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53-56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

 威龙集藏 2016-08-11
 
 
 
 
 
全套枚数 4枚 全套面值 0.32元 小型张规格  
发行日期 1973年9月25日 防伪方式   小全张规格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设 计 者 尹定邦、杨白子 小本票编号  
印刷版别 影写 责任编辑   小本票规格  
摄 影 者   整版枚数 (53、56图)50枚(10×5),(54、55图)50枚(5×10) 原画作者  
资料提供   整张规格   雕 刻 者  
单枚信息
图序 邮票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 邮票规格 齿 孔 度 备注
(53) 喜儿 0.08 414.75万枚 31×38.5毫米 11.5度  
(54) 盼东方出红日 0.08 347.05万枚 38.5×31毫米 11.5度  
(55) 愤怒诉说 0.08 405万枚 38.5×31毫米 11.5度  
(56) 喜儿参军 0.08 355万枚 31×38.5毫米 11.5度  
同时发行  
相关资料   《白毛女》是我国著名的一部歌剧。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剧本情节是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喜儿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八路军来到了该地区,喜儿重见天日并参加了八路军。其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唱红了延安,唱红了陕北,唱红了解放区,唱红了全中国。一部戏能那样深入那样普及那样烩炙人口对历史发展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白毛女》肯定是当之无愧地首屈一指。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我要奖金二等奖。1950年改编拍成电影,荣获1951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于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在北京参加历时37天的会演,被选定为8个“革命样板戏”之一。

1973年9月25日,为宣传“革命样板戏”,邮电部发行了《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邮票,全套4枚。

(53)为“喜儿”。画面描绘了杨白劳过年时,送给女儿喜儿一个红头绳,喜儿高兴的场景。
(54)为“盼东方出红日”。画面描绘了在深山老林、漫天大雪中,喜儿盼望东方出红日的场景。
(55)为“愤怒诉说”。画面描绘了在山洞里,喜儿遇见八路军,愤怒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的场景。
(56)为“喜儿参军”。画面描绘了喜儿参军拿枪后,在阳光和鲜花的映衬下喜悦的场景。

  四幅画面均以舞剧剧照进行设计。

  这套邮票是首次试用高光泽邮票纸印制而成,使画面滋润丰富,网纹完整清晰,层次细腻饱满,艺术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引起了国内外邮票专家的重视和好评。

  1973年3月6日,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报告,决定恢复邮电部;同年6月1日,邮电部恢复。本套邮票是邮电部恢复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