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心解 八佾篇第三(凡二十六章)

 一片云图书馆51 2016-08-11

八佾篇第三(凡二十六章)

无生心解(041-066

 

无生心解《论语》0412014年117日)

 

八佾第三【○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八佾舞于庭”。佾,行列。古代的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孔子说季氏以八佾之舞在自己家的庙庭中舞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从季氏的角度来说,这等事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他不忍心去做的呢?从孔子的角度来说,一个大夫居然僭用天子之礼,这等事是不可以容忍的,一定要站出来说的。

孔子为什么要站出来说呢?因为礼乐是为学、为政的切入点,也是在人们每天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流露出来的。孔子看到季氏竟然僭用天子之礼,知道季氏有无穷的欲望,在展示我是、我能、我慢,目中无君,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孔子是大智慧,他是超越二元对立,为整个人类着想的。如果这个社会真的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克己复礼,安分守己,各尽其能,开发自己的良知良能,利益大众,社会能不和谐吗?但季氏的行为却是“君不君,臣不臣”,社会能不祸乱吗?

 

孔子看到社会即将大乱,也就是后来的战国时期。即使战国不可避免,但他不畏强权,勇于直面,也是曾经努力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至于结果,他知道是个人决定的,只能随顺因缘。虽然结果无法改变,但孔子最终是做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这是值得反省、思齐。

 

 无生心解《论语》0422014年118日)

 

八佾第三【○二】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家之堂?”

 

---------

 

三家者以《雍》彻。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中《周颂·臣工之什》篇名。彻同撤。天子祭宗祖,古礼毕时,歌以《雍》诗以撤祭馔,今三家祭祖,亦以《雍》诗歌之而撤。  

孔子见到三家之所为,又是僭用天子之礼了,无可奈何地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相,作助解。维,语助词。辟,诸侯。公为夏殷二王之后,夏之后是杞,殷之后是宋。穆穆,诸侯温和庄严的容貌。天子行祭礼的景象是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是那么温和而庄严,是那么至敬至美。但孔子所看到的三家用的天子之礼,名不正,言不顺,既没有四方诸侯来助祭,又不是天子主祭。与《雍》诗中所描述的周天子行祭礼景象是完全不同的,便感叹说“奚取于三家之堂”了。用《雍》彻在三家之堂上歌之唱之,有何意义啊!

 

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叹呢?三家用天子之礼祭祖,名不正,言不顺,其实并不至敬至美。只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贪心在作怪。可见他们内心有太多不满足、不知足,所以不断在用僭礼来满足内心的不足。浪费那么多精力、人力,做不利于他人,不利于社会的事,有何意义啊!真的很可怜!还不如安分守己,本本分分,克己复礼,协助君主治理好国家,利益百姓,利益社会,自己生命的意义也能发挥,那该多好!

无生心解《论语》0432014年119日)

 

八佾第三【○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仁,是对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的一种描述,是礼乐之本。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两者兼容,表达可以恰到好处。仁心的流露可以通过礼乐表达,礼乐则依借器物与身体动作表达出来。仁与礼乐,是仁内礼乐外,内外本是一体的。如果无礼乐为之表达,仁之心亦无落实之处。

 

“人而不仁如礼何?”当人们不是去开启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良心,没有仁心,而只是学习礼仪,最多只能学到礼的末,不能体悟礼之本。譬如微笑的礼仪标准露八颗牙,如果不是发乎心,只是为了礼貌而去学,那是皮笑肉不笑的,给人感觉很不舒服。微笑是人本来就会的,不用学,只要发乎心,自然而然地流露就能给人放松自然又灿烂舒服的感觉。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落实礼呢?这是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历缘对境,好好地在接人待物各个方面去亲证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违背自己的仁心,表面上人很恭敬,其实内心很不舒畅。这也不是孔子提倡的礼,他重在礼之本,即仁心。礼之本是亘古今一贯而不改变,礼之末则可随时下因缘而变化。

 

“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若没有仁心,乐也是不知如何运用。可以参考“人而不仁如礼何?”,以此类推即可。

无生心解《论语》0442014年1110日 )

 

八佾第三【○四】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有人说是孔子弟子。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大哉问。”孔子喜其问,而称叹林放所问的意义大得很啊!孔子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林放能够问到礼的本质,说明他已经有相当深的思也有所体证了,就能慢慢地在现实生活中把具体礼仪展现出来。

