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嘉莹宋词十七讲04

 馨乐园2016 2016-08-11

            第十一讲 辛弃疾(上) 

 讲南宋词,只能简单介绍一下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和王沂孙四位作者。
  辛弃疾一般与北宋的苏轼并称为苏辛,人们常把他们称为豪放派,与婉约派相对立。并且以婉约为词之正宗,而以豪放为别调。苏辛词虽然外表看似豪放,好像与一般婉约派的作品不同,但是他们的词在豪放之中也仍然有一种婉约的意致。以下我们就将对辛词的此种特质略加介绍。
  就词的起源来说,早期文人所写的词只是在歌筵酒席间交给歌伎酒女去传唱的曲子,王国维就曾说词的特质是以“要眇宜修”为美的。从苏东坡开始,人称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辛弃疾的词更是被称为在“剪红刻翠之外,别树一帜”。“红”和“翠”就代表那些女性化的描写和形容,“剪”和“刻”就是细腻的描写。二人的词都是摆脱了那种绮罗香泽剪红刻翠的作风,抒写自己襟怀志意。苏东坡写志的态度与辛不同的。苏一方面有儒家的用世志意,一方面有道家旷达的襟怀,他的词是他在政治上遭到贬滴、失意之后才去写的,因此多以表现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并不正面写他用世的志意。辛弃疾却不是这样,他所表现的是他正面的志意。中国伟大的诗人都是用他们的生命来书写自己诗篇的,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他们的诗篇的。像屈原、陶渊明、杜甫都是这样。这些人的作品都表现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志意、理念,表现了在操守之中他们自己的一份本质。就是说他们所有的诗篇,大多数的诗篇,不管他写的是悲哀,不管他写的是欣喜,都表现了自己本身的那一份做人的志意和理念。
  李太白当然很好,他的诗歌主要是他飞扬的天才的流露,而不是自己的理想、志意的流露。尽管李诗中也写到理想、志意,像他的《梁甫吟》,“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和“长揖山东隆准公”之类的,但其实他所表现的并不是什么志意、理念,而是他的一份天才的不甘寂寞落空。他羡慕汉朝的郦食其“人门不拜骋雄辩”,就得到汉高祖的知遇,天才马上得到了遇合。他也羡慕姜子牙,“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绿水,逢时吐气思经纶”,那也是一种偶然的遇合。李太白所表现的是他的天才之不甘寂寞、不甘落空。
  屈原所表现的是他的理想和志意,是他的“高洁好修”。他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的修饰,在屈原所象喻的是他对一种品格志意的完美的追求。他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侮。”只要我认为是美好的,我要尽我所有的力量去追求,就是九死我都不后悔。这是屈原“高洁好修”的一份心志,是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
  至于杜甫,那真的是忠爱缠绵,他不但在早期就写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一直到他老年流落四川,他说“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难道我就终老在四川,只要一口气在,一定要回到首都和朝廷,我是不能放下对国家的关怀的。最后到他流落到湖南,临死前不久,他登上岳阳楼,还写下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诗句(杜甫《登岳阳楼》)。此时杜甫与亲戚朋友连一字的音信都没有,又衰老多病,他自己曾写诗说是“左臂偏枯半耳聋”,可是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还没有完全安定太平,那戎马的战乱还在北方存在,他登上岳阳楼,靠近窗子向北遥望时就涕泗交流。这就是我所说的杜甫是用他的生命来写他的诗篇,用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杜甫最后死于湖南。 

一般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比较消极的。陶渊明终身的持守,他的理想和志意的理念是“任真”和“固穷”。“任真”是他本性的迫求,“固穷”是他生活上的持守,“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又说我虽然是冻馁、饥饿,“贫富常交战”,但是“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只要我内心所持守的“道”胜了,即使是再穷困、再饥寒交迫,我也没有愁苦的面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仁者不忧”,只要你真的懂得了“道”,死的时候内心是平安的。你用了许多不正当的手段追求到利禄富贵的显达,你死时内心也是不平安的。这正是陶渊明终生的志意和理念的持守。
  中国的诗歌因为有言志的传统,所以才在诗歌历史上出现了这样光明俊伟的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人格。像屈原、陶渊明、杜甫,那真是光明俊伟,真是他的心地光辉皎洁,这样的英俊,伟大。今天读他们的著作,他们的光彩是照耀古今的。

