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都博物馆| 凤舞九天 | 楚文化特展| 第一辑

 鸣歌 2016-08-11

2009年,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联合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于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展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260余件(套)楚文物精品,分四个部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全面展示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领袖群伦的丝织绣品、巧夺天工的漆器,五音繁会的乐器、雕琢精美的玉器与诡谲奇异的美术成就,都在此次展览中得以一一展现。


展览囊括了各地镇馆之宝,如人物御龙帛画、越王勾践铜剑、虎座凤鸟架鼓、错金鄂君启铜节、曾侯乙夫人的编钟、曾侯乙铜冰鉴、王子午铜鼎等等,皆与那些数千年来口耳相传的故事相互印证,且处处展现出凤飞龙游的高华气度。


战国 | 国宝级文物 | 曾侯乙铜鉴缶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铜鉴缶” 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高63.2厘米,鉴内置一尊缶,缶高51.8厘米,共重170公斤。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鉴的圈座附四兽形足,四角,四边共一个攀伏的龙形耳,方形和曲尺形的附加装饰镂空,方盖面中空,以容纳方尊、缶颈,盖饰变形蟠龙纹,浮雕盘龙纹和沟连纹,鉴口沿、颈部、腹部及圈足分别饰以蟠龙纹和蕉叶纹。缶盖呈方形隆起,四角附坚环钮,直口,方唇,溜肩,鼓腹下折内收,圈足缶身腹部四边各有一坚环耳。


“曾侯乙铜鉴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



战国 | 燕客铜量



通高13厘米 口径1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燕客铜量是楚国的一种量器的标准器。铭文内容涉及到赋税征收、俸禄发放等,备受政府的重视。楚国铜量发现多件,无论文字的多少,还是所记载的内容,都以此铜量最为珍贵。铜量所记燕国使者询问楚王的事件史书上没有记载。铭文中的“罗”为楚国的县邑,为今湖南古汨罗城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政,形成了文字异同的局面,而各国不同文字反过来又促进了强大的文字变革,改变了商周古文字大小不一、上下参差错落的章法,笔画由浑厚变纤丽。金文以独特的字体形成了楚文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战国 | 铜案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 | 铜镬鼎


通高93.8厘米 口径81.2厘米 两耳宽109.6厘米

2002年湖北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镬鼎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饮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煮牲用的烹食器。鼎最初的作用就是煮食,在商周时期分化出了专以烹煮牲的镬鼎和盛装熟肉的升鼎。升鼎为祭祀仪式的中心而称为正鼎,保存了原始功能的镬鼎却成为陪鼎。《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大牢则应有牛镬。杀牲也有不同的时间,同书记载:“牲北首东上。司马刲(kuī)羊,司士击豕。宗人告备,乃退。”就是当时宰杀,有的则是前一天宰杀。此鼎出土时,腹腔内盛有半个牛体,腹底残留有烟熏火烧的痕迹。这件镬鼎是迄今所见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一件。


战国 | 曾侯夫人铜编钟(1套36件)


最大者通高96.7厘米 铣间38.1厘米 重78.8千克

最小者通高30厘米 铣间11.9厘米 重4.5千克

1981年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编钟是成套的打击乐器,它由大小不同的铜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木槌分别敲打,使之发出不同乐音,演奏出优美旋律。先秦至两汉时期,以铜编钟、石(玉)编磬为主体乐器的“金声玉振”,是最庄严、隆重的音乐礼仪,在重大祭祀、朝聘、宴享活动中不可缺少。同时,编钟、编磬还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仅限上层贵族使用,其数量多少、大小等,天子、诸侯、大夫各有不同的礼制。


擂鼓墩1号墓所出编钟早已举世闻名,墓主是曾国(楚国属国)国君曾侯乙。此套编钟即是2号墓墓主某位曾侯夫人的礼乐,其规模略小于曾侯乙编钟。共36件,经测试,每钟都能发出双音,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编钟铸造精良,纹饰精美,是继曾侯乙编钟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春秋 | 龙虎四环铜鼓座


安徽省博物馆藏

残高29厘米 直径80厘米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



春秋 | 龙耳虎足铜方壶


通高79.2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战国 |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

长156厘米 高150厘米

2000年湖北江陵天星观2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属于悬鼓,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凤之上,悬空敲击演奏。此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这种乐器均出土于楚国贵族大墓,可知当时只有楚国王室及高级贵族才能享有。


楚国向有崇凤传统,在楚人心目中,凤鸟为至高无上的神鸟,其地位堪比中原威力无边的神龙。木架鼓中的凤鸟,昂首屹立,仰天长啸,似在为鼓壮声助威。作为百兽之王的猛虎,乖乖地蜷卧在凤鸟脚下,突出凤鸣九天的威严和震慑效果。


这种悬鼓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它造型别致典雅,设计巧妙,融声、色、形于一体,表现出楚人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因此不仅只是精美乐器和艺术佳品,更成为灿烂楚文化的象征性器物。


此器基本完好,是迄今发现最精美的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之一。


战国 | 鄂君启金节


1957年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共发现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自铭“金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据节文记载,颁发此节的时间是楚国的“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为公元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陆路的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


金节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此“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西周 | “楚公(jiā)”铜戈


通长21.3厘米 内长6.6厘米 援长15.3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戈非实际作战用器,可能为典礼时参祭者和侍卫所执或所秉用。由楚人仿造巴式戈制成,并铸有“楚公(jiā)秉戈”五字铭文,反映了楚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变通。“楚公(jiā)” 即楚国国君熊渠,楚国国君称“王”始自春秋初期熊通“自立为武王”。熊渠伐扬越,进入江汉平原西部,染指长江中游铜矿,极大地促进了楚国的振兴。熊渠善射,据《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后羿虽能射落九个太阳,但射艺不如熊渠。有次熊渠夜间赶路,误将巨石当做猛虎而开弓射箭,竟将箭镞和箭翎都射入石缝里。这就是后世流传的“射石饮羽”的故事,虽有些夸张,但也侧面说明箭镞的坚硬锐利,表明楚国制作青铜兵器的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图文来源:新浪博客 @一介布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