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爆品的基本逻辑

 巍子巍子 2016-08-11

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种草的事。

播一个种子,等着长草,等着拔草。太慢了。

很多人只关心能不能打造一个爆品出来。

爆品是什么,就是当消费者带着钱准备好要拔草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下子就把顾客截住了

为什么能截住,两个原因:

一个是性价比!

另一个原因更重要,是熟悉感!


讲个小故事:

以前曾经给蒙牛设计雪糕的包装,当时一个仓促应对的设计后来成了一个爆品。

(当然成为爆品与包装设计并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雪糕叫绿色心情。至少畅销了七八年。

一开始不是叫绿色心情的,我们取的名字是“绿莎莎”,因为本质上是绿豆雪糕的改进,只不过不是一颗一颗的,是把绿豆磨成了粉,有莎莎的感觉。

于是取名叫绿莎莎

(当时的感觉是,做出来应该挺好吃的)

当年蒙牛同期推出了二三十个产品,取名设计包装一共是做了四十个产品。

(有一部分产品后来被取消了)


在快要投产之前,忽然打电话来说,要换名字,绿莎莎注册不下来。

蒙牛的项目经理就顺手选了我们提交上去的备胎名字:绿色心情备胎名字本来就是对付一下的,没想到备胎也有春天。

要求一夜之间把包装改了,(还有其他几个也要改)。心情很不爽。

而且绿莎莎的设计是和另一个产品哈密密组合的,比较人格化的设计。

一个绿莎莎,一个哈密密,一对活宝。

(哈密密是哈密瓜味的雪糕)

一改名字,就是要把一个处心积虑搞出来的创意给活活地否定掉啊。


我们认为商标局那边,还是可以再争取的,但蒙牛不愿意争取,要赶时间生产。

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地改。

怎么表现一个绿色的心情?心情已经差到不愿意多想,就让设计师硬生生地装了墨镜上去。(当时的设计师是个新手,广东汕头人,小春)

(改好后的字体和墨镜其实都有不够到位的地方)(因为心里有气,深更半夜的疲惫不堪,都不想再推敲了,因为毕竟单价不贵,太精致了就会看起来好象要掩饰什么。)

于是,第二天就交稿了。


在没有任何宣传物的情况下,在那同期二十几个单品中,卖得火爆极了的是“绿色心情”。

我们知道应该好卖,但是好卖到这种程度还是完全出乎了意料。


因为,符合了一个爆品的逻辑:

熟悉的略带一点新意,性价比高的,

更更重要的是抢对了时间点,在夏天刚开始时就提前铺货了。

相对而言,符号化视觉锤式的墨镜设计其实对提升销量的作用并不太大。

大家对绿豆的概念太熟悉了。绿豆雪糕本来就是熟悉的产品。

这里只是5分钟的内容,全长11分钟内容在智课堂官网上。

《爆品的要素》

在全长内容里我们还谈了抢位置、抢兴趣点和抢时间点。

不同的产品应该在消费高潮期的不同节点出现。

出现时机也有一个逻辑。


上一课:

什么时候心里会长草?你的消费欲望在什么时候达到高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