词,一般说来,缺少这样的作品和人格流露的。因为词在起初之时,本来只是歌筵酒席之间流行歌唱的曲子,词人写歌词并没有言志的理念。不把志意怀抱正式写到词里面去。词在演进之中,很多作者都不知不觉地流露了他的一份本质,只是无心的流露。像冯延巳,他说:“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又说:“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他写的这份感情,仍是伤春、怨别,没有正式写他的理念和志意。苏东坡比较明白地写了自己比较消极一面的旷达的襟怀较多,而正式追求“用世”的理念在词里表达得少。
  在五代两宋之间有一个伟大的作者,那就是辛弃疾。辛词里表现了他的志意、理念的本体的本质,他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用他的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讲别的作者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其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大家对辛弃疾是有较多了解的。
  辛弃疾是出生在沦陷区。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就已经沦陷了。他是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的,北方沦陷在金人之手己有十年之久了。一个人的成长是你的本性与你生长的环境的结合。辛弃疾为什么那样的忠义奋发,因为他是生长在一个忠义奋发的家庭之中的,他的祖父辛赞,在他童年时,就常带着一群儿童去游览,指点山河,培育他们的国家民族思想。辛的忠义天性是踉他的生命成长在一起的。不是口号,教条,这是最重要的东西。当辛二十二岁时,北方沦陷区在敌人铁蹄践踏之中,一些奋发的青年、忠义之士就结成了义勇军。辛弃疾当时也召集了忠义之士有二千人之多。此时,山东有位农民叫耿京的,也组织了义勇军,耿京手下有数十万人之多。辛弃疾就带领他的二千义勇军归附了耿京,他的这种见解、这种度量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辛弃疾后来投向南宋以后,为了收复自己的故国故乡,曾经献上了“九议”、“十论”。“九议”、“十论”讲的是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战争的形势,他把各方面分析得非常仔细。其中有《备战》一篇,讲到当时北方沦陷区农民起义的热情很高,但是没有一个久远的谋略与计划,容易组织起来,也容易挫伤解散。知识分子也有忠义奋发的志意,可是顾虑多,不肯轻易发动和轻易起兵。如没有真正的把握是不肯轻动的,有些知识分子也不肯低身俯首,居于农民的领导之下。如何使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起来,正是辛弃疾本身以生活去实践的。他带领着两千人归附了耿京,为之掌书记,为耿京出谋划策。他说在沦陷区起义,一时兴起来的热情很容易就消退了,真正要光复国土,就要与祖国的朝廷取得联系。耿京认为是对的,就命辛弃疾带一批人南渡,到了建康,即今日的南京。那时在建康巡幸的宋高宗召见了他,授予这些北方起义的人以官职,希望两边能够联合。而当辛弃疾从南方北归,到山东海州时,听说耿京的部下有一个奸细叫张安国的,把耿京杀死了,根据地失去了。为了图谋自己的富贵,张安国投降了敌人。中国一向有光明俊伟的才人志士,也一向有丑陋、卑鄙宁可卖身去做奸细的这样可耻的中国人。你看老舍的《四世同堂》所写的,就有这样的两种人。一般的人就无可奈何了,但辛真是一位英雄豪杰,听到耿京被害的消息,就带领了一批人马冲入金营。张安国正在那里与金人饮酒庆功,辛弃疾冲入营中,活捉了张安国,把他带上马来,连夜押到建康,在这里将张安国斩首了。这是何等的精神?而使辛弃疾有这种精神、这种勇气的,就是因为他相信,到南方之后,我一定可以打回北方去,我的故乡一定会光复。
  他就是带着这样的志意投奔到南方的。他在晚年还写了一首《鹧鸪天》,怀念他当年的壮举。他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他早年二十几岁加入义勇军,曾经拥有几十万的军马,穿着盔甲,戴着锦的护膝,带领着冲锋的兵马渡过了长江,那是何等的壮举!可是南渡四十几年,他收复失地的志意和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因为南宋有一批君臣苟且偷安,醉生梦死,各怀私心,辛收复失地的志意始终没有完成。他在这首词的最后写道:“追往事,叹今吾”,是“春风不染白髭须。”我如今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指他的“九议”、“十论”,何止万字),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放废家居。虽然他被放废多次,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辛到南宋之初,曾经知滁州,。滁州位于江淮之间,是靠近金人前线的地方。十分荒凉、贫瘠,人民都流散了。当局总是把最困难的地方派给辛弃疾。辛到滁州后减免赋税,号召商贾,休养生息,不过一年的工夫,滁州整个面貌就改观了。后来他又曾做过江西的提点刑狱、湖南、江西的安抚使、。江西和两湖一带有一些在封建政权的压迫之下无以为生的人民,不得已而为“寇”。南宋政权让辛弃疾去讨平,他也果然平定了‘寇乱”。但平乱之后,他马上向皇帝上了一个奏琉《论盗贼扎子》,指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如果总是讨伐,而不加培养,就如同一根木材,“日刻月削”,对国家是危险的。
  辛弃疾的志意是收复失地,无论他到哪里,想的都是备战、反攻、收复失地。到湖南后,组织了“飞虎军”。建置军队需要营房、粮饷,他花了不少的钱盖了军营。有人密告他用钱太浪费了,皇帝就给他下了金牌,诏令他停止训练。金牌是很重要的,当年岳飞带军队抵抗金兵,马上就可直捣黄龙、同痛饮黄龙的时候,可是几道金牌下来,岳飞就不得不俯首听命,撤兵回来,在秦桧的陷害下被杀死了。而辛弃疾可妙了,他把皇帝的金牌藏起来,不发表。此时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于是他就下了一个命令,要求所辖居民都要从自己的家里或水沟上揭下两片瓦交来,这样他的飞虎营就告成了。他对皇帝汇报说你的金牌收到了,我的飞虎营已盖好了。这真是英雄豪杰,有谋略,有胆识,敢做敢为。一次江西大饥荒,人民无以为生。辛弃疾把公家所有的金钱、财物都拿出来,选择了最能干的人到各地去购买粮食,救济灾民。他下了一道命令:“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在我这里,有粮食而不卖给你充军发配;你要强买囤积粮食,搞投机倒把,我就“强籴者斩”。他派出去各地买粮食的人“连樯而至”。辛弃疾亲自到城外主持分配。正当他分配粮食之时,不属于他管辖的江西信州的太守说:我们也有饥荒,你们收买来的粮食,是否能分给我们一部分。辛的部下很多人反对,可是辛却说,他们也是百姓,“亦赤子也,亦王民也”,他就把收购粮食的十分之三分给了信州人民了。这事不久,有人弹劾辛弃疾,说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他严刑峻法地治理那些不守法者,“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就指控他“杀人如草芥。”他花了国库的钱去买粮食救灾,人家就说他“用钱如泥沙”。于是他就被罢免了,放废家居。他到江西上饶附近,找了一片荒野之地盖了房子,住了下来。此地叫带湖,此次“放废”几乎有十年左右没有起用。
  十年后,他第一次被起用,曾做过福建安抚使。辛又要实践他的志意。他是用他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用他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就像杜甫写自己的忠爱缠绵,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一样。杜甫说我不能忘怀,不能不关心我的国家、同胞、人民,我就像葵花、像豆藿一类植物永远向着太阳,这是我的天性,我想改都不能改变。辛弃疾遭到弹劾、罢废,只要一用他,他还要干,这正是我们中国有理想的才志之士。福建是前枕大海,没有海防是危险的,他马上在筹备海防,修建了“备安库”,还要造铠甲一万副。又弹劾他“残酷贪饕”,又被罢官了。这次罢废几乎又是十年。他在上饶带湖的住所被烧毁了,后来就在铅山一处有泉水的地方,又安排了一个住所,取名“瓢泉”。辛弃疾是以何等心情安排他的住所呢?请看他以前写的一首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即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堆泪? 

   这是他当年在建康做通判时写的,他的收复故国和故乡的志意,在落日的高楼上,在失去同伴孤独鸿雁的叫声里,他的志意得不到共鸣,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他说自己是“江南游子”,辛弃疾是山东人,居然来到江南,一日不收复故土,回到故乡,便只能是“江南游子”。我辛弃疾是没有杀敌报国的本领吗?“壮岁旌旗拥万失”,千军万马之中曾把汉奸张安国捉来。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指他的宝刀宝剑。我自己身上佩带这样的宝刀宝剑,有本领而不能去杀敌,压抑在胸中的满腔愤慨,把“栏干拍遍”。无人理会,无人懂得我的心意。今天登上建康(南京)的赏心亭,隔江可以遥望江北。辛弃疾晚年写的《永遇乐》词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词句,表明他是从敌人的千军万马中冲过来的。而现在是“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西晋张翰,字季鹰,是南方人,在洛阳为官,怀念江南莼羹鲈脍,就辞职回到故乡去了。我的故乡沦陷在敌人手中,在官场上仕宦不得意,也想辞官不做,可我回到哪个老家去?所以不要说我故乡的食物是怎样美。我也怀念故乡,可是一任秋风吹,多少个秋天过去了,“我像张季鹰那样怀念故乡,回去得了吗?有人说你辛弃疾既然回不到山东的老家,就在南方安家吧。他又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又是另外一个典故。既然我不能回山东,我就在南方买几亩地盖几间房子,“求田问舍”,又“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时天下大乱,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刘郎即刘备。刘备遇见许汜,谈论天下英雄豪杰,论及陈登。许汜批评陈登是“湖海之士,豪气未除”,说陈登没有礼法。我去拜访陈登,全无主客之礼,坐了半天,他不跟我讲话,在他家住宿,陈登是自上大床卧,令客卧下床。刘备说:方今天下大乱,有理想志意的人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你这个人只是为自己打算,“如果我刘备做主人,你若来了,我就自己上百尺楼头去卧,而卧君于地。表示刘备看不起像许汜这种不关心国家安危,而只是自私自利的人。《三国志》有陈登传,传记后有裴松之注,引了许多陈登的故事。说陈登有“扶世济民”之志,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意的人。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回故乡,只好留在南方“求田间舍”,真是自觉可耻,我应怎么办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岁月不待人,一个英雄豪杰二十几岁时出入敌营,千军万马中活捉汉奸,可惜流年似水,我的豪情壮志,我的那些英勇有为的青壮年时代,转眼就过去了。我所遭到的都是谗毁、打击,志意一直无法实现,真是“忧愁风雨”。他说“树犹如此”,树在风雨中也会凋零,不用说我们有感情的人,更经不起这样的挫折。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中国有个“传统”,许多英雄豪杰在事功上不能完成自己的志意,就希望有个红颜知己。可是辛说,我从哪找到红颜知己,拿着红色的手巾,用她绿色衣袖里的手为我擦干英雄的眼泪?“倩”就是使,使什么人找来一个红颜知己。辛弃疾在江南本没有“求田问舍”之心,认为那是可羞耻的,可他两次被放废家居,他也置了产业,一次在带湖,二次在瓢泉。第一次在带湖盖房子时,曾经写了所谓的“上梁文”“ 抛梁东,坐看朝暾万丈红,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这是风俗,上梁要唱喜歌,举行些礼仪。 要把一些好东西,抛到屋梁的四方,同时念诵一些祝词。将来房子盖好了,我坐在东窗之下,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朝暾”,早晨的朝气是万丈红。就算是现在我被罢免,废弃家居,不能实践我收复失地的理想,,就算我终老在江湖,不能再到朝廷工作了,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要关心国家,至少希望国家收成很好。这是他起别号叫“稼轩”的缘故。“稼轩”是他所盖的房子中的一处住所,从窗口望去,一片都是庄稼。这是辛弃疾的志意和理念与他的生命结合在一起的证明,他是用他的生活来实践的。
  他第三次被起用之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曾知镇江府。镇江是长江南北与敌人交界的前线,他来到前线,又是马上备战。他心心念念、一直都没有忘记收复国土。搜集了许多钱财备战,为军士置备盔甲军装。他有很好的谋略。花重金派间谍到北方金人那里探听虚实。知己知彼,决不像韩侂胄借打仗为建立自己的功名和地位。是为了要收复自己的故国、故乡,他对北方是了解的。程泌的《洛水集》里就记载了他派人探听北方消息的事。,他又被弹劝,说他是“奸赃狼藉”,又被免职了。等他再被起用时,已经年老多病,给他一些官职他都推辞了,六十七岁时“壮志未酬”而死去了。他的词是和他的生命、生活联结在一起的,只有了解他的为人,才能了解他的词。
  屈原、陶渊明、杜甫用他们的理念志意写他们的诗篇,他们的作品全都是他们志意的投注,不似有一些诗人词人自命风流,游山玩水,写吟风弄月的作品。像辛弃疾这些伟大的诗人词人,作品里边,不管是得意,失意,悲哀,欢喜,总不忘自己的志意和理念,这才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