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从本心本性、良知良能的流露。孔子是怎么样更深入、更细腻地去解答呢?他欣然地讲:“礼,与其奢也宁俭。”奢者,过度雕琢,流为浮华。俭者,过度节俭,质朴有余。也就是说,奢是外有余而内不足,俭是内有余而外不足的,皆是不合礼制。但外不足,其礼之本还在,内不足,其根本将失。所以说:与其奢宁俭”。

 

孔子还具体举例,“丧,与其易也宁戚。”丧,指丧礼。易作治办解。衣衾棺椁一切治办周全而哀情不足,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宁可一切从简,重在内心对逝者生发的哀戚之情。

从两人的问答中,自然有了行礼的依据。最好有质有文,也就说内在品质为根本,外在文饰为枝叶。行礼时贵在得中庸之道,本末兼顾。退一步讲,只要是以质朴的心去行,抓住了这核心,也就不会偏离太远。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很值得去学习、体证的。

无生心解《论语》0452014年1111日)

 

八佾第三【○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夷狄之有君”。夷,东夷,是古代对东部少数民族的称谓。狄,北狄,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孔子是客观全面地去观察真实世界的,不带有色眼镜看问题,能够如实观。他看到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已出现有大智慧的君主,社会的文明程度会很快提升,少数民族的心灵品质大大的改善。

 

“不如诸夏之亡也”。如,像,似。诸夏,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亡”同“无”。中原诸侯国也有君主,但权力都被大夫操控,名存实亡,处于无君状态。

 

以前很落后的夷狄,现在推选出有大智慧的君主,没有而且不会僭礼,社会很和谐。而中原诸侯的君主确是名存实亡,即使周公的后裔,鲁国也是如此现状,孔子已看不下去了。孔子所说的情况并不少见,譬如清朝末年,君主无实权,社会混乱,封关锁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文明不断提升。最后,清政府的大门被八国联军打开,事实就是如此。这就告诉事事无常,今之夷狄即是过去的诸夏,今之诸夏已是过去的夷狄了。

还有一种解读,东夷北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夏没有君主呢。不作详细解读。本人趋向前解。

无生心解《论语》0462014年1112日)

 

八佾第三【○六】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季氏旅于泰山”。旅,祭名。泰山在鲁,即今天的山东。古代天子要祭天下名山大川,而诸侯只能祭其境内的山川。季氏为鲁大夫,旅于泰山,不仅僭越了鲁候,也僭越了周天子。

 

孔子知道这件事,对正为季氏家宰的弟子冉求说:“女弗能救与?”女为“汝”,古时通用。与同“欤”,语气词。意思是:“季氏所为不合礼制,你作为家宰不能想方设法救正吗?”冉求回答说:“不能。意思是:季氏一意孤行,听不进我的话,我真的不能。”

 

孔子听了以后叹息道:“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呜呼,感叹词。“曾谓”今作“难道”解。如,似,像。意思是:“唉,难道泰山会不像林放吗?”这里孔子为什么把泰山和林放在一起呢?林放是孔子的弟子,曾问礼之本,受到孔子的称赞。(具体参见《论语·八佾·○四》

而泰山是大地的一部分,是古代天子所祭的名山,代表厚德载物的大地。所以天子祭泰山即祭地,是在感恩大地母亲的长养与化育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地厚德载物,守住本分,支撑万物的生生不息。能问礼之本的林放也要效仿泰山,效仿大地,向大自然学习,向泰山学习。季氏也是人,只不过是鲁大夫而已,也需要大地的长养。难道可以不要守住本分吗?

 

季氏旅于泰山,不是向泰山大地思齐,其祭是谄也,为的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展示我是我能我慢,不足挂齿。所以孔子才会叹息,他从心底上是为了让季氏安分守己,各得其所,协助鲁君治理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天下,构建礼运大同世界

 

 

 无生心解《论语》0472014年1113日)

 

八佾第三【○七】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以要争的。为什么呢?能成为孔子心中的君子,他的特、特性就像流水一样。

 

水是怎么样的呢?《道德经》有云“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不是实相,可以一一求真求证。试问自己能不喝水吗?身体能没有水吗?一切动植物能没有水吗?水是在默默地付出吗?它无我无私地利益一切众生,又无所争吗?真正的君子“无所争”也是如此唯有超越二元对立,溶入一体世界,才能做到

“夫唯不争,故无尤”,能做到像水这样的人,唯有大智慧者,他是已经开启本自具足的无尽宝藏,自然是很知足,很富有的。无所争是他的特质、特性,所作所为流露出而已,是自然而然的。譬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求所欲的是让自己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自利利他。

 

