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学科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再创学习图书馆 2016-08-10

也许是受个人经历影响,我对跨学科学习尤其感兴趣。“曾经写诗,现在写程序”描述的是我真实的从教生涯——从教语文到教信息技术。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我还教过初中科学、数学、高中通用技术等等杂七杂八的学科。

我始终认为,学习和生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开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关注真实的世界,做真实的研究,做真实的东西。记得小学时,我用表面积公式帮爸爸计算“砌一个谷仓需要多少块砖头”,得到爸爸和数学老师的表扬,这件事就成为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美好回忆之一。现在自己当老师了,也总想着让学生做点不是单纯为了考分的事情,能够把学科知识“用”出来的事情,比如帮别人写信、帮家人记记账等。后来我改教信息技术,那就更简单了。几个学生在高中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帮家乡企业做网站,还真的赚了第一桶金。

回忆我做创客教育的经历,是先从研究STEM开始的。我和学生做的第一个STEM项目,是关于教室灯光的智能控制,如何在没有人的时候,教室的灯光会自动关闭,节能环保。我还要求学生设计出的这个小装置,能真正工作在我校的教室里。很多人总是说学生提不出问题,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云云。也许是平时注重实践,具有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的缘故,我的学生就恰恰相反,能提出很多问题,却往往无法实现。就如这个教室的灯光智能控制器,我们只能做个演示模型,没法真正使用。因为真正要使用,你就得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教室要断电之前,总要判断投影仪和电脑的情况吧,不能简简单单断电。这时候,你会发现想把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解决,仅仅靠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

现在国内教育人对STEM或者STEAM课程非常关注,也冒出了好多以跨学科为特色的课程机构或者培训结构。但实际上找不到相对完整或者有大规模复制价值的课程,甚至找不到几个跨学科学习的案例。如果去找STEM方面的书籍,我们可能会大失所望。比如最流行的《STEM 项目学生研究手册》,其实就是一本研究性学习的手册。这和现在流行的“大数据”技术很类似,都说大数据研究是方向,但实际上谁都没有很好的研究案例,连“啤酒和尿布”的故事据说也是杜撰的。

“生活·技术·探索”栏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虽然栏目是在2015年开通,但之前我和秦妍编辑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沟通。直到最后,我们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名词来概括我们要做的内容。其实栏目的开设,就是希望能引导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去做跨领域的、跨学科的,结合真实世界的项目研究。期望靠这个栏目,聚集国内外研究STEM/STEAM教育的老师和创客,结合形形色色的有趣项目,真实地再现他们的探索过程。这些有趣的跨学科学习案例,可以成为开发STEM课程的最好素材。

回忆这一年的栏目文章,有研究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技术的,有做传感器做激光测距测高仪的,也有做科学实验的,甚至有做好玩的能和手机互动的挥手机器人。我尽力让每一个案例都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征,并且为了让技术门槛变得更低,我特意用ScratchArduBlcok之类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以期拥有更多的读者。但从各方面的反馈看,栏目的质量离我自己期望的还有一定的距离,有曲高和寡之嫌。

2016年要来了,我和秦妍编辑商量后,决定继续把这个栏目做下去。当然,以我一人之力肯定不行,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及时总结自己在跨学科学习方面的点滴心得,并踊跃赐稿。我始终坚信,跨学科学习是未来学习的方向。信息技术做为工具性很强的横断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跨学科学习研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与其临时抱佛,不如未雨绸缪。新年以此共勉。

本文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生活·技术·探索”栏目的新年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