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讲堂 | 吕成龙谈中国古陶瓷之美(下)

 alayavijnana 2016-08-11

这些由普通陶土或瓷土制作而成的陶瓷器,为什么会比黄金珠宝还贵重?诚然,中国古陶瓷必定有其自身的美感,那么,中国古陶瓷之美究竟美在哪里?笔者认为中国古陶瓷之美主要体现在造型、釉质和装饰三个方面。

 

撰文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

(接上半部分)

嘉德讲堂 | 吕成龙谈中国古陶瓷之美(上)

二、釉色美

颜色釉陶瓷是中国陶瓷中的一大门类,如果从夏代开始出现的高温青釉算起,中国颜色釉陶瓷的烧造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陶工的不断探索下,新的釉色品种层出不穷,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可谓盛况空前,其烧造技术炉火纯青,釉色品种已达数十种,将中国陶瓷百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

陶瓷颜色釉之所以能产生色彩,主要是由于釉层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所造成。众所周知,太阳光是一种包含各种波长的复色光,而人的肉眼所能见到的只是波长介于0.77 ~ 0.393 微米的光,即可见光谱上所显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不同的物质对各种波长光的散射和吸收程度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颜色。人的肉眼所见到的就是物质散射出来的光。

例如对一件红釉瓷器来说,人的肉眼为什么观察到的釉色会是红色,这即是由于釉中所含氧化亚铜胶体粒子对红色以外的其他光线吸收能力很强,而对红色光线则基本不吸收,产生散射,因此我们肉眼看到的就是釉层散射出来的红色光。

各种金属元素的离子或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粒子都有发色的本领,陶瓷颜色釉就是利用它们来呈色。

在清代康熙至雍正六年以前,我国传统颜色釉(青釉、黑釉、蓝釉、高温红釉、绿釉、黄釉、紫釉、酱釉、茶叶末釉等)中的着色金属元素主要有铁、铜、钴、锰、镁等。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欧洲画珐琅料的传入,窑工们又逐渐掌握了锑、金等金属元素的呈色机理,创烧出蛋黄釉(亦称淡黄釉、柠檬黄釉、洋黄釉、锑黄釉等)、金红釉(包括胭脂紫、胭脂水、淡粉红等)等著名色釉。

颜色釉的呈色除了依赖釉的配方以外,烧成温度和窑内气氛对釉的呈色也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含有适量氧化铜的釉,在氧化焰中可烧成绿色,而在还原焰中则可烧成红色。

再如我们经常说传世宋代哥窑瓷器的釉色有青灰、粉青、炒米黄等,其实这些釉的配方一样,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各自在窑内的摆放位置不同,感受到的温度和气氛不一致所造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两件呈色完全一致的颜色釉瓷器,对于高温颜色釉瓷器尤其如此。

由上述可知,各种颜色釉瓷,无论是一色釉,还是窑变花釉,大抵都是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方、严格控制烧成制度方能产生光彩夺目的美感。颜色釉瓷的美在于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

在颜色釉瓷器上,人工附加装饰已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与各种彩绘瓷器相比,颜色釉瓷器更能使人领悟中国陶瓷艺术的真谛以及高雅含蓄的内涵。颜色釉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色釉的纯净美

均匀、纯净是人们对单色釉瓷器 的基本要求。单色釉瓷器通体浑然一 色,纯洁莹亮,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人们在欣赏单色釉瓷器时,不禁会惊叹人间妙手巧夺天工、偶得天然神韵 之绝技。不同颜色的单色釉瓷器能给 人的视觉带来不同的美感,如祭红釉之深沉、郎窑红釉之明艳、豇豆红釉之妩媚、祭蓝釉之静穆、粉青釉之淡 雅、蛋黄釉之庄肃、茄皮紫釉之高贵、 紫金釉之沉稳、娇黄釉之尊贵、甜白釉之洁净、黑釉之静谧……


清康熙天蓝釉梅瓶  / 单色釉的纯净美,故宫博物院藏

2、窑变花釉的幻化美 

颜色釉瓷器在烧成过程中出现各 种变幻莫测的现象,被称作“窑变”, 顾名思义是窑内变化所得。关于窑变, 宋代景德镇陶工曾将其视为“怪胎”, 认为是不祥之兆。至清代则被视作祥 瑞之征。如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16821756 年)在奏折中写道 :“于(乾隆)八年十一月内,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 得窑变圆器数种计共二十六件。虽非霁 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十年来未曾经 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 

窑变花釉能够给人带来抽象朦胧之美感,有的清虚淡远、有的扑朔迷离,俗话说“窑变无双”,那种隐隐约约难以言转的奥妙和幽玄,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清雍正窑变釉弦纹瓶 / 窑变釉的幻化美,故宫博物院藏