“必也射乎”,“必”指一定去找到一件有所争的事,那只有射箭比赛吧!也要讲求射礼。“揖让而升下而饮”。“让”古借作攘。揖让皆举手。大射礼行于堂上,以两人为一耦,由台阶升堂,必先相互举手揖让,表示向对方的敬意,比赛结束后也互相揖让走下堂来。“而饮”,全部比赛后,胜负皆饮,负者先饮,胜者陪之。

唯在射时,各显其技艺,求中其正鹄,是谓之争,不同于小人。所以说:“其争也君子”。这里的“君子”是光明磊落,内心坦荡荡,是“温、良、恭、俭、让”的风,孔子、颜回是也。

 

 无生心解《论语》0482014年1114日)

 

八佾第三【○八】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很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清澈。此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意思是:“纯真的笑容真的很好看啊!清澈的眼睛真的好动人啊!”这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三岁的女儿。

 

还有“素以为绚兮”。素是本色;绚,文采。以自然本色为色,更加有绚丽,有文采啊!为什么呢?因为“倩”、“盼”是天成之美,自然之美,给人感觉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假脂粉。是绝色! 

 

子夏问孔子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事后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从子夏了解的绘画之事去启发学生,带有禅宗的味道。孔子说,绘画的背后是有一颗素心,而不是在白色的布上加上五彩啊。人工终逊天工,要自然流露的,而非无病呻吟的。苏轼提出的书法最高境界也是“无意乃佳”,自己的本心本性流露是无为无意,自然而然的。

 

子夏受启发后又问:“礼后乎?”“后”非先后之后,“礼的背后是什么?”孔子听了以后很高兴,子夏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本身已蕴含答案。孔子没有作正面回答,只是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也是就是说:“商,你启发了我。我开始可以真正用《诗经》的话与你交流。”

 

本章的深意,一方面是孔子对子夏的肯定,一方面是在苦心礼,见缝提醒弟子注意礼背后的核心精髓。孔子用心良苦,努力在为人类默默地付出,不愧是集大成者,至圣先师

 


无生心解《论语》0492014年1115日)

 

八佾第三【○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杞,春秋时国名,夏禹的后裔;“征”,证明。孔子无限感慨地说:“夏朝的礼,我能够心知其意,言其所然。可惜啊,杞国所遗留下的典籍及贤人,已不足以证明我所说的”。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是礼乐崩坏了,孔子感到痛心。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宋,春秋时国名,商汤的后裔。意思是:殷朝的礼,能够清楚地描述,但宋国所遗留的文献也不足证明我的体悟体。”

 

“文献不足故也”。“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这都是由于文学史料和贤人不足的缘故啊。夏朝和殷朝早已被取代了,所留下的史料典籍微乎其微,能够有这方面体证的贤人更少。如果文献充足的话,就能够证明我所说的是夏礼和殷礼。

 

自古圣贤多寂寞,很多时候是无法证明自己所体的,只能保持“圣默然”。为什么孔子这么坚定自己能成为活化石呢?因为他已经直截根源,而不是在寻枝摘叶。

 

真理是唯一的,超越宗派、党派、国界、时空、种族。过去如此,未来如此,现在如此,必然如此。一切皆是他的妙智慧流露,所以无所不知,是毫不动摇、坚持所体悟体证的。孔子真正做到宋儒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人!在这宇宙中,有这样的伟人,真的是很幸福!

 

 

 

无生心解《论语》0502014年1116日)

 

八佾第三【一○】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

 

禘,是天子祭祀宗庙的大祭。鲁国因其始祖周公旦有功勋于天下,周成王特赐以天子礼乐祭周公,所以鲁国周公庙得有禘礼(详见《礼记大传》等文)。灌, 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孔子说:“行禘礼的仪式,在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孔安国)注为逆祀,刘氏(刘宝楠)说为僭禘(僭用禘礼),个人保留意见。但孔子是礼方面的大师,对礼,不论是外在的言行举止,还是内在的起心动念,都有相当高的见地和体悟体证。所以在举行禘礼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及态度等,都逃不过孔子的慧眼。

譬如大家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对哪一件事体悟特别深,当有人向你展示时,是不是可以一览无余?譬如书法、围棋及古琴等。如果你有很高的造诣,是明眼人,有人在你面前演示,会看得清清楚楚的。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孔子说出“吾不欲观之矣”,应当是行禘礼时,祭祀的人不但言行举止粗糙,而且连一颗最起码的真诚的心都没有。这样的礼有意义吗?真的是浪费生命!礼本来是仁心的流露,举行礼也是为了恢复这本自具足的本心、良心,可以协助开启无尽宝藏,让每个人各尽其能,发挥生命意义,自利利他。可见当时鲁国所举行的禘礼与孔子心目中的礼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他才说“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毕生崇拜周公,实践周公制礼以治天下,盖礼治即仁治,关键在于是要有一颗仁心。是礼的核心根本,是礼的真精髓啊!