既然他的诗篇是他生命的流露,就要把他生命里边的本质找出来。他的本质是什么?陶渊明、苏东坡都准备了一个“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的一生,有幸、不幸,进退,福祸,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区别就在于有人勇于进,有人勇于退,而辛实在是一个无法“退”的人。他跟杜甫是一样的,虽然偶然在他们诗词里说到“退”,如“尽西风,季鹰归未”?说到回老家,可这都是反面的话。他们是坚持实践和实行他们的理想和志意的,如杜甫“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辛弃疾一生也没有忘记收复自己的故乡和故国,他是坚持要进,而不是要退的人。
  辛弃疾是忠义奋发的
,可是他所处的环境,他几次遭到谗毁、罢废,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往下压。辛本来的力量是向上冲的,是进的,是忠义奋发,而他的环境遭遇,他在南宋四十几年,竟有二十年左右是放废家居,所遇到的是另外一种从上面压下来的力量,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就是他词里的一份本质。而这种本质与词的特质有什么关系呢?

词的特质本是以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为好的,婉约词是如此的。许多人都以为豪放词,说几句激昂慷慨的话就是了。也许豪放了,但不是好的词。真正好词都有一份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美的词。词不要截然划分,婉约的儿女之情的词里,有时也可以喻托一份忠爱的志意,如冯正中的词。至于豪放的英雄、豪杰的词人,也不要只看他的激昂慷慨,词有艺术性就是好词,即有委婉曲折、含蓄蕴藉的一面。使辛这位豪放词人能够达到词里边最高成就的,正是由于他达到了词的艺术要求,有一种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美。而他之所以委婉曲折,含蓄蕴藉,就是由于他本质上两种力量的互相冲击,互相磨荡,那个出来了,这个下去了,互相盘旋激荡。它不是简单的,单调的,是两种力量冲激的结果。另外还有,辛词不是直说的,不是把词写成口号的,他注意了形象、意象的表现,不直说要收复失地。收复失地意思不错,但这不是好词。虽然很值得尊敬、提倡的感情,作为词,还要有它的艺术性才行。辛词的艺术性不是直说,而是用形象、意象来表现的。辛词形象的来源有两方面,自然界景物,人事界事象。不要只看到蓝的、红的才是形象,任何一件事,一个情势,悲欢离合,喜怒衰乐,同样是形象,是事象。而辛词,有时就是用人事界的事象。他的词中,直接地说当时政治的地方是非常少,他喜欢用典,典故特别多。这正是他另外一个形象的来源,。温庭筠、韦庄等人的小词,表现自己志意用的是美人。温庭筠说:“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其中也可以给人以屈原《离骚》那种追求完美品格的联想,但他用的是美人。韦词“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是哀悼唐朝的灭亡。他用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写的是与美人相思离别的歌词。辛词同样保持了艺术美,他所用的是人事界的事象,而不仅是用美人了。

下面这首词,可作为他的代表作,一方面表现出忠义奋发和外边的谗毁摈斥这两种力量的盘旋激荡;同时表现他对自然界的景物和人事界形象的运用。

《水龙吟》是曲调名,词的牌调,。早期诗人、文人写的词,温、韦词都是“小令”,是非常短小的酒筵间的歌曲。《水龙吟》是“长调”,篇幅比较长。本来民间的歌曲,像敦煌歌曲原来早就有篇幅长的曲子。不过早期诗人文士多用小令,诗人为长调歌曲写了大量歌词的是始于柳永,于是才逐渐多起来。短的歌词篇幅短,抓住重点来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了,只要掌握感情的重点来写就够了。而长调因篇幅长,写时一定要铺陈,要展开来写。长调的铺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柳永所用的是一种平叙的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按时间、地点一直地说下去,如柳永的词《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上半阂是写景,下半阕是写对女子的怀念。前景后情,层次分明。写景之中,表现了一点自己的感慨,“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临风,想佳丽”,是男女爱情。词的进展是很妙的。韦、温只写爱情,不直说自己的情怀志意。柳永他站出来,作为一个仕宦失意的人,写才人的悲慨,写悲秋的情绪,写秋天的草木黄落、凋零,一个才人生命的落空。后半首马上回到男女的爱情,因为那时候长调展开时不能摆脱男女的感情。柳永一向都是这样写的。总是前面几句有悲慨,后面几句马上写爱情,当然柳永更多的词是全篇都写爱情的。

