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CD量价齐升,OLED柔显蓄势待发

 donghailongwag 2016-08-10
LCD量价齐升,OLED柔显蓄势待发
内容摘要
LCD面板涨价趋势确定,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自一季度末以来,LCD面板价格上涨态势自中小尺寸向大尺寸蔓延。从供给端来看,信号显示为产能退出提供理由、技术进步为产能退出提供出路、自然灾害加剧产能收缩、产能向高利润率产品调配促使涨价趋势蔓延;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对大屏偏好强烈,国内外大尺寸LCD电视出货激增,品牌大厂产销比率稳定,产出快速消化,没有出现库存积压,维持供应链稳定的动机增强。基于LCD产业产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以及产能退出的不可逆等特点,供需合力造成的面板上涨趋势确定性、持续性强。
  卧薪尝胆,厚积薄发争夺LCD产业接力棒
  由LCD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厂商之间一直伴随着激烈、残酷的价格竞争,国际性大厂的崛起,如三星、LG,往往都要经历长期卧薪尝胆的产能建设投入和业绩亏损。今年年初以来,与台湾LCD出货量显著下降的情况相反,本土面板企业出货量大幅增长,进口数量大幅缩减,产能替代趋势明显。京东方遵循着产业发展经验,在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时期坚持大规模的产能投资,一旦合肥10.5代线在2018年投产,公司将跻身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的前三之列。在量价齐升的良好经营环境下,今年上半年京东方电视面板总出货量达到2250万片,同比增长47%,排名全球第二,月度营收在16年3月创下5.68亿美元的新高。
  一马当先领跑国内OLED产业,柔性显示产能需求确定
  OLED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使得三星13年推出的曲面屏方案进入实战,OLED固定曲率显示屏市场反响良好,有望成为手机新风尚。公司在LTPSTFT及OxideTFT等先进技术的早期布局和长期积累,为推动自身OLED产品的成熟蓄力多时,公司于13年底、今年年初先后投建国内首条刚性、柔性OLED产线,兼具当前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的两种主流技术。在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地位日渐走强的背景下,显示屏本土化趋势显现,国产OLED屏渗透过程将持续推进。
  公司当前股价存在低估,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对公司新建LCD、OLED产线投产规划的考虑以及面板行业景气周期的判断,我们预计公司2016-18年的EPS为0.04、0.09、0.10元,由于面板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特性,故采用通用的PB定价,公司目前PB约1.04。根据我们的计算,在今年2月至7月面板价格显著上涨的环境中,台湾群创、友达、彩晶、华映4家的平均PB涨幅高达30%,而京东方PB涨幅仅2.79%;相比之下,在2011年1月至5月的面板涨价周期中,京东方PB值增长了17.58%。我们认为当前股价存在低估,公司近期推出的11亿规模回购计划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我们给予公司1.2-1.3倍PB,合理价值为2.65-2.8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投产日期慢于预期,新兴显示技术对LCD、OLED市场的替代性冲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