2014年1117日)

 

八佾第三【一一】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或问谛之说”, 有人问禘祭之说法。孔子说:“不知也”。为什么孔子会说我不知道呢?孔子在礼方面是大师,不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是孔子生气,而是孔子慈悲!

有一种可能,请教的人在礼方面体悟不深,或者是外行,但对礼抱有很热情的态度。孔子不知道怎么说,又不能不说。还有一种可能,此人对礼有较深的造诣, 是要来比剑的,也是在展示我是、我能、我慢。孔子是明白人,看得很清楚,不想与他辩论,所以回答“不知也”,也就无争。

 

孔子只能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诸,之于。“之于”的“之”指天下大事。斯,指其所伸的手掌。意思是,谁能知道禘礼的说法,对天下复杂的事也就如同置手掌之中了如指掌。

 

“指其掌”,孔子一边解答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孔子为什么不跟他具体描述或争辩呢?不管他怎么描述,怎么争辩都无益。因为是一堆糊涂虫在那里争来辩去,辩论的都只是头脑里的知见、观而已,只能了解禘礼之皮毛,无法知道禘礼的深义。理不可能越辩越明,只实实在在去落实、体证,理自明。

 

孔子只是告知禘礼之重要性。《中庸》有云:“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可作为此章的注脚。深知事其帝,祀其先的深义是以合天道之诚。如果只有牺牲、玉帛这些祭品,却无诚心实意,是不可以称作合礼的。所以孔子才不具体解答,而是让其慢慢去体悟、体证。一旦与自己的本心本性相应,自然而然就合礼了。

 


无生心解《论语》0522014年1118日)

 

八佾第三【一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祭如在”。“祭”是指一切的祭祀活动。“如在”是说在祭祀时,让放逸的心回到当下来,身临其境。《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要生起真诚之心,恭敬之心,见贤思齐,不但是所祭之祖先之神在面前,更重要是让自己的心与其高等的心灵品质相应,是“如在”。

 

“祭神如神在”,具体如何做到呢?譬如对天地之神,如实去看,虚空和太阳就是天,地球就是地。没有虚空和太阳,我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天是我心中的神;没有大地的支撑长养,我的生命也就不存在,所以地也是我心中的神。没有天和地,就没有每个人当下的生命,祭祀天地时自然很真诚,也自然生起感恩。天地何止在眼前,每个人本来就在天地的环抱之中。

 

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与,参加,这里是指静心参与,让放逸之心回到当下来。如果心不在焉,人在、心不在,那不能说是亲自临祭的,只是行尸走肉,敷衍了事,充充样子而已。这样就算是祭祀了,也是如同没有祭祀一样,所作所为有何意义呢?

 

所有的祭祀,是让人能够在相对庄严、宁静的环境中,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感恩当下的一切存在。没有大地、阳光、流水、空气、虚空和过去的祖先们,哪有当下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是由当下一切存在所支撑与长养的,不是我是、我能、我慢能做到的。譬如不提供五分钟的空气,还能活着吗?不能活着!所以我们的神在哪里?是不是很清楚呢?如果有人不服气,捏上鼻子试试,能够坚持多久?

 

无生心解《论语》0532014年1119日)

 

八佾第三【一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竈。’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王孙贾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问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媚,谄媚,奉承。奥,家中西南隅,尊者居之,是五祀中的溜神。灶,炊煮食物之器,五祀中灶神。媚奥媚灶句是当时的俗语。中溜神地位比灶神高,但灶神主管饮食,有实权。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受卫灵公尊敬,并为卫灵公夫人南子所召见。王孙贾误以为孔子是来卫国求官,所以这样问孔子。溜神比喻南子,灶神比喻自己。其实告诉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孙贾。

 

孔子听到这个话以后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话不对,不媚奥而媚灶,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媚奥媚灶,不都是媚吗?这个“媚”,违背我的良知良能,违背我的本心本性,不是自作孽吗?是不可活呀!在里祈祷,都是没有用的,最终都是一场梦一场空。

 

所以,孔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卫国。周游列国,继续寻找知音,寻找有大智慧的君主,共建礼运大同世界

 

无生心解《论语》0542014年1120日)

 

八佾第三【一四】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周监于二代”。监,视;二代是指夏商。周代的礼法文章,是在夏商二代基础上加以损益的。“郁郁乎文哉”,礼的本质与条文兼备而相得益彰,也就是文质彬彬之意。文质相平衡,无过亦无不及,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

