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锁不住的情怀,说不尽的奥秘(上篇)

 丹琳书斋 2016-08-10

锁不住的情怀,说不尽的奥秘(上篇)

2016-06-18蜻蜓点水阅读 2849汉宫秋月 - 蒋风之

旧时传统锁具是人类生活必备物品,锁的发明和制造,凝聚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人们通过对传统锁具的收藏与研究:感悟祖先的智慧,品味先民的巧思,追寻失去的记忆......

张廷,字平正。袓籍江苏吴江,乙未年重阳生于九江。天生智商不高,倒也颇为自信。好买书、读书、藏书、写书,且从方孔钱眼里看出偌大一个世界,对古玩之类亦敢弄斧班门。又专治九江地域文献之考索,十年寒窗苦,百万拙文章。虽不免俗,也算怡然自得。天命之年,伊始专题收藏与研究中国传统锁具。日积月累,藏品逾千。借用昔时谣谚,真可谓"驴驮钥匙马背锁,何年何月穷到我"。

江州陈尚秋先生甲午元春题署。

九江任祥治先生壬辰冬月题署。

浔阳姚杰先生壬辰仲秋题署。

旧时修配锁钥店铺招贴牌匾。

据文献记载,中国应是最早发明、利用牡牝或子母相合原理装置木制锁具的国家,民间也有鲁班发明文物专家黄盛璋先生在《中西古锁丛谈》一文中指出:锁在中国旧时并未受珍视,古锁即有出土,随出随散,清以前所有金石著作,都无著录;有之则自现代起。考古发掘与出土报道,始于建国以后,至于博物馆正式展览,则更晚更为少见,更未将其作为重要文物收藏、鉴定和著录。

此锁1995年秋,出土于江苏南京郊外明早期墓葬。锁长7.9厘米,宽3.1厘米。它与北京定陵出土铜锁形制相同,但做工更为精美细致。

簧锁的传说世代相传。对于传统锁具收藏与研究者来说,藏品中缺少木制锁具甚为遗撼。对此我经常寻觅于南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也或穿行于赣鄱大地、皖南山区、苏北平原、江浙地区......但要如愿以偿寻觅得到,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

原江西星子县蓼南乡留田左家一处老宅,门面上留有开启木锁之锁口呈"丄"状。

老宅门背后的木锁,征集于2011年3月31日。

取下的木锁及钥匙。

自明代以降,大凡古典家具都讲究用金属饰件装饰门、箱、柜、橱等。其面叶均由两块或三块组成,通常用两块或左右,或上下饰用。用于开启关合之处的锁具,无论点面关系还是安装位置,都经过精心地构思。它不仅对家具起到进步加固封锁的作用,同时也为家具本身增添了色彩,达到了繁简适度、美观得体的装饰效果。

花瓶形面叶配锁。

圆形镂空祥云头面叶配锁。

圆形镂空花卉面叶配锁。

六菱形镂空如意头面叶配锁。

长方板形面叶配锁。

圆形镂空蝙蝠面叶配锁。

蝴蝶形面叶配锁。

长条形镂空如意头面叶配锁。

蝴蝶形镂空暗门面叶配锁。

广东产枕形漆盒配锁。

江西瑞昌产竹编行旅箱配锁。

清代甚为流行长方形箱锁,其特点是背面开一条小长方形孔口,隐藏锁梁穿行而过,并且套牢箱上环钮。在正面则充分利用长方形平面,镌刻图案与铭文,即简洁大方,又不失华丽。

铜质长方形刻花箱锁。

开启铜箱锁一式。

开启铜箱锁二式。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把精致的银质或铜质长命锁,就已经饱含父母或祖辈的祝福,甚至是几代人对一个新生命所寄予的希望。当你迈入迟暮之年,偶尔翻看箱底的儿时记忆,它能让你感怀万千,睹物思亲。长命锁在尘封的岁月中,蕴藏着我们世代相承的民族精神与文化。

银质项链配小景泰蓝银锁、颈项钱。

银质项链配小铜锁、铜铃。

祥云形"黄金万兩"铭文铜质长命锁。

竹节形葫芦断面小银质长命锁一式。

竹节形葫芦断面小银质长命锁二式。

在我国云南、贵州、西藏地区,盛行一种俗称"将军不下马"的铜锁和铁锁。其造型风格独特,铜锁大都镌刻有图案和铭文,尤其钥匙甚为别致。铁锁则纯手工制作,拙朴实重。

云南丽江铜锁二式。

云贵地区铜锁一式。

藏南地区铁锁一式。

西藏拉萨铁锁一式。

中国的江苏、浙江两省,历史上以盛产锁具著称。其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几种俗称的"暗门锁"更是享誉大江南北。所谓暗门,其实就是制作机关,甚至设置步骤一一开启。诸如下面几种"暗门锁",你若要开启就必须仔细找寻其"暗门"设在那里,由此再用钥匙去开启机关奥秘。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左上端(镝子)一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左上端(镝子)二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左侧外端面(镝子)一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左侧外端面(镝子)二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左侧外端面(镝子)三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壳底部一式。

暗门装置设在锁梁右端内侧一式。

锁壳造型各异之"暗门锁"。

传统锁具造型各式各样,更为奇特之处在于五花八门的钥匙孔的开槽上。这些钥匙孔不仅是开启关合的机关,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汉字符号文化。诸如:士、吉、上、下、工、一、尚、等等。

吉字锁口一式。

吉、古锁口二式。

异形符号锁口一式。

异形符号锁口二式。

异形符号锁口三式。

异形符号锁口四式。

有一种锁在锁壳底部一端开凿一个"工"字形槽口的钥匙孔,"工"字底部一长画延伸至端面一厘米许。其钥匙头呈方框形,齿三面环抱,网开一面,留有缺口。这副模样可千万不能小觑,一般人们很难将钥匙正确插入孔内,当然锁也就无法打开。但是,掌握开启规律,仅需几秒便开。它是运用物理原理、几何结构和利用人的正常思维的逆反心理设计制造的,其设计匠心和防范保安作用不可低估。

清代"迷宫"大铜锁。署款为:清光绪甲辰卅年。李腾霄公祠置。(锁长13.7厘米,宽5.2厘米。钥长16厘米。)

各式"迷宫"小铜锁。

锁梁下内侧开凿锁口一式。

锁梁下外面开凿锁口一式。

本篇的结束语摘自我多年收藏与研究的心得笔记:"自古以来,锁具的发展就是两个高手永不见面的较量。制锁者费尽心思生成谜宫,开锁者绞尽脑汁还原谜底。其工艺与技术,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漫长、最神秘的智力竟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