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殷“直道而行说”质疑(上)

 木头1018 2016-08-12

一、殷礼因于夏礼是儒家创造的思想史而非历史本身


夏,自古以来理所当然地作为中国文化的第一块基石,与商、周合称“三代”。《论语·卫灵公》记孔子的话:“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同篇又记载孔子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三代,自古以来解释为夏商周三个朝代无异词。杞为夏余,宋为殷余,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因”是因袭、继承的意思。孔子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等于说殷文化以夏文化为基础,周文化以殷文化为基础,这可以说是三代直道而行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因此孔门后学跟着说:“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礼记·礼器》)“造”是创始,与“因”相对。在儒家看来,没有夏的创始,当然就没有殷的继承。


以孔子继承人自居并且好辩的孟子,更是言必称“三代”:


孟子曰:“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上》)



虽然孔子已经感叹文献不足征,但孔门后学对三代礼制言之凿凿,并且托名为孔子所说。他们还将夏商周与虞合称“四代”,《大戴礼记》有一篇的篇名就叫“四代”。仅以《礼记》为例,关于三代或者四代文明的比较就很多,如: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明堂》)


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明堂》)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 宫;周学也。(《明堂》)


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明堂》)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有虞氏之绥,夏后氏之绸练,殷之崇牙,周之璧翣,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明堂》)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祭法》)


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祭义》)


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表记》)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表记》)


以上论述为儒家所创造的夏殷直道而行的思想史。按照儒家的历史观,虞夏商周四代加上唐尧就是五代,他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大戴礼记·帝系》记载黄帝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的世系如下:


 


其中禹是夏国①的缔造者,契是商族的祖先,后稷是周族的祖先。如果黄帝是他们的终极始祖,那么三代直道而行论更加获得族系上的支持。不过这种黄帝一元的历史观,古人已经质疑,经过民国时期古史辨运动的清理,已经显现出漏洞百出。本文将从全新的角度论证夏、商不同族,夏族发祥地在西,而商族发祥地在东,二者在地域上有较大的差别,夏礼与殷礼根基于不同的族群文化,夏文化并非商文化的基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夏朝、夏代这样的叫法出自后人,也是受儒教历史观影响的结果。

  

二、夏与商族系不同


商族是子姓,夏族是姒姓,族系明显不同。


从图腾崇拜来看,商人为鸟夷,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诗·商颂·长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族的先祖是契,有“玄王”的美誉,与商族以玄鸟为图腾有关。商族第七代首领王亥,他的名字也见于甲骨文,而且还点缀以鸟的形状。在河南安阳花园庄东地发掘出土的甲骨文,有“”,即“玄鸟”二字的合文。传世青铜壶有铭文,即“玄鸟”。夏族始祖是禹,“禹”字从“虫”,古史辨派健将童书业先生认为即“勾龙”①,说明夏族以龙为图腾,证明1923年顾先生所谓“禹是一条虫”的假说依然是正确的②。


夏族为姒姓,文献中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下》,大意谓禹治水,立下大功,“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史记·夏本纪》载: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夏代还没有文字,姒姓是自称、他称还是后人追述?无法探究。夏后氏是自然形成的,不可能出于分封。“姒”字的“女”字旁,值得注意。《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这实际上已经很清楚地说明姓来自母系而不是父系。著名人类学家、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希枚先生(1916 1993)专门辨析姓来自母系一方而非父系③。


姒姓究竟因何得名?《左传·昭公元年》载晋平公生病,“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回答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实沈的迁往地为大夏,大夏在天上对应的是参星。继实沈之后,大夏的主人是唐国,唐国的末代之君是唐叔虞④。唐国直到西周初年还存在,后被西周消灭,成为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史记·晋世家》记载: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唐为周公所灭,成王封叔虞于此地。关于唐地,司马贞《索隐》载:“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今在大夏是也。及成王灭唐之后,乃分徙之于许、郢之间。”裴骃《集解》载:“《世本》曰‘居鄂’。宋忠曰:‘鄂地今在大夏’。”张守节《正义》则称:“禹都安邑,故城在县东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唐叔虞之后何以有晋侯之称?《正义》引《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童书业:《〈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吕思勉、童书业编:《古史辨》第七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②吴锐:《“禹是一条虫”再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4期。

    ③杨希枚:《杨希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 28页。

    ④上文引《左传·昭公元年》子产言“唐人……其季世曰唐叔虞”,此唐叔虞为唐国末代之君。《左传·昭公元年》又载子产言:“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此为周武王之子叔虞,因封于唐也称唐叔虞,后又称晋叔虞。 