 

夏商周三代礼文,以《周礼》最为完善,是何等美盛啊!所以他说:“吾从周。”就是说我是遵从周礼的。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礼乐之文,本于明德,而明德即是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凡夫俗子、千古圣人皆有之。夏商周三代的礼,是圣人本心本性的自然流露,超越二元对立,利益社会。

 

所以“吾从周”就是我的心与周公的心相应,也是守周公制礼。我会按《周礼》的真精神、真精髓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利益百姓,构建大同社会。而周礼又是从夏商之礼的,也就是从太古的圣人之心,皆是以心印心。整个社会要真的达到周礼一样美盛的话,只有开启每个人的智慧,发现自己本来就很富有,才能自然而然达至《周礼》中描述的品质,实现和而不同的和谐。如果不是回来挖掘本自具足的无尽宝藏,真的是很实现大同世界

 

 

无生心解《论语》0552014年1121日)

 

八佾第三【一五】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

 

“子入大庙,每事问。”大,读太。太庙,即是鲁国周公之庙。孔子为什么要“每事问?”一种可能是,孔子青年时始仕于鲁,入太庙助祭,真的有很多地方不了解,譬如祭祀中的礼乐及礼器陈设,所以一一过问。一方面是全神贯注地实践,另一方面小心谨慎,怕有差错,对礼心怀恭敬,担心不合礼。这样的学习态度,是孔子后来成为礼方面的大师的助缘。

还有一种可能是,孔子当时对礼已经有很深的造诣,也有一定知名度,但仍每事必问。这是孔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一般人都是停留在皮毛之上,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常常觉得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道。孔子却是恰恰相反,即使有很深的造诣,仍能时时归零,每事必问,充满着好奇。可以说是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同时,他每事必问,也是在检查当下太庙所行的礼合不合周礼。每次都有新的体证体悟。这样的人能不成大师吗?

 

 有人看到孔子“入大庙,每事问”,就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孰谓,谁说。有的人是嫉妒,有的是看不懂孔子,自己也没多深的修养,就说闲话。意思是:“谁说孔子懂礼的呢?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只说“是礼也”。知不知道礼不是关键,合不合礼才是最重要的核心,这不正是礼吗?对孔子是越理解越佩服,事事皆扣住核心,所做每件事情都非常有意义啊!

 

 无生心解《论语》0562014年1122

 

八佾第三【一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射不主皮”,射,是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术”的射,有军事之射,也有各种礼射。所谓礼射,简要言之,在行射礼时,张开一块布做射侯,即现在所说的前靶,当中以兽皮设鹄为目的。“射不主皮”。意思是,不主张射穿其皮,射中目的即可。

 

为什么“射不主皮”呢?古代主要是礼射,不在军射。礼射是选贤举能的项目,或是以射会友的比赛,注重德行,是可以从中观人品行的。也就是“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其比赛也要有君子的风度,具体怎么样做到?可与无生心解《论语·八佾·○七》合参

 

还有“为力不同科”。科,级别。即使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体力有不同,也不影响他的君子风度。这是“古之道也”,古时所行的道啊!孔子为什么会叙古之道而叹之呢?时至春秋之末,都是主张射穿其皮,尚力而不尚德了。射主要是为了作战,霸道成为天下主流,王道没落。所以孔子感到自己的大同世界理想渺茫,而叹古之道啊!

 

 

无生心解《论语》0572014年1123日)

 

八佾第三【一七】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朔,阳历的每月初一。告朔,古代制度。告朔之礼本有两种,一是天子以朔政颁告诸侯;是天子告朔于明堂,诸侯告朔于庙,并用牲。天子用牛,诸侯用羊。《论语》所说是后一种。饩,杀而未煮。子贡想把每月在庙告朔所宰的那腥羊省略掉。他为什么会想这样做呢?时至春秋末年,礼崩乐坏,鲁国国君已不亲自去祖庙举行告朔之礼了,只剩下一个名存实亡的形式。子贡想何必每个月宰杀一只羊,多浪费啊!从子贡生意人的角度看,确实是这样。

 

孔子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听到后就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从有形的物质层面去看,见到的是饩羊,又见不到什么效果,去之,是为了减少浪费、麻烦。而孔子见到的是礼,留之,就是为了礼。他深深地眷念着古代的礼,即便是一个空壳,也是古礼的遗留,也不忍心丢弃。只要守住还是有希望

 