我们看辛弃疾是怎样展开来写长调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辛弃疾不是分开写的,是结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古典典故的事象都跟他的整个思想感情完全融会贯通在一起了。
  这首词,题目叫“过南剑双溪楼”。南剑,宋时称南剑州,今之福建南平县附近,有一个双溪楼,这里有西溪和东溪两条溪水在楼前汇合,楼前为万丈深潭,又叫剑潭。东西二溪,汇合之后再流出去,称为剑溪。辛弃疾经过双溪楼,写下了这首词。《晋书·张华传》记载:西晋时张华他诗写得很好,官至宰相。他通今博古,写了《博物志》。他晚上常常看星象,深夜斗宿和牛宿之间有一道光芒,雷焕对星象很有研究,深知星象的象纬,雷焕说:“天空中这道闪烁的光芒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张华问:“宝剑该在何处?”雷焕:“应在豫章的丰城!”张华说:“我派你去做丰城县的县令。”雷焕上任后,认为剑气这剑气是从丰城监狱的屋子里发出来的。于是“掘狱屋基”,果然挖出一对宝剑,名为“龙泉”,“太阿”。其中一把给了张华,自己还留下一把。西晋政治权势斗争之间,司马氏家族之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许多人死于非命,张华也死于其中。张华死后,那把宝剑就失落,不知去向了,雷焕的剑传给儿子。雷焕的儿子一天佩带这把宝剑经过剑溪,宝剑就自动地跳出剑鞘,跃入剑溪溪水中。他让会水的人下水去找。下水的人上岸报告说:“
下去之后看不到宝剑,只见两条龙在游泳,须臾间风浪大作,剑,龙都不见了。”从此这两把宝剑都没有了。这是历史上传说。
  辛喜欢用典故,因为他读书多,对所读的书都有真切的感受,就像苏东坡小时读《后汉书·范滂传),读《庄子》都有感发。每个典故都是带着他的生命和感情,真的会读书的人才能感发。辛弃疾读了这段《晋书》故事,故事在他的生命感情之中有了一种感发的作用,当他经过南剑的双溪楼,写了这首词,就用了这典故。信手拈来。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他不是直白地说要收复失地,而是十分妙地用了大自然的景象为喻托。杜甫老年漂泊湖南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永远不忘故国故乡。不管他们是登岳阳楼,还是到福建的双溪楼,那一份忠爱忠义的感情都是他们永不能忘怀的。浮云也可能是辛眼前所看到西北方的天空果然有浮云,可是大自然浮云的景象在他眼里已是一个象征、一个比喻了。他想的是那西北沦陷的故国的国土,不应该收复吗?不应该扫除那些敌人吗?所以他接着说“倚天万里须长剑”。
  前些天,我去本溪水洞参观,水洞里垂着一条很长的钟乳石,上书“倚天长剑”四字。这个灵感一定是从辛弃疾得来的。要有万里长的宝剑,把西北浮云扫除,把北方的国土收复,按文法应是需要有万里长的倚天长剑,辛却倒过来说这正是辛词中有“盘旋”、“激荡”形式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平铺直叙,词的力量就减少了。而辛不是故意要颠倒说的,是因为他的感情在他的内心之中就是这样激荡盘旋的。“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这里是龙泉、太阿两把宝剑落水的地方,人们传说到晚间还有宝剑的光芒上冲于天。“像这种句读虽断,语气不断的句法,也是辛词一大特色。这是辛词长调的另外一种作用。
  柳永“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他每句都是完整的,一个句子停顿,一个句子就完成了,再一个停顿,又一个句子完成了。辛不是。为什么每个词人表现的风格不一样?每篇作品感发的力量不一样?因为它所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辛词是把一句话断开来说的。“这就使他的词增加了一份力量,读者没办法停下来。他的气,他的文气,他的语气是连贯下来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这是辛的写法。他内心的沉重,盘旋,郁结都借着这种断续的语气和连贯的气势表现出来了。

 第一句所写大自然景物的浮云这一形象就是一个象征。“倚天万里须长剑”,就是历史的典故了。而宝剑、宝剑的光焰是象征,宝剑代表的是辛收复失地的壮志,宝剑难消的剑气就正是辛难消的忠义奋发收复失地的壮志。可是宝剑出现了吗?西北的浮云扫除了吗?没有!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写得真是悲慨,这是外界的凄寒冷漠。尽管我的壮志难消,剑气长存,可是我今天在这里只觉得那重重的阻碍。“一片空潭,看不见宝剑的影子,这么冰冷的潭水,天上是“月明星淡”。我想起奥马伽音的波斯诗人写的一首诗,中国人黄克荪(现任美国MIT物理系教授),曾译成了七言绝句。“搔首苍茫欲问天,天垂日月寂无言。海涛悲涌深蓝色,不答凡夫问太玄”。为什么人间有这么多缺憾,我搔首苍茫问上天苍天不答,问大海,海涛汹涌,一片深蓝,也不给我回答,“因为我所问的人生的问题,是他们所无法回答的。辛说宝剑是应该存在的,应该消除西北的浮云,可是我今天来到这里,“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天垂日月寂无言”。我满腔悲慨,为什么我壮志难酬?落到“春风不染白髭须”。底下的潭水寒冷,没有回答;天上的星辰寒冷,也没有回答,我就是处在这样阻隔,这样冷漠,这么凄寒的景色中。但辛是一位英雄豪杰,一直不忘忠义奋发。那宝剑不是没了吗?我要找一找,非要找到不可,“待燃犀下看”。又用了晋朝的典故,《晋书·温峤传》中记载:一次温峤经过牛诸矶(今丹徒采石矶,即李白写《夜泊牛渚怀古》的那个地方),听人说牛渚矶水下有一些精怪。温峤叫人燃犀下看,普通的灯火蜡烛一遇水就灭,传说用水中犀牛的牛角燃着到水中就不熄灭,燃着犀牛角下水去看,火光一照,见水中那些希奇古怪的东西在游泳。辛弃疾用典有许多方式,有时用整个故事,像上面讲的张华、雷焕关于宝剑的故事;有时断章取义,只用典故中的一段,这里只用“燃犀下看”一句。宝剑落到了水中,想去找寻用普通的灯火不行,“待燃犀下看”,“待”就是要,我要燃着犀角寻找。辛表面用晋书故事说是去找寻宝剑,实则是写不肯放弃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不用说我真下水去寻找宝剑,刚一靠近栏杆往水中一看却怕我真的把犀角点燃,进入水中,会引起水族的震怒,会刮起狂风,响起大雷,鱼龙惨变。辛说的是典故,是历史故事,而他象喻的是我要收复失地,可是满朝那些偏安的人,那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人,不愿意放弃他们这种富贵、安适、享乐的生活。所以,只要辛一有作为,他们马上就弹劝,立即罢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这里辛弃疾表面上是写南剑双溪楼,但其中却有深刻含义。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一个是向上挣扎的他的忠义奋发,一个是向下压来的外界的压抑摈斥。“倚天长剑”是他的奋发,“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是外界的压抑,“待燃犀下看”是他不肯罢休,“风雷怒,鱼龙惨”是外在的迫害。两种力量他都用含蓄蕴藉的笔法写了出来,写得多么好。这是上半阅。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的是现实景物。东溪、西溪两条水流下来,四面是高山,在这里二水汇合,水流在高山峡束之中,苍茫的江水在这里翻飞对起。我们读南剑州地方志,南平县县志,东、西两溪由很远地方流来,中间汇合了许许多多的小溪,水势非常强大,到这里一冲击。真是波涛汹涌。“峡束苍江对起”,汇合的水,从双溪楼下流过,波涛汹涌,遇到高峡的约束,只好又马上收回来,“过危楼,欲飞还敛”。这一方面是双溪楼前现实的景物,一方面也是辛弃疾的遭遇、辛弃疾的心情。他要奋飞,但总是遭到压抑,这里有多少挣扎,多少痛苦,是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的,“欲飞还敛”,写得多么激昂慷慨。

