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盲区,慢行车,做个有心人 如今我们所驾驶的车辆都有非常多的盲点区,如果一个不注意不小心,就可能带来非常大的祸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盲点都藏在什么地方! 开车存在哪些盲区 1、前盲区 引擎盖车头前面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造成汽车的前盲区有多个方面的因素,与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高等都有关系,如果不认真控制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很容易造成追尾事件。 2、后盲区 车辆后挡风玻璃下的盲区俗称后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3、后视镜盲区 车辆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俗称后视镜盲区,也就是说车辆的后视镜本身不能完全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时,极容易与后方来往车辆发生刮蹭。此时如若变更道路一定要打转向灯,提醒周边车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4、AB柱盲区 在转弯时,如果车挡风玻璃前两侧的A柱较宽,那么宽的距离就会遮挡视线,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比较窄的话,那么盲区就小。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身的右侧,当车辆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将前方视线遮住,这时候极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所以在车辆转弯,倒车时候速度一定要慢下来。 5、人为盲区 除了车辆本身造成的盲区外,还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盲区,比如一些车主习惯在后挡风玻璃贴上颜色较暗的遮阳膜,或者一些女性驾驶员在前后挡风玻璃上悬挂毛绒玩具等等,这都造成了很大的盲区,一个坏的习惯,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6、内轮差盲区 转弯时,前内轮的转弯半径与后内轮的转弯半径之差俗称内轮差盲区,也就是说车头转过去了,但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特别是一些大货车,因为内轮差盲区过大,经常形成死亡地带。在日常行驶途中,除了尽量注意自己的盲区之外,也要时刻注意别人的盲区,如果驾驶的是小型轿车,在看到大货车转弯的时候尽量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这样货车司机多数情况下都能从反光镜里看到你,从而避开盲区,安全行驶。 7、灯光盲区 车灯的照射范围有限,并且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灯都是随车头同步转动的,因此会产生一个时间差,车灯没有车轮转动快,如果在晚间行车,这就会构成灯光滞后的灯光盲区。远光灯对车前距离的照明效果很差,而车辆灯光太亮时,又会给对向的车辆或行人造成视觉盲区。所以夜晚行车车速要慢,在连续弯道的地带,切记观看仔细,减少危险。车辆行进中因为对向车辆灯光太亮而造成的视觉盲区,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哪些地点容易出现视觉盲区 1、绿化带附近 因视觉盲区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地点大多数在绿化带附近,一方面因为车辆行驶轨迹发生变化时,旁侧车辆没空间让路,另一方面是绿化带阻挡了一部分行车的视线。如果开车到这里时,一定要放慢速度,切忌猛打转向、猛掉头的操作,必要时可用喇叭、闪灯等方式进行提醒。 2、长段上坡路顶端 遇到长段的上坡路时,一般车主都要加足油门来上坡,但是很多人在到了坡顶时没有把车速控制好,这时很容易发生追尾、撞人等事故。上坡顶端由于视角问题,这时驾驶员、骑车人很难看到对面的人和车,稍有不慎很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开车上陡坡时切勿猛踩油门,应控制好车速,临近坡顶时尽量不要超车,以免发生危险。 3、大车附近 我们在拥挤的路上经常能看见小车贴着大车超车、骑车人贴着汽车行驶等情况。一旦发生危险,当大货车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避让时,人的反应往往是先避让后观察的,这时候在大车另一侧的你很可能就“躺枪”了。要避免这种情况很简单,绿灯时让大车先起步,等它们大半越过斑马线后,再加油起步超越大车。 以上是小秘总结的一部分盲点,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熟悉自己的车辆。事故虽小,危害却大,解决小事故所浪费掉的时间也很宝贵,再次提醒广大车主,慢点开车,别太忙! 内容来自微信路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