此章,可以感受到孔子在做本应该的事即便只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礼运大同世界尽了百分百的努力,至于成不成,不是他能决定,只能顺其自然,随顺因缘了。孔子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至圣先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无生心解《论语》0582014年1124日)

 

八佾第三【一八】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尽”,完全、全然、竭尽全力。此字非常妙,为什么呢?妙在孔子以礼事君是全然状态,他能够完全地按照礼的真精神侍奉君主,能够依中庸之道去行礼。

 

但为什么“人以为谄也?”春秋末年,事君者多无礼,当时鲁国君弱臣强,三桓到处展示我是我能我慢,甚至是僭天子之礼乐,譬如“八佾舞于庭”、 “三家者以《雍》彻”。(可与无生心解论语·八佾》一、○二合参)当时人们已习非成是,反而以事君尽礼为谄。合礼事君的孔子也就成为他人嘲讽的对象十分寂寞。

 

但不管他人合不合礼,孔子依然以礼事君,更难得的是“尽礼”。乃真大丈夫也,他是真正有独立人格的人,自信的人,是真正立起来的,不会随风摇摆。

 

通过“尽”、“谄”字,更能彰显孔子是无碍、无争、无我的真君子。

 

 

 

 

无生心解《论语》0592014年1125日)

 

八佾第三【一九】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鲁国国君定公向孔子请教:“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使,差使;事,侍奉、服侍、协助。就是说,君主差使大臣,大臣侍奉君主,该如何呢?这里鲁主公有点明知故问,他哪里会不知道“君君臣臣”呢?关键是春秋末年,礼坏乐崩,已是“君不君,臣不臣”。时臣失礼,定公自己亦无合乎周礼,才会有所担心,问孔子这样的问题。如果他自己完全不失礼,是不会有担心的。

 

孔子推崇周王朝的礼治,而且是完全遵从周礼的真精神去实施的。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清楚地明白鲁定公的所作所为,不可能与他同流合污,所以才毫不含糊、干净利落地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的外相虽有上下之分,但双方各有各的礼,也就是君合君礼,臣合臣礼。君主差使臣子,要以恭敬、尊重的心去差使,同时也要忠于自己的本心本性,在自己的本位上发挥出生命的意义。臣子侍奉君主,也是要忠于自己的良知良能,在自己的本位上尽其所能,全力协助君主完成使命。自然而然,双方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相互协助,让各自的生命全然绽放,更好地利益社会,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无生心解《论语》0602014年1126日)

 

八佾第三【二○】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关雎》,《诗经·国风》的首篇,也是《诗经》的首篇。此诗大概的意思是,君子想娶淑女为配偶,当其求而未得,就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此时的思是“哀”思;当其求既得,就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此时的“乐”是快乐之情。

但孔子为什么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呢?淫,过量;伤,损害。孔子看到的实相是,大众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十分快乐、高兴,而当想要的得不到或不想要又去不了时就生哀愁、嗔恨。是不是这样呢?要静下心问问自己。

 

在这里,孔子是举《关雎》的例子来启发弟子们,要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一切随顺当下因缘,快乐与哀愁,皆全然地接受。超越二元对立,内心不拉扯,自然就能行走在中上,清清净净活在当下。

 

那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是做到“不淫”和“不伤”,才是真正的智慧。那又如何做到“不淫”呢?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好的一面,称之为“味”;也有不好的一面,称之为“患”。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有它的“味”与“患”。譬如,微信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学习、交友、营销等,这是它的味;但同时要知道,微信存在海量的垃圾信息,若不能分辨,则可能会被它牢牢束缚住,不能自拔。我们能随时觉察到微信的味和患,自然就会知道,也会做到“不淫”和“不伤”。    

 

还有一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无常变化的,有无限的可能。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上的美意,全然接受吧!就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这样,自然而然会大安心、大自在。

 

 

 无生心解《论语》0612014年1127日)

 

八佾第三【二一】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哀公问社于宰我”。社,是土地神,古者立社必树其地所适宜的树木为社,作为神的凭依。宰我,鲁人,姓宰,名予,字子我。是孔子弟子中的十哲之一,善于言语,与子贡并列于言语科。

这里就是鲁哀公问宰我关于社木的事,宰我恭敬地答道:“夏后氏以松,殷以柏,周人以栗。”夏、殷、周三代所树的社木及所为的社木各不同,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

 

但为什么宰我又说“使民战栗”呢?栗,战栗、恐惧。本人的理解是,古时只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无其他的含义。夏居河东,其野宜松,殷居亳,其野宜柏,周居酆镐,其野宜栗。(此处参考自钱穆的《论语新解》)周人用栗,只是周人居住的地方满山遍野是栗,且栗木苍老坚久,适宜作社木,并无“使民战栗”的意思。