元龙老矣,不妨离卧,冰壶凉簟”。又用典。三国陈登,号元龙。“陈登关心天下大事,不愿安居,有扶世济民之志。现在辛反用陈登典故,说纵然是青年壮年时期有扶世挤民之志的陈元龙,可如今老了,也不妨过几天高卧安适的生活,,夏日天热,有一壶冷饮,一领凉席。“高卧”本是陈元龙看不起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辛断章取义地用了“高卧”二字,实质是说我现在已经这把年纪了,也应该不再管天下事,过两天舒服日子就是了。“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是真的能高卧、去享受“冰壶凉簟”的人吗?于是他又接着写了“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真是写得好。“千古兴亡”,张华何在?温峤何在?陈登何在?三国,晋朝过去了,许多朝代都过去了,南宋将来的命运如何?北方宋朝的国土是否能收复?这么多的感慨在辛弃疾的心中盘旋、思念,“。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我有多少悲哀和欢笑。“壮岁旌旗拥万夫”,我“锦襜突骑渡江初”,而如今落到什么下场?“千古兴亡”和百年悲笑”的感慨,“一时登览”,就在我登上双溪楼的时候,一时都涌现在我的胸中。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辛没有一句话是直接说出来的。先不用说前边的那些感慨,张华、温娇、陈登都用的是典故或大自然的景物,就是写到兴亡的时候,他也只是说“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说:“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内心的感概直接说出来的比较多。这首词,他经过更多的挫折,压抑,内心的盘旋就更深了,一切都没有直接说出来。结尾就更妙了。我的话,古人的兴亡,个人的悲笑不用说了。眼前的景物是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长句断开。什么人在沙岸边,那里把船帆卸下来了,把船停住在日暮的斜阳之中,把船缆系在岸边停船的柱子上了。这也可能和开头的“西北浮云”一样是眼前的景物,但结合全篇的象征比喻来看,这里比喻是南宋,当南宋初年还有一些人提出“主战”、“反攻”,现在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了,把前进的船帆卸了下来,在斜阳之中把船缆系上,船再也不走了。“斜阳”“残晖”,代表一个国家、朝廷的衰败和没落。辛词的结尾都是对国事的感慨,但又都没有说出来。

下一次我们将要结合他的《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一首词来看。 辛弃疾不管是从正面来写,用古典来写,用女子“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来写,但是本质上都是要表达他忠义奋发向上的冲力跟外边的谗毁、摈斥的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

第十二讲 辛弃疾(下)

 

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直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是说辛词是多方面的,有的写得豪放、激昂,有的写得委婉、含蓄;他的词有一些近于“婉约”的作风,简直是不在晏几道和秦观之下。“其秾纤绵密者”写得是那样纤细,而且感情是那样秾挚,写得那样缠绵而且细致。小晏,晏几道,其父晏殊也是著名词人,人们大小晏。小晏词,在词的历史上认为是最缠绵、最香艳的,他的作品常常写一些对他过去听歌看舞生活的留恋。秦郎就是秦观,号少游,秦少游的词也是写得十分多情、委婉缠绵的。刘克庄说辛词也有这一类的词。可是,不管辛词写得是大声、小声,豪放激昂,纤秾绵密,本质是一个。万变之中的一个根本,是两种激荡盘旋的力量。
  纤秾绵密的作品《摸鱼儿》,在纤秾绵密的作品之中,同样是表现了他自己的一种根本的本质。《摸鱼儿》是词的牌调。唐五代词作,一般只写一个牌调,“菩萨蛮”“浣溪沙”,后边没有题目。作者不是要表现自己情志的,词本来是歌词,供歌女演唱的,。从苏东坡开始词后面的题目就慢慢多起来了。表现他的逸怀浩气。词后面有了题目,正是词诗化的一个现象

《摸鱼儿》题目,“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宫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辛弃疾是把生命和生活都投注到词的写作之中的一个作者,讲辛词就一定要结合辛的生平来讲。正如杜甫的诗篇,称之为“诗史”,诗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个人生活的经历。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不管他的历史。就是写一个美丽的女子。可是讲辛词,要讲题目,讲写作的时代背景。“淳熙己亥”是南宋孝宗淳熙六年。宋孝宗一度有收复北方的志意,可是后来失败了,“主和”的势力又强大起来了。而辛在那时做过江西的提点刑狱,做过湖北、湖南、江西的安抚使,曾做了几件大事,平定了江西的“寇乱”,平乱之后他曾给皇帝上疏《论盗贼扎子》,反映了他对人民的重视。他说“民为国本,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皇帝深思“致盗之由”,寻求“弭盗之方”,不要只依仗我们平定盗贼的兵力。在此篇奏疏之中,他还说“臣孤危一身久矣”,我一个人只身离开北方亲友,参加义军到了南方,且一直处于被迫害之中。所受的迫害一方面来自南方秦桧等主和势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辛是北人南来,南方人对于从北方来的人有一种嫌隙、阻隔,不能真正地坦诚相待。我之所以能保全下来,实在是“荷陛下保全”,我要“事有可为”,“杀身不顾”,但“恐言未出口而祸不旋踵”,只怕我的忠告、我的政治理想,话尚未说出,灾祸就在那一转身的时间内来到了。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辛果然就遭到了弹劾,说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结果被罢免了官,放废家居达十年之久。这就是他在放废以前内心的悲慨。辛是喜欢有军政实权的人,有权他就一定要有所作为的。写这首词时,正是在他放废之前,南
当局将他的官职转为没有实权的管理漕运的官。他说“自湖北漕移湖南”,“漕”即漕运,“水运转谷”。他本来期待国家给他军政实权,以便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志意,可是朝廷却把他安排为湖北转运副使,而现在又一次从湖北转运副使变为湖南的转运副使,只是管理一些漕运事务,他的内心十分失望。
  此时他的一位朋友,同官王正之在小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行,辛弃疾写了这首词。作品成功与否,有两个原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歌的写作要“能感之”,而且“能写之”。第一,在作品中一定要有感发的生命,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是无话找话,需要内心有一份诚挚的感情,。使你感动的引起你内心的情动于中的因素,一个是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陆机《文斌》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强劲肃杀的秋天,人们很悲哀;芬芳美丽的春天,当柔嫩草木的枝条生长的时候,人们是欣喜的,自然界给予我们感动,使我们感发了。除自然界以外,还有人事界给我们的感动。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温泉享乐时,而道路上却是饿殍遍野,这就引起了杜甫的感动。安史之乱,当官军失败时,杜甫又写了“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孟冬十月的季节,十个郡县许多最好的年轻人在一次大战中死去了,他们的鲜血流在陈陶的泽中,像水一样地流去,这是人事界给诗人的感动,。辛弃疾过南剑双溪楼,看到大自然的景物,“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他对景物有所感发,而自然界的景物又结合了他自己对国事的感慨,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则是人事界的感慨。一个诗人,要想能感之,首先就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一种关心同情的心。辛弃疾还说过,“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这都充分说明辛对宇宙万物都有一份关心的感情,所以他感发的生命、力量才强大。“能感之”是不够的。辛是心心念念地想收复自己的故国,每天老喊收复故土失地,作为诗歌创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艺术性,,还要“能写之”。辛的《水龙吟》,那种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复杂感情都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是借自然界景物的形象,也借历史上典故的事象来表现的,这就是辛弃疾的艺术手法。在《摸鱼儿》中,他也是用这种艺术手法表现的。《水龙吟》是从高远开阔的、强大的力量来写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我需要一把直插天空的万里长剑,去扫除那西北的浮云。辛弃疾是用这种矫健、豪壮的形象来表现的。
  辛不仅有大声鞺鞳的一面,也有小声铿鍧的一面,即有纤秾委婉那一面。请看这首《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开头写得真是荡气回肠,干回百转,纤秾绵密,好极了。第一句就是千回百转地写出来的,每一年春来春去,匆匆就走了,花开之后有风雨,一次风雨,花就零落一些。已经是开了一半的残花,还能经得起几次风吹雨打?“更能消、几番风雨”,真是多情。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可是“匆匆春又归去”,春天也断送了。就是以一个诗人多情善感的爱花惜春的感情来看,已经很好了。然而辛不只是这样的。辛词,不论是写得欣喜的、悲哀的,还是写得豪放雄壮的、纤秾绵密的,本质都是不变的,都是写他对自己故国、故乡不能忘怀的那一份关心的感情,是他自己的一份忠义奋发的志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对于花来说是风吹雨打的摧伤,而辛词中的“风雨”不止是对花的“风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曾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辛词是万变之中有一本,即尽管风格不同,内容不同,都是从一个内心发出来的。有一位美国现象学的批评学者叫米勒,说:“作品就好像从作者内心之中放射出来的一千条道路,虽然终点不一样,但都是从一个中心走出来的。”

