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搞同学聚会?

 昵称27494174 2016-08-11


1
高中同学20周年的大聚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取消了。
 
一晃高中毕业,已经是第20个年头了,时间如流水,流淌的时候不觉得,待到回头去看,也只能暗暗心惊: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既然我们的计数是十进制,那么20这个数字,20周年这个界限,自然是有一番说道的。
 

想起自四月清明节起意搞大聚会以来,同学们每天在微信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和筹备毕业20周年大聚会,时间定在当年高考那三天,地点,自然是当年的高中所在地,而参观母校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有的男同学还特别提出,高中时代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见过女生宿舍,这次能否如愿得观,以免遗憾终身!
 
这位同学,我好同情你,我们没有见过男生宿舍的,一点也没有觉得遗憾,也没有丝毫向往啊!
 
2

越讨论,我就越疑惑,忍不住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聚会呢


为了把失散多年的同班同学都找齐;
为了见到每一个老同学,尤其是自己想见的老同学;
为了弥补当年未能说出口的表白(这个就有点找打了,难不成真要应了网上那一句——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
为了在同班同学面前炫耀自己今时今日的成功;
为了曾经的共同努力和同窗情谊;
为了扩展自己的人脉;
为了看看今天大家都变成了什么样子,也让大家看看自己长成了什么样子……
 
这里面,说不清道不明,千丝万缕,插科打诨也难以言表的,只怕是一份心结——顺遂也好,艰辛也罢,活到了20年后的今天不容易,同时也不太那么乐意和积极接受和面对已经人近中年的事实。
 
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找到当年的那种感觉,那种可以一起二,可以一起傻,可以一起为了考试挑灯夜战,也可以一起为了一场球赛而拼命的同命运共呼吸,那种谁也知道谁的底细和糗事,谁也甭笑话谁的那种,轻松的、有人做伴的、做什么事情都有同谋和同伙的少年情怀!
 
3
只是,冰冷的现实恰恰是,想在中年重新找到少年时的感觉,基本上都是枉然。

这一点,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得特别到位: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了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情深,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学生时代,我们是走在平原上的孩子,我们结伴,我们高歌,我们一起疯、一起闹,我们单纯,我们快乐;
 
进入社会工作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百分之一千的勇气和气力去应对自己感情、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层出不穷的各种难题,一转眼,就到了今天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4
历史的车轮只能向前,人生的轨迹也如是。

我们无法重回少年时,“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暗中标着价格”,我们获得今天的成熟、地位、家庭、财富、身份、心态……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付出和失去作为代价的。

 
这没什么不好,这甚至是我们想要的。
 
即使是起点差不多的同班同学,20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所得到的礼物也不尽相同。
 

有人做个企业上市早早退休;

也有人还挣扎在基础工作岗位上挣一点死工资;

有人儿女成双夫妻美满;
也有人至今未娶孓孓一人;
有人官至高阶,也有人白衣布丁……
 
生活的本质就是,“你不能拥有一切,但你必须有所选择。”
 
5
到了今年,掐指一算,同班同学里,年长一些的,应该已经40岁,甚至40岁出头,年纪小一点的,也有36、37岁。
 
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那么,祝福我们,拥有过日子的能力,也拥有享受生活的格调,每个人都“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活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都已经修炼了起码的心平气和,接受各自的礼物,也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里,懂得了欣赏别人的礼物。
 
这也是为什么,在同学面前,炫富,炫成就,炫孩子,炫一切,真的很没有必要,在更辽阔的人生里,多样是一种常态,所谓成功并没有既定的一元化的定义。
如果要参与同学聚会,更值得借鉴的心态是:


我们都平平安安到了今天,很不容易;


我们每个人身上依然困扰有不少问题,这不要紧,我们相信以后,一切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