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公众号,老板只须搞清楚这三点

 彭原 2016-08-10

有个客户,叫老陈,在传统行业侵淫二十多年,最近迷上了互联网+。

先后参加了各种高大上的互联网大会,然后花了一万块买了个价值88元的域名,再花了五万块做了个网站。

别以为我说笑,内陆很多传统企业,圈子相对封闭,对于移动互联网等新鲜事物,比一线城市的确要慢几拍。

这几年互联网风生水起的,老板们慌了,手里有钱,不知道怎么转型,被“大师们”一忽悠,各种网站、app、020大放异彩。

老板一句话:搞!什么?app一百万一个?搞!

老板们搞完暗自窃喜:这下终于赶上互联网的“趟”!

可接下来如何?未知。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乙方,我心疼老板们的钱,也坚守职业操守:帮助客户做有价值、有结果的事。

最近,老陈迷上微信公众号了。

和我电话沟通一小时。我从专业和非专业角度,首先给他做了个科普,然后给了他三条建议。

                                    1

                         关于还要不要做

老陈不知从哪听来的: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现在做为时已晚。

我说,所谓红利期是个伪命题。什么叫红利期?非得赶上红利期才可以做?

2013年,那会做公众号,倒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属于暴力增粉阶段,成就了一大批草根大号。这个就好比,90年代的中国下海经商的第一批人,做什么都能赚钱,因为赶上了一个趋势爆发的风口。

2014年的时候,就有人叫嚷微信红利期过了,结果呢,冒出个玩原创美学视频的“一条”,月入三千万,估值一亿美金。

2015,又有人说,微信公众号红利期真的过了,结果呢,冒出小马宋、姜茶茶、二更、李叫兽、咪蒙等一大批原创内容创业者。

今年,号称是网红短视频风口年,各种自媒体平台纷纷向内容创业者伸出橄榄枝,如今日头条,预投入2亿扶持优秀原创自媒体,并提供流量、融资、培训等支持。

再看看官方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