讲辛三首词,讲其中一首时,与其他二首结合起来看。这里是“更能消、几番凤雨”,而《水龙吟》说的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风雨”,指的是在他流年的生活之中,所遭受到的谗毁、摈弃的压抑,是他的忧患和苦难,是“忧愁风雨”。 我辛弃疾二十几岁参加义勇军,“壮岁旌旗拥万夫”,投奔南方,可是现在写《摸鱼儿》一词时,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壮志未酬,却多次遭到谗毁、打击、迫害。人生是无法不衰老的,任凭你是英雄豪杰,我辛弃疾到南方二十年过去了,已经四十岁左右了,还能经历几番风雨?他表面写的是爱花惜春,但本质卜都是写他内心的志意。“匆匆春又归去”,我本来盼望这次任命能给我一些好的消息,使我能达成我的志意,可是没想到,我的希望又落空了,从湖北的漕运转到湖南的漕运,真是“匆匆春又归去”。写得真好,回肠荡气,委婉曲折。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一般人写对春天的哀悼,是等花谢了才哀悼,连李后主都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而辛弃疾却真是多情的人,是真正爱花的人。他是在花还没有开之前,就已经惜花了。他说我常常担心那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放得早,也就零落得早,我因为怕花落,就甚至担心他开得太早,“我连花开早都预先哀悼了,何况今天是满地的残花狼藉。希望春天能为我暂时地留住。杜甫经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之后,回到长安,一心为国,早晚上奏疏,就像辛的“十论”、“九议”一样。杜甫那时是“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明朝有封事,数间夜如何”(杜甫:《春宿左省》)。,我晚上写完了奏硫,睡不着觉,听着朝廷的大门什么时候开;一阵风吹过,就以为有人骑着马鸣着玉坷上朝了。我为什么不睡觉,明天早上我要为国家上一个奏疏。“封事”就是奏疏。我屡次地问什么时辰了?天怎么还不亮?这是杜甫对国事的关心。杜甫与辛弃疾一样惜春,他在《曲江二首》中写道:“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又写道:“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诗人真是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心。“一片花飞”,我就觉得春天不完整了,何况正面临“风飘万点”,真是“正愁人”。凡是伟大的诗人,像屈原、杜甫、陶渊明、辛弃疾,不论写什么都是他们内心本质的流露。杜甫对国家的关怀,看到了自己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缺点,怎么会发生这么多不应发生的让人痛心的事情,真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我要“传语风光共流转”,希望春光能留住,花不要飘飞,那些不该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能挽回,我自己有时间能实践我“致君尧舜”的理想。这是像辛弃疾、杜甫那样的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关怀,有那样忠爱志意的人所共同有的一份感情。
  辛说:“春且住”,我怎么能把零落的事情挽回呢?我怎么能把我的年华挽回呢?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实现我的理想,,听人家说天涯芳草无归路。有两种解说的可能。一是一般人说的指春天归去。黄庭坚有两句词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清平乐》)春天走了,我们希望把春天挽回,可春天到哪里去了呢?寂寞无行路”,假如谁知道春天的去处在哪里,我把春天叫回来,跟它一同地留住。我们说天涯到处是芳草,哪一条是春天的归路?哪一条路可以把春天呼唤回来?这是一个可能的解释。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第二个意思可以联想到《楚辞》上“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的句子,说一个人走了,第二年春天回来了,芳草长得那么茂盛,远行的人没有回来。辛弃疾在此也是万变不离一本。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又说“江南游子’,“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我是北方来的游子,要回到我的故乡,可是故乡沦陷了;要收复故乡,然而我的理想还没有达成,回到哪里去?“见说道、天涯芳草”就“无归路”。我没有回去的路,我内心的忧怨向谁去诉说?“怨春不语”,我怨春,春天没有回答。上次我讲“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时,曾引用波斯诗人奥马伽音的“天垂日月寂无言”,问花不语,问天无言,“怨春不语”,谁给我回答?我看见的是什么?“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多情的人,想把春天挽回,除了我辛弃疾以外还有谁?我算了算,那殷勤多情的想把花留住,把春天留住的,只有那涂着油漆、画着彩画的屋檐下,蜘蛛织成的蛛网。蜘蛛好像与我一样有想把春天留住的感情,才故意在屋搪下织成一张网,整天(尽日)在那里对春天挽留。“惹飞絮”,当花落的时候,那柳絮飘飞。我们看不见柳花开在柳树上,只要它的花蕊一开,就变成柳絮飞走了。王国维写过两句词说:“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水龙吟》)。柳花零落了,只有画檐的蛛网在那里尽日地想把飞扬的柳絮挽留在自己的网中。蜘蛛多么殷勤,多么多情,我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呢?何尝不想把春天留住。我想留住春天,是由于我不忍心看到花的零落,不忍心看到南宋王朝这样沉迷,这样的腐败。我多么想把它挽救过来,“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辛弃疾想像得多么丰富,他把一个蜘蛛网想像得那么多情,这与他内心要把春天挽回的感情一样多情。他写得真是回肠荡气,真是缠绵悱恻。