 再如茶叶末釉,釉面上密密匝匝 的铁、镁结晶仿佛佳茗细末浮于水面, 或如繁星闪烁苍穹,被认为是一种能养目的釉。

3、缺陷给人带来的奇妙美 

窑火能赋予颜色釉美丽的色泽,也会使釉面留下缺憾。但鉴赏者若能站在审美的高度观察某种工艺缺陷, 则会产生不可名状的惊喜。 

如釉面开片本是因陶瓷胎釉膨胀 系数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工艺缺陷,但窑工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缺陷,通过调整胎、釉配方和控制烧成后期的冷却速 度,使釉面产生纵横交错、疏密有致的 裂纹,平静的釉面遂产生一种韵律美。 

再如豇豆红釉瓷器在烧成时常会 泛出星星点点的绿斑,这本来是一种工艺缺陷,但正是这种偶然出现的不 确定性缺陷,反倒使平凡的釉色产生妙趣横生的多样性,令人回味。


清康熙豇豆红釉糖锣洗 / 缺陷给人带来的奇妙美

4、釉色与造型的和谐美 

不同的釉色只有配以相应的造型方能尽显釉色之美,古代窑工深谙其中的哲理。 

如高温铜红釉有祭红、郎窑红、豇豆红釉之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器物 都适合用这三种釉来装饰。

深沉安定的祭红釉适合装饰大小适中的瓶、罐、壶、炉、洗、盘、碗 等 ;酣畅淋漓的郎窑红釉适合装饰瓶、尊等稍大一些的立件 ;而典雅妩媚的豇豆红釉却最适合装饰小巧的瓶、洗、 盒、水丞等小件文具。


清康熙郎窑红釉瓶  / 康熙瓷器造型以刚劲挺拔见长,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胭脂红釉小碗 / 口径9.2厘米,色泽优雅的胭脂红釉适合装饰小巧的器物

再如呈色幽雅的胭脂水釉、蛋黄 釉每见于小巧的碗、盘、杯、瓶等器 物上。而色彩浓烈的窑变花釉则多用在大件或中等大小的瓶、罐类器上。


清雍正淡黄釉小瓶 / 高14.6厘米,色泽淡雅的淡黄釉适合装饰小巧的器物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见,只有将釉色与造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颜色釉的天然丽质得以充分体现。这似乎与不同体型的人适合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一个道理。

三、纹饰美

如果将陶瓷的造型比作人的骨架,把釉比作人穿的衣服,那么,纹饰就 好比衣服上的花纹。中国传统陶瓷非常讲究装饰,不但装饰手法多样,而且装饰纹样亦很丰富,图案布局更是新颖别致。在装饰技法方面,或刻、划、印、剔、镂、雕、彩绘等单独使用,或综合各种技法共同装饰一件器物。各种技法均有代表性的窑口。 如北宋耀州窑以刻花技法独领风 骚,其刻花青瓷刀锋犀利、线条洒脱、 图案清晰,宛如浅浮雕。

北宋越窑划花青瓷,图案线条纤柔流场,细如发丝。 宋、金时期定窑印花瓷器,构图严谨,图案工整。北宋当阳峪窑剔花白瓷,地色深褐,图案洁白,颜色对比强烈。清代乾隆御窑转心瓶上的镂空装 饰,构思巧妙,透过外瓶上的镂空可以窥见内瓶上的图案花纹。 

唐代三彩陶俑,雕塑技法精湛, 物像栩栩如生。 

唐代长沙窑、宋金元时代磁州窑以及元明清时代的景德镇窑彩绘瓷, 或在釉下彩绘,或在釉上彩绘,或釉下彩绘与釉上彩绘相结合,将中国陶瓷百花园装点得异彩纷呈。 

清乾隆洋彩冠架 / 乾隆瓷器以工艺复杂而闻名,故宫博物院藏

在装饰纹样方面,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花鸟、花果、 山水、人物、几何、文字等无不采用。 特别是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更是受 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例如:牡丹寓意富贵,桃子寓意 长寿,石榴寓意多子,鸳鸯寓意成双, 喜鹊寓意喜庆,鹿寓意禄位,蝙蝠寓 意福,鱼寓意富足有余,鹌鹑寓意平安, 灯笼象征五谷丰登。牡丹与缠枝莲花 相配,寓意连连富贵 ;牡丹与八吉祥 相配,寓意富贵吉祥 ;莲花与鸳鸯相配,寓意一路连科 ;枸杞和菊花相配, 寓意杞菊延年 ;菊花与鹌鹑相配,寓意安居乐业。 

蜜蜂与猴子相配,寓意世代封侯; 松鼠和仙鹤相配,寓意松鹤延年 ;戟、 磬、瓶相配,寓意吉庆平安 ;松、竹、梅相配,被喻为岁寒三友,寓意清高。 

在图案布局方面,或二方连续, 或四方连续,或散点式,不拘一格。 


左:清雍正斗彩花卉纹如意耳瓶 / 雍正瓷器以造型俊秀著称,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雍正黄地洋彩蝙蝠衔结带葫芦图碗 / 因“蝠”谐音“福”、“芦”谐音“禄”,故此碗上的图案寓意“福禄”,故宫博物院藏

总之,中国陶瓷以大约两万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成为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其在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意识。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陶瓷器数量有 限,但它们所带给人的美感却是永恒。 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陶瓷必将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追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