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谐音法妙对

 三槐世家馆 2016-08-10

从前有一位梅氏,夫因在外而亡,她带一个儿子独自生活,儿子长到七岁,要给儿子请一位塾师,后有一位姓朱的中年男子应聘,当天梅氏出联试探塾师的水平,出句是:
   弯腰桃花倒开花,蜜蜂仰采

  那先生即口便出:
  低头莲蓬偏结子,鹭鸶斜观

梅氏很满意,当即决定聘用。梅氏平时在生活上很关照他,时间一长,便传出了一些二人的闲话,梅氏家族为此告到官府,说是梅氏与朱先生私通。县官是一个开通的人,他见二人一身正气,端庄忠厚不会做出这种事来。当问及当初聘塾师的经过后,县官说:“你们二人既然都会对对子,你就一人写半句联作为答辩状吧,男先女后,马上写来!”

  朱先生写到:
 竹本无心,偏生许多枝节

  梅氏看了上联,挥笔写道:

梅虽有蕊,不染半点风尘

  通看全联,是一篇很好的答辩状,上联嵌竹(与朱谐音),下联嵌梅,等于二人同时签上姓名。

  再看下联:
 挖莲郎,盘根摸梗寻佳藕|
  采桑女,摘叶留心等后生

 这副联是一副择婿对,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农家女,不仅貌美,而且聪慧大方。到了该出嫁的时候,父母免不了催促女儿的婚事,女儿说:“我的婚事你们就别操心了,我出一对子,谁能对上,我就嫁给谁。”此事传开后,前来应对者不断,但姑娘多不中意,后来一位朴实英俊的青年农民对中,原来这位青年人是姑娘早年的心上人,只是当着父母面不愿说出口罢了,联语一语双关,“摘叶留心”,本是采桑技巧,用于此处,则有留心之意,“后生”字面是指待生之叶,这里则双关心上人,手法高超。对句从字面上看也是劳动场景描写,这里巧用谐音法,巧饰佳偶,读来自然贴切,含而不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