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你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距离,只差一台电视!

 江海报览 2016-08-11

        

  如果你是科技达人,如果不了解人工智能就OUT了。


  如果你是投资人,如果不关注人工智能就太没远见了。


  当然,即便你是上班族或广场舞大妈,也不用对人工智能望而却步。


  因为,你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距离,只差一台电视!


   你的家居生活,会因人工智能电视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美女网红现场直播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发布


        在7月28日举办的长虹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上,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横空出世。


        “如果你不会操控电视,或者懒到不想挪步动手,你就直接对电视说:我想看电影,我想听音乐......电视都会自动给你播放,而且播放的正是你想要喜欢的内容!”一位参与发布会直播的网红激动地与百万粉丝分享她所见到的一切。


        毫不夸张的说,不论是人工智能业界大咖,家电行业巨头,还是专业媒体和亿万网友,都被长虹人工智能电视惊呆了!


        那么,作为地球上第一款人工智能电视,它是怎么诞生的?又为何率先诞生于传统家电巨头长虹?


人工智能电视“诞生记”

        长虹的前身是诞生于1958年、总部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的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一家军工企业,至今仍承担着国家重要的军品、航天器材生产任务。


        1972年,国营长虹机器厂开始研制和生产黑白电视机,从此开始了长虹作为民用电视机生产商的历程。上世纪90年代,长虹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当时全国每销售三台电视就有一台是长虹的,谱写了一段“中国彩电大王”的辉煌传奇。


        步入21世纪,互联网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O2O等一系列新事物开始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家电行业,与此同时,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进军家电行业。


        为应对“后PC”时代家电产业的变化,2013年,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提出面向物联网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重点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构建“终端+数据+内容+服务”全新商业模式。近年来,长虹智能化战略推进落实,全面涉足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基础研究和探索。


        而长虹此次成功发布人工智能电视,便得益于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突破。据悉,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在音视频、教育、新闻等方面实现人工智能三大要素——认知、决策、反馈,产出长虹智能机器人“小白”,她是住在CHiQ人工智能电视里的机器人精灵,她陪伴、学习、服务于她的主人,在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黑电业务上让用户得到贴心的个性化服务。


        在发布会当天,美女机器人“瑶瑶”与长虹智能机器人“小白”共同对话,完成了全球家电史上第一次“无人”发布会。通过“瑶瑶”与“小白”的对话,让人们首次体验到长虹人工智能电视独特的自然语音交互、读懂用户喜好、秒级响应播放等神奇功能,震惊业界。



机器人美女“瑶瑶”与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对话”


电视的人工智能是如何实现的?

        “作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长虹人工智能电视不是跨行业的宽泛的大人工智能系统,我们的重点是将人工智能与黑电垂直业务领域深度融合。”长虹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表示。


        首先在人工智能的“认知”层面,基于长虹自主研发的Ciri+语音平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高效语音交互协同及语义识别与理解,使长虹人工智能电视语音在UI效果、响应速度、识别率、覆盖率等方面都做到了行业领先。其中,语音识别率达到97%,语音整机覆盖率50%,使人与电视开放式的自然语音交互距离达到30米,即用户在家庭中的任意角落都可以用语音和电视交互。


        在人工智能的“决策”层面,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可在对事物的充分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做出业务逻辑判断——知识储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可成长。


        据悉,长虹大数据平台对旗下智能电视500万终端用户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首家真正得到了跨业务(直播、点播、音乐等)的全景用户画像数据。覆盖用户短期兴趣及长期偏好,包括人口属性、上网特征、观影偏好、环境偏好、购物需求、消费能力等不同维度。由此构建流程可视化、结果可追溯的个性化推荐平台,通过持续的推荐效果反馈、模型优化和产品迭代,真正实现内容推荐的自学习和可成长。而海量的长虹物联运营支撑平台沉淀的用户行为数据,让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电视会随着用户使用的时间增长,自动记忆、分析和推荐“主人”的喜爱,更懂用户的个性需求,即便用户只是下达相对“模糊”的语音指令,也能为用户推荐其需要的内容和服务,从而有效解决当前智能电视“内容多但不精准”、“老人小孩操作智能繁琐”等的用户“痛点”。




        继安卓智能电视、语音智能电视之后,以长虹人工智能电视诞生为契机,全球智能电视正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电视能否成主流?

        李开复曾说,“将中国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产业链连接,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今年人工智能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谷歌、IBM、微软、百度、阿里等国内外IT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加大投入。而近期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更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在政策层面,国内已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投资必将加大。站在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上,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会将不断涌现。


        那么,随着长虹人工智能电视的发布,人工智能电视能否成为电视行业的发展主流?


        单就人工智能市场而言,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早已是市场共识。艾瑞咨询认为,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2亿人民币,其中60%分布在语音识别,12.5%分布在视觉识别领域,未来5年的增长率约为50%,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91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已达到90%,智能电视正在成为家庭家电消费的标配,作为智能电视的细分领域,人工智能电视打破了传统智能电视在交互上的局限和禁锢,让电视更好用、更懂用户个性化需求,势必受到更多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前景被业界看好。


        而通过长虹UCD和BBS论坛调查显示,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发布两周来,超过六成用户表示出购买人工智能电视的深厚兴趣。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吴郢认为,随着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迅猛发展,可以预见智能人机交互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和机器的协同,使得人和机器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和便捷。


    凭借超强的自然语音交互、更懂用户个性化需求和秒级快速响应,以及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后台运营能力,长虹人工智能电视能否打动消费者,能否成为彩电市场新主角?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