会加大,但由于考试人数的增多,国家分数线可能会上升,因此也造成了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的难度加大。

由于MBA的报考人员必须是专科毕业五年(含)以上、本科毕业三年(含)以上、研究生(含硕博学位)毕业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因此MBA考生不存在与应届生的竞争。但由于人数增多导致的竞争加剧是必然的,在职考生仍需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在对在职考生的建议方面,张晓瑜主要给出了三条建议:一是提早备考,加强应试能力;二是尽量参加MBA提前面试,通过提前面试后笔试的压力会减小,因为通过提前面试后,笔试分数只要超过国家线即可被院校录取。三是尽量参加公益大模考,感受临场考试的氛围,训练应试技巧。


中大管院MBA面试招录比约5:1


近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7年MBA大型招生政策说明会如期举行。据了解,2017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全面实行MBA提前面试的招生方式,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都会采取的招生方式。目前学院已经开始接受申请(见图表),建议提早做好准备,提早申请。

面试考官包括资深教授、校外导师、校友、企业高管等,力求对考生是否符合管理学院MBA培养目标、是否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商界精英之潜质做全面、综合而客观的评判。

此外,据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中大管理学院MBA项目计划招生300人左右,提前面试招录比约为5:1。

大大君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的热门高校MBA项目均已开始全面招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共四批提前面试,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提前面试第二批已结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提前面试将在八月中下旬开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前面试将今年11月开始。

在广东省内高校中,中大岭南学院、中大管理学院提、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均已进入面试环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