    ⑤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5、1636页。


《史记》所载唐国在河、汾之东,方百里,这里也是大夏的故地。为什么说大夏必然与夏族有关?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观周乐,各有评论,又见舞《大夏》者,季札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大夏》之舞颂扬禹德,显然是因为禹是夏族英雄。


《左传·昭公七年》又记晋平公有疾,而韩宣子问于子产,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黃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子产答:


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黃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

对比《左传·昭公七年》与前引《左传·昭公元年》所载子产之语,同样是晋平公生病,叔向与子产所言,重点在于“实沈、台骀为祟”,子产与韩宣子所言,重点在于晋为盟主而未能祀鲧。清人刘逢禄认为上述两事是一种传说的分化,一称鲧为祟,一称实沈、台骀为祟。鲧沈于渊,而实沈名曰“沈”;鲧为夏郊,而实沈迁于大夏。鲧障洪水,而台骀“障大泽”;鲧为姒姓之先,而姒姓守台骀之祀。因此推测实沈、台骀殆亦即鲧之化身也①。


《左传·昭公元年》载“金天氏有裔子曰昧”,“昧”有昏暗之义,与“玄”、“冥”二字意思相近。《孟子·滕文公上》引《书》曰:“若药不暝眩,厥疾不瘳。”意思是说,以药治病,先使人暝眩愦乱,最后病才会好。昧之子“允格台骀”之名,历来没有很好的解释。《左传·昭公九年》有所谓“允姓之奸”,笔者认为“允格台骀”之“允”即允姓,“格”可能即“灵格”,也即神巫。《尚书·盘庚》:“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曾运乾《尚书正读》引《逸周书·谥法》称“极知鬼事曰灵”,又认为“各”读为“格”,即格人,是极知天命吉凶者。《尚书·西伯戡黎》:“格人元龟,罔敢知吉。”《召诰》:“天迪格保,面稽天若。”《多士》:“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曾运乾认为皆即“格人”之“格”,亦即“灵格”,是通晓鬼神情状和天命废兴者②。那么,“允格台骀”可以理解为姒姓的神巫台骀,也即《左传》里的汾水之神。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水发源于吕梁山之管涔山(海拔2603米),流经的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自然条件优越。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汾”当然是汾水。我们不要忘记,夏族英雄祖先是禹,禹最擅长的就是治水。大原即“原之大者”,汾水穿行于吕梁山和太行山之间,形成太原盆地,当然称得上“大泽”。台骀疏导的洮水,古代经学家已经无法注疏,其实在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中还出现了它的身影。该书在河东郡闻喜之下记载:


邑,本曲沃。有董池陂,古董泽。有稷山亭。有涑水。有洮水。③


《水经》记载有涑水:“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水经注》云:“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杨守敬按:“《一统志》,水出绛县横岭山烟庄谷,山在闻喜县东南九十里,山脊横亘,跨绛及垣曲二县界,在闻喜者名小横岭,在绛县南者名大横岭,在垣曲西北者名清廉山。《水经注》洮水源出清野山,世以为清襄山,又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清营山,清廉、清营、清野、清襄,虽四名,实一山也。”④涑水发源于今山西省绛县南部、阳曲县西北的山区,西南流到吕庄水库,有沙渠水注入。这条沙渠水也见于《水经注》:“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熊会贞按:“《唐志》,闻喜县东南三十五里,有沙渠。仪凤二年,诏引中条山水于南陂下,西流经十六里,溉涑阴田。《一统志》,在闻喜县东南五十里白石村,俗名吕庄河。”⑤这就是吕庄水库名称的来历。台骀为汾水之神,他疏导的洮水必然在汾水一带。洮水所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如郦道元推测的那样,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另外一种可能是洮水在沙渠水之北,已经断流消失。


现今的洮水位于甘肃省南部,向北流入黄河,也是甘肃省境内黄河最大的支流。今天的洮水河名是否由夏族从汾水流域带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有大夏河,又名大夏川,流经夏河县、临夏县、临夏市,流入黄河刘家峡水库。笔者曾于2009年7月前往考察。大夏河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7154平方公里。大夏河古称漓水,又叫“大河”,并不是说这条河的水量很大,而是“河”即是“夏”的同音字。“夏”字,古音户。《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至琅邪,刻石纪功,夸耀秦朝之广大,说是“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司马贞《索隐》云:“协韵,(夏)音户。下‘无不臣者’音渚,‘泽及牛马’音姥。”张守节《正义》:“杜预云:‘大夏,太原晋阳县。’按:在今并州,‘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即此也。”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转引自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吕思勉、童书业编:《古史辨》第七册,第196页。

  ②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6 117页。

  ③司马彪撰,刘昭补注:《后汉书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98页。

  ④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上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74页。

  ⑤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上册,第578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