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隆摘星更要摘掉贫困帽

 枕霞旧友520 2016-08-11

化隆摘星更要摘掉贫困帽

2016-08-09 海东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又是一场大雨,雨水把村舍、田园、树木、冲刷得干干净净,雨后的空气格外的清新。7月22日,记者走进化隆县巴燕镇东下村,干净整洁的村间硬化小道,满目金黄的油菜花,袅袅炊烟……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东下村硬化小道的最北头,便是朱永刚的家。说起朱永刚这一户,东下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大家都称赞的朱永刚家是东下村评选出的五星户。

朱永刚和妻子李顺韦以务农为主,闲暇时做点零工活补贴家用。早在30年前,朱永刚是村里最早的一批致富能人,两口子靠着吃苦耐劳的狠劲儿,在县上卖蔬菜,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很快两口子就在自己的庒廓里盖上了8间新房。随着两个儿子的出生,李顺韦在家带孩子,朱永刚则自己开始做买卖羊皮的生计。

几十年来,朱永刚在和邻居相处中,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遇事相互协商,从未与邻里争吵过。每当邻居有困难时,他主动上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排扰解难。

“前两年村里的赵某出嫁姑娘,礼金要了16万,但是男方家条件一般,拿不出这么多礼金,于是男方家就找到了朱永刚,希望他可以从中调解。他来来回回做了大半个月的思想工作,最后女方家答应要8万元礼金,成就了一段好姻缘。”东下村村长赵顺玉告诉记者。

化隆县谢家滩下河滩村村民马牙古拜家是化隆县首批253户“五星级文明户”中的一员。几年前,马牙古拜在江苏省昆山市开了一家自己的小饭馆。后来,经朋友介绍,他带着家人从昆山来到海口市时代广场开了一家拉面馆。2014年3月份,62岁的北京老人王振铁和朋友,在马牙古拜家的牛肉面馆吃午饭,不慎将随身携带装有现金6万多元和一台平板电脑的背包遗忘在店内。马牙古拜的女儿马忠梅发现客人遗忘在店内凳上的背包。打开一看,包内是一叠又一叠的现金,还有一台平板电脑。马忠梅立即告诉父母有客人遗忘了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马牙古拜要求全家谨慎保管,等待失主认领。全家等候3个多小时,下午3时许,失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马家小面馆。马家将拾得的6万多元现金和平板电脑等贵重物品,分文不少还给失主。

马牙古拜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在琼州大地口耳相传,他家的小面馆被海口市民尊称为“好人面馆”。

自2015年12月全省“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化隆县为充分激发农户的参评积极性,把“五星级文明户”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各驻村工作队员深入村社、农户,将“五星级文明户”创建融入到扶贫工作中,引导群众发展生产的同时,引导群众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并将“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活动结合起来,与评选“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有效融合,选树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参与创评活动。为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好五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化隆县选择了43个群众基础好、基层组织坚强有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行政村(社区)开展试点,先期开展创评工作。此外,还专门成立督导组,不定期对各乡镇社区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严格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对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指导,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

截至目前,化隆县已完成示范村(社区)户数5%的评选工作,已评选出253户“五星级文明户”,同时以示范点为基础,及时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县铺开创评工作。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