  下半阕,“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这首辛词是属于写得十分纤秾密的一类。唐五代的小令词大都写美女的伤春的感情。这首词虽然调子较长,但内容也是写美女和伤春。上半阕是自然界景象,是伤春。而下半阕“长门事”则是典故的人事形象,是美女。这是辛多方面艺术手法的表现。“长门”之典,出于汉朝。汉武帝小时,姑母有个女儿叫阿娇。姑母就和他开玩笑说:等你长大了,就把阿娇-嫁给你好不好?汉武帝说,如果阿娇嫁我,我当以“金屋藏之”。“金屋藏娇”。后来阿娇嫁给了汉武帝,做了皇后,陈皇后。后来汉武帝就宠爱别女子,把当年要金屋藏之的阿娇冷落了,让她住在不能蒙受皇帝宠幸的长门宫。陈皇后为了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就请当时颇有文学的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斌,希望以此打动皇帝。于是司马相如就为她写了一篇《长门赋》,写她悲哀寂寞被冷落的心情,希望汉武帝能感动。辛用此典,我也希望能有一位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替我说几句话、感动朝廷,任用我,让我能够实践收复祖国失地的理想志意。这就是“长门事”。可是“准拟佳期又误”,我原来所准拟的希望朝廷重用我的那个美好的期望又一次落空了。我从安抚使变成了湖北的漕运副使,已经是一次失望,本希望朝廷能再有一次委我重用,可是却由“湖北漕移湖南漕”,“准拟佳期又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蛾眉曾有人妒”。
  中国古典诗歌除了用典故之外,还讲究你所用的字词要有出处,即以前有人用过。“蛾眉”是有出处的,温庭筠“懒起画蚁眉”时曾提到西方的符号学说:每一个符号,每一个语言都可以引起一事的联想。“蛾眉”就是一个可以引起一串联想轴上起作用的一个语码。俄国一位符号学家劳特曼(lot man)曾说:所有的有符码作用的,引起联想轴上丰富的联想的语码都是与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的。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你一定要熟悉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只有你熟悉了这一点才有了根本,才能很好地接受外边的营养。这在欣赏古典诗歌上就更重要了。“蛾眉”使我们在联想轴上就想到了屈原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屈原说:那些女子嫉恨我,谗毁我,就是因为我比她们更美丽。“蛾眉”指女子,而屈原不是女的,他借“蛾眉”是说自己才干、品德的美好。司马迁的《史记)在《屈贾列传》中就曾说,当时楚国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嫉害其能。为什么嫉恨、陷害屈原?就因为屈原的品德、才能比他们好。孔子说君子要“成人之美”、不是说凡是别人有美好的就要破坏。,居然从屈原时代开始,就往往有这样堕落的、败坏的、丑陋的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因为“蛾眉曾有人妒”,“蛾眉”早就被人妒恨过,天下凡庸的人总是嫉恨那有才能的人。“千金纵买相如斌,脉脉此情谁诉?”就算我用千金能求得像司马相如为我写一篇《长门斌》来感动皇帝,可是“脉脉此情谁诉?”“脉脉”是多情的样子,那情思像水一样要流出来的是“脉脉”。我这份感情向谁去诉说?将来有没有人能像司马相如为陈皇后写《长门赋》那样为我说几句话?这就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写自己的感情,表面是用女子来写的,写别人对他的嫉恨。
  《水龙吟》中他也写了这种感情、本质是一个,用的形象不同,说的方式也不同。:“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此地有两把宝剑,可以扫除西北浮云,我要点燃犀牛角下去寻找。我要挣扎,希望“千金”能够买得“相如赋”,实现我的理想和志意。可是我“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风雷怒,鱼龙惨”也就是象征着迫害。我要下去找宝剑,水中的鱼龙都要愤怒,刮起大风,响起大雷,卷起巨浪,不让我完成我的志意。“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你们不是得意吗?不是猜忌吗?不是风雷怒吗?可是“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们不要太得意了。“舞”是歌舞,杨玉坏、赵飞燕以自己的美貌,博得了皇帝的宠幸。杜荀鹤的诗:“承恩不在貌”。皇帝真的爱的就是容貌美的女子吗?也不一定。如果杨玉环天天给唐明皇进忠告,说这个那个也不对。“春宵苦短日高起,”,说都五点了,你快起来去上朝吧,那样唐玄宗就可能不喜欢她了。所以陈鸿写《长恨歌传》,说杨玉环得到唐玄宗宠爱,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先意希旨”,总是多方探求皇帝所喜爱的是什么,在玄宗没表现出来之前,她就先逢迎了皇帝的旨意。在仕宦之中,一般在上位的人,也喜欢下边的人听话、逢迎。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志意,常常进忠告,他就不喜欢了。辛弃疾对那些小人得志,用了那些逢迎的、苟且的、不正当的手段而作威作福的人说:“君莫舞”,你们不要那么得意,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都死了吗?都死后化为尘土了吗?你要知道,杨玉环、赵飞燕都是不得善终的。辛又说: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政党的争执,政海的波澜,总是有反复的,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也会倒下去的。但我关心的不是这个,我不是一定非要把你们打倒,我不需要与你们争强争宠,我所关心的是在你们这种作威作福之中,我们的国家怎么样了。我所感慨的是一段说不出的哀愁,是那“闲愁”。
  冯延巳有一首《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什么是闲情,说不出来名目,只要你空闲下来,忧伤就会涌上心头。无法断绝、无法放弃的闲愁才是最苦的。“不要靠着那高楼危险的栏杆向外看,因为你一看所见的,是。沉落的夕阳在烟霭濛濛的柳条之中向下沉落,这真是让人断肠。“太阳”一般代表君主与朝廷,“斜阳”正代表那些走向危险和衰败的朝廷和国家。他说我的愁并不是要与玉环、飞燕一类的人争宠,我所优伤的是国家会在你们这样作威作福之中落到什么样的下场。这才是我辛弃疾关心的事情。
 辛弃疾三首词。第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得比较直接,公开站出来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可借流年,忧愁风雨”,比较说得明白。第二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两种力量冲击、回旋、激荡,说得比较含蓄。第三首《摸鱼儿》更加含蓄了。第二首还是用“倚天长剑”来表现的,而第兰首则是用美女伤春、寂寞哀伤来表现的。辛作为一位英雄豪杰的词人,我们一向都赞美他的豪放,但要知道辛的豪放不单是写两句空洞的口号,他是真的“能感之,能写之”,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的。这正表现了他感情的深挚。
  辛弃疾是词人中传下的作品最多,方面最广,风格最多变化的一位作者。辛的艺术成就还不只是说他形象用得好,而是他语言用得好。他可以用古典典雅的字,《诗经》、《庄子》、《论语》、《楚辞)、《世说新语》,他都可以把它融会在词里边,写得非常好。一方面,他也可以用俗语,民间的最通俗的口语,一样也用得好。他六百多首词没时间一一介绍,只能掌握一个重点,介绍他的本质以及从本质分散出来的几种变化而已。。
  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说:“学稼轩要于豪迈之中见精致。近人学稼轩,只学得莽字、粗字,无怪阑入打油恶道。试取辛词读之,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稼轩是极有性情人,学稼轩者,胸中须先具一段真气奇气,否则虽纸上奔腾,其中俄空焉,亦萧萧素索如牗上风耳。”这是我们学辛弃疾、学豪放的词入最应注意的一点。学辛弃疾决不可流入那种虚浮的、叫嚣的、空泛的作风。
 除辛以外我们还选姜夔、吴文英、王沂孙。这三位中,姜夔大家还比较熟悉、比较有名,吴文英、王沂孙大家比较生疏。编选文学史的人,都认为吴文英、王沂孙等人的词晦涩、雕琢,而内容是空洞的,对他们在艺术上予以贬低了。而且姜、吴、王三人都是没有科第功名,在仕途上又没有显达的事业和地位。中国词的演进,初起之时,文人写词,很多都是仕宦中地位很显达的,韦庄、冯延巳,是宰相,欧阳修副宰相,范仲淹曾带兵在西夏边境防守,都是功名、事业、文章,道德不可一世的人物。词到了南宋末年,写词的人大都是事功上没有什么大成就的人,而这些词人的作品好不好呢?