譬如广东的“4”谐音是“死”,“8”的谐音是“发”。买楼时,出现“4”的楼层会便宜些或改“3A”等,出现“8”的则会贵些。符号本身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附加的含义是人们给贴的标签,最终反倒把自己束缚住了,心中加了把无形的锁。所以把“栗”解释为使民对政府有畏惧,完全是宰我个人重新贴的标签罢了

在远方的孔子,听到这件事,便无可奈何地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遂,已成。谏,规劝。咎,责备。意思是:宰我贴标签已成事实,不再说他;事情已经做了,也不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我也不必再追究、责备了。只希望宰我以后能‘慎于言’。”

 

也就是说,知名度越高的人,越是要“慎于言”。不然,影响不好,祸害无穷。

“使民战栗”有可能是鲁哀公或他人说的话,在此不作解读。

 

 无生心解《论语》0622014年1128日)

 

八佾第三【二二】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管仲之器小哉!”管仲,齐桓公时的宰相,名夷吾。桓公尊称他“仲父”。器,器量、器度。《管子·小匡篇》记载:“施伯谓鲁候曰,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孔子却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呀!”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这里的器量具体指的又是什么?我相信孔子说的是事实,但这里的器量应不是指心量,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量很小,是不可能一匡天下的。

 

依我个人的体悟,孔子应是从不同的层面去解读管仲。从管仲个人的物质生活及待人处事的角度去看,这评价就成立了。因为一位有大胸襟、大气量和大格局,能一匡天下的人,很少关注自己的物质生活是很正常的。譬如永嘉禅师的《证道歌》所说的“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两者是异曲同工的。

 

所以后面就有人问,“管仲俭乎?”俭,悭吝。有人听说孔子评价管仲器小,怀疑是说他悭吝,像今人讥悭吝者为小器。孔子是管仲的知音,听到他人的疑问,便说:“管氏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归,通馈;摄,兼任。这里孔子只是描述事实,“管仲确实有三处家,他的家臣一人一职不兼职,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从表面看,管仲确实是不节俭。但从深层次去看,并不是他不节俭,而是因他一匡天下,齐桓公依礼赏赐,他不能不受。同时,他又一心扑在整个天下、利益众生的事业上,生活上的一切均听从家臣们的安排。到这里,大家可以想想看,这是不节俭吗?

 

这时又有人问,“然则管仲知礼乎?”从这句话的语气,可见孔子知道管仲是节俭的,才会有人不死心,进一步追问“那管仲知礼吗?”孔子的回答还是在描述事实:“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塞门,有别于内外,树屏于门以蔽之。坫,两君宴会,在两楹之间的土台。反坫,古代君主招待两国国君时,已献酒的空杯反置于坫上。也就是说,“国君的大门外有屏,管仲家大门外也有屏。国君宴会,堂上有放置酒杯的土几,管仲宴客也有那样的土几。若说管仲知礼,有谁不知礼呢?”事实上看,塞门和反坫,皆是君主的礼仪,但管仲都僭礼为之,确实是不知礼。

 

但管仲是不是真的不知礼呢?我个人的体悟是,管仲肯定是知礼。正如《证道歌》中“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君主与家国所赐予的,因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作所为都是利益天下,并非为一己之私。这是位大智慧者,非常人能轻易了解的。如周朝的周公旦,功勋天下,所以周武王特赐以天子之礼。管仲一匡天下,亦是如此。

 

 

 

无生心解《论语》0632014年1129日)

 

八佾第三【二三】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

 

“子语鲁太师乐”。语,告诉;太师,乐官名。孔子告诉鲁国的官关于乐的奥妙,可孔子在乐的方面已有甚深的体悟体证,堪称乐方面的大师了。

他说到,“乐其可知也。”知,一作通晓、知道解;二可通“智”,智慧的意思;三作名词解,为良知良能。我个人倾向于后两种解读。也就是说:“音乐,可开启人们的妙智慧,挖掘出人们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事实上,音乐确实是有这种作用的,它是从良知本性中流露出来,是可通过亲身体证而得到的。闻其乐,可知其德。

 

所以他接下来说,“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已成。”意思是:“乐一开始,是这样地令人兴奋而振作,接着是这样地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地清楚而明亮,又是这样地连绵而流动。乐,便这样地完成了。”(此处参考钱穆《论语新解》)

 