一个作家的作品感发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对韦庄、晏殊、欧阳修个人的品德先不管,既然做到宰相的地位,他对国事就必然要有所关心。冯延巳的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为什么这么执著?这么不肯放松?宁可牺牲奉献自己,而要把感情坚持下去,这里有一个环境地位的关系。香港学者饶宗颐就曾说:冯延巳有鞠躬尽瘁的“开济老臣怀抱”,自己的命运与南唐国家的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负担着国家的成败危亡,怎能不关心自己的国家呢?他的环境、地位迫使他去关心。关心面越广越大的,他的感发生命就越强。杜甫是不需要有什么重要的官职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以一位平民老百姓这样的身份来关心的。他说:“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我杜陵布衣,没有高官厚禄显要职位,但我对国家的关心是不能放下的,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吴文英、王沂孙都不是达官显宦,但在词中也同样地表现了对南宋国事的关怀,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

中国文学,诗歌里边感发的生命本来都是以直接地传达为好,你可以用比喻,用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用比,用兴,你的感情是直接传达出来的。李后主的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他的感发的生命也是直接传达的。辛弃疾虽然用了不少各种的形象,自然的,人事,历史典故的形象,倚天长剑的,落花的,美女的形象。不管是“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还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只要一说出来,就带着感发的力量感动你了,都是直接的传达。这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一种传统。词最早也是这样的传统,可是词在中间经过了一个转变,这个转变的关键人物就是周邦彦。在中国词史上,周邦彦是“结北开南”的人物。结北开南的转变,就在于以前的作者大多是以直接的传达、感发来写作的,而周是以“思力为词”的。
  说周邦彦用思力来写词,并不是说他有思想性、有哲理性,是说当他写词的时候用了安排勾勒的手段。不像李后主内心有了感动就脱口而出,而是用思索来安排的。他不是用直接的感动来写的,这是另外的一种写法。王国维就因为他一直不认识这一种的写作方法,他一直不能真正欣赏周邦彦的词,也就更不能欣赏受周邦彦影响的姜白石、吴文英、王沂孙这类词人的词了。我们批评、衡量一首诗歌是好还是坏。王国维对南唐这类词人特别会欣赏,对冯延巳、中主、后主,还有受南唐影响的晏殊、欧阳修的词他真是掌握得很精微,能看到这些词内中最深处的那种感发的生命。可是姜吴等词入,不是用感发写的,是开另一条路出来的。王国维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这条路,所以他一直不会欣赏南宋这一类词人的词。
  关于周邦彦的词,在北京的唐宋词讲座中,我已经做过相当的介绍,现在我们就再举他以前没讲过的词,来对他的一些重要特色略做简单的说明,最出名的一首《兰陵王》词: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兰陵王》柳

     唐词人直接感发,一念就打动你了,“林花谢了春红”,“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看周邦彦开头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形象是比较客观的,好似一幅图画,没有在写柳丝之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冯延巳的《鹊踏枝》一开头写“梅落繁枝干万片”,我“犹自多情”,要“学雪随风转”。李后主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周邦彦却是客观地描绘了一幅图画,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勾勒”,“勾勒”就如画画的勾勒,先画一个轮廊,比如你画花,先画花的轮廓,画花瓣,再涂红色,再画黄的花蕊。这是画画的办法,先勾勒后描绘。“柳阴直”,是说一行很整齐的柳树,排列得很整齐。“烟里丝丝弄碧”,辛弃疾“烟柳断肠处”。周没有写自己的感情,只说这柳阴是直的,在烟霭迷濛之中,一丝丝柔软的柳条,绿颜色,在风中摇摆。“弄”是柳条在风中舞弄的姿态。我们欣赏周词,表面都没有打动你,你要思想去追寻“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什么地方的柳条呢?就是北宋都城-沛京城外沛河堤上的柳树。“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在隋朝修筑的河堤上,我看见了多少次“拂水飘绵送行色”。“拂水”是指柳条垂在水中,飘动在水面上;“飘绵”是指柳絮,柳絮被风吹落下来了,是飘绵。“绵”就是“尽日惹飞絮”的柳絮;“,就是在这样的景色之中,有多少客人从这里走了,都是在这里送别了。“写送行的情景,这是背景,是一幅图画。离别的悲伤,人家没写。
  清朝周济、陈廷焯,及当代的前辈词学大师俞平伯及祖父俞陛云,都曾评说了周的这首词,每人见解都不同,有说是送行之辞,口气是送行人的话;有说写的远行人的话。陈廷焯就说周清真(周邦彦号清真)的词的章法、往往“有出人意表者”。在人意料之外,你推测不清楚,不能预知他到底要说些什么,这是写作的另外的一种方式。“林花谢了春红”,“更能消、几番风雨”,你知道他要说什么。这类词,你从他的主观感情上摸不透要说些什么,从“拂水飘绵送行色”看,好像是送行人的话。“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释,望人在天北。”船走了,像箭似地这么快的一阵风把船送走了,用竹篙一撑,这船就开行了,等走了一段路,回头一看,已经过了好几站了。“驿”是船停泊的渡口,他又说:“凄测,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垠岑寂”。写路上的行程,经过了另外的一个渡口,另外的一个水边。让人莫测高深,章法出人意表,一句好似送行人的口吻,一句好似远行人的口吻。他到底说什么?这首词表面上看,不给我们直接的、强烈的感动。你要用思力去追寻。好处是不让你直接地去感动,要你用思想慢慢去想,他是感动也让你想了以后才能感动。
  周邦彦本是钱塘人,弱冠之年,二十岁上下,从钱塘来到首都汴京上学,上国立大学-“太学”。神宗用王安石变行新法。新法实行时,神宗扩展了“太学”,把国立大学收录的学生加了倍,周邦彦才有了机会到首都的“太学”入学。按当时的政治情况来说,他是新法的受惠者。在年轻时,人家记载说,他是一个有豪俊之气的人,也像很多年轻人一样,要急于表现自己,不甘心忍耐寂寞,一个太学生,他要表现,写了一篇赋,叫《汴都赋》。中国的“赋”有一个传统,都是用长篇的文章来歌颂都市的美好,班固与张衡的《西都赋》、《西京赋》是赞美长安和洛阳的美好,左思的《三都赋》赞美三国的魏、蜀、吴三个都城的美好。周邦彦从钱塘来到汴京,他心目中也认为都城是景物繁华,与别的地方是不同的。他写《汴都赋》。而在赞美之中他又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对新法歌颂了一番。《汴都赋》献给了神宗,神宗一看都是赞美我变行新法的好处,对这个赋十分欣赏。神宗就找一个人给他朗诵,于是就把周邦彦从太学的学生一下子提为“太学正’,从学生变成领导了。本来周邦彦就可以一帆风顺、飞黄腾达了。但是人间事很难预料的,献赋以后不到一年神宗死了。宋哲宗即位。哲宗年幼,由太皇太后-高太后主事。高太后反对实行新法,她一上台,就把所有推行新法的人都贬黜出去了,把当年反对行新法、维护旧法而受到新党打击迫害的人又都起用了。司马光等旧党上了台掌权了。周邦彦写过《汴都赋》,赞美过新法,由太学生提升为太学正在这种政海的波澜之中,打击还不太大,把他从首都的学校贬到地方的学校去教书,为庐州教授,后来又到过荆州教书,又做过江苏溧水县的知县。就在他在外边漂泊辗转的十几年中,北宋政海波澜又一次翻覆,高太后死了,哲宗亲政。哲宗又行新法,就把旧党人士都贬出去了,把推行新法的人召回来。周邦彦也被叫回来了,初为国子主簿,又曾官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曾一度出知隆德府及明州等地。其后又被召还京师,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这首《兰陵王》,就是周邦彦晚年任职大晟府时所作的一首词。
  这时周已阅尽政海抢桑,这首词中实在蕴含有很深的感慨,只是周没有用直接感发的笔法来写,而是用思力以勾勒安排的笔法来写作的。词开端,他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他的感情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围绕着柳树勾勒描画了一番。他的感情的感动是透过思力来表现的。他的感慨是同时包括了送行人,也包括了远行人。他所写的离别不是个人事件的个体的现象,是在新旧党争中首都汴京城外离别的共相。周经过了新旧党争,看过多少次升降迁贬。他看惯了政海波澜。政海波澜之中表现最明显的是首都城外的送别。他写的是宦海波澜之中,新旧党争之中的汴京城外送行的共相。这是周邦彦的一个特色,他是用安排思索来写的。我们先认识了周邦彦的特色,然后再结合他的特色来看一看受他影响的南宋词人姜夔、吴文英、
王沂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