其实,通过文字来描述演奏者、人声及器乐声的和谐是非常有限的,关键是如何达至浑然忘我,又纯一和谐呢?演奏者不仅仅要有纯熟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深入自己的心灵深处,将自己的本本性开发出来。创作者、听者也一样。这样,不管如何创作或演奏,流淌出来的音乐是有生命,能自然让人感到震撼与启发,能直接传递到听者的心灵,打动听者的心。真善美也在其中自然流露着。

 

 无生心解《论语》0642014年1130日)

 

八佾第三【二四】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仪封人请见”。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卫国仪邑的封疆官知道孔子路过其地,就对孔子的弟子说:“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意思是:“有贤人君子路过此地,我没有不去见面的。”

 

“从者见之”,孔子的弟子就领着这位封疆官去见孔子。此人见完孔子出来,便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丧,失位,没有了官位。无道,违背自己的良本性,充满私欲。这里是说,“诸位,何必担忧你们先生的没有官位呢?当今天下勾心斗角,人们违背自己的良心本性已久了。”他说的是事实,当时天下无道已久。仪封人是大智慧者,是隐士。

 

随后他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大铃,古代天子发布政教,先振木铎以警告百姓。这里“天”即各种因缘和合而生的大自然意思是,天让夫子成为天下人的木铎。他给孔子作了这样的终身评定,可谓是孔子的千古知己。为什么是千古知己?孔子也是大智慧者,做自己该做的事而已看似积极入世,其内心是无欲无求,无我无私。无道已久,物极必反,必定要有人出来力挽狂澜。在春秋末代,这样的人士是很稀少的。唯夫子是也,非夫子莫属。

 

夫子要宣扬大道,所以他不在乎失位,而是周游列国,传道于天下。虽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但他将先王之道记载在经之中。这些经典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是全人类的文化根本。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必然如此。

 

 无生心解《论语》0652014年121日)

 

八佾第三【二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作招,是舜帝之乐。“尽”是完全之意。意思是,孔子评论《韶乐》能尽舜帝之美,又能尽舜帝之善。孔子又评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也就是说尽武王之美,未尽武王之善。

 

为什么《韶乐》和《武乐》之别在“尽善”与“未尽善”呢?因在周朝以前,帝王治国功成,要作乐崇德。崇表王者得天下的功德,必与事实相符。舜的天下是受禅于尧,其乐和平,所以尽善尽美。而武王呢?却是伐纣而得天下,其乐演奏起来有杀伐之声,因此他的音乐不如舜的音乐那样祥和,所以说是“未尽善”。

 

这里“未尽善”指武王之乐,非指武王之德。孔子是评论乐而不是评论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舜与武,皆是圣人,有未尽善的?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舜帝还是武王,他们的发心是利益天下众生,而非一己之私。他们的所作所为皆是从本心自然流露出来,只舜帝与武王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因缘不同,取得天下的方式亦不同。

 

 

至此就能明白为什么武王伐纣能深受孔子、孟子的称赞。譬如孔子在《易·革·彖辞》中提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孟子·梁惠王篇》中,齐宣王以武王伐纣问孟子:“臣弑君可乎?” 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说纣只是一莽夫,而非君主,所以武王伐纣并非以下犯上,背道而驰。

 

事实告诉弟子,舜、武两位圣人,所作所为是从本心本性流露出来自然是顺乎天而应乎人

 

 无生心解《论语》0662014年122日)

 

八佾第三【二六】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居上不宽”。上,上位、高位;宽,度量、器量。孔子说:“身居高位者,没有宽大的胸襟度量是不可能包容大众,爱护百姓的。”所以以宽为本,不宽则失本。又说“为礼不敬”。为,行。行礼是以敬为本,也就是说行礼不能不敬。意思是:若是不敬则是失了礼之本呀!”接着“临丧不哀”。临,亲自参加;丧,丧事。意思是:亲自参加丧事,内心没有悲戚。这也是失其本。”

 

像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的答案是:“吾何以观之哉!”意思是:“我真不知道拿什么来察看他,我也真的是不想再察看。”

 

其实这三句话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事情,静下心来叩问自己,做到“居上宽,为礼敬,临丧哀”了吗?别误以为经典自己没有关系,若是这样认为,那读经典又有何益呢?

譬如,作为一家之长能不能够包容爱护儿女们,即使儿女们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尽人意。若不能包容自己的儿女,定是没有反观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为什么会觉得儿女们做的事情不尽人意呢?很多时候是因为子女没有按照父母自己所构想的路去走罢了。行之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分别。如果自己能如实地反观自己,看到小时侯的自己不比自己现在的孩子们好多少,看到自己小时候也是经常惹父母生气烦恼,看到自己也有很多事不尽人意。哪里会不包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