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論語》:君子有三變

 汉青的马甲 2016-08-12



《論語·子張》:“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望之儼然

 

儼然,既可以說穿著,也可以指神態。作為一個君子,穿著上可以不求錦衣貂裘,但必須要整潔、整齊。整潔的衣著不僅可以給自己更多自信,還能向別人傳達這種自信,展現自我的莊重。這一點可以看一下周恩來總理。

 

再說神態,望之儼然就是說遠遠望去,一個君子一定是莊重的、嚴肅的。為什麼呢?《論語》中同樣有答案: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一個人不莊重,就會輕佻,沒有威嚴,流於散漫,心不能自守,所學的東西也不會牢固。

 

所以儼然,這個詞其實有兩重四個意思。第一重是講穿著要整齊、神態和外在表現要莊重、嚴肅;第二重是說儼然的效果,一是儼然能讓人的內心自守,能夠使人的心不放逸,有利於君子進德修業。二是說,儼然能夠提升自我的自信,莊重的外表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

 

 

即之也溫

 

即,就是靠近。君子是這樣的,遠遠望去,莊嚴肅穆以自處,等你靠近了,發現他特別溫和。溫,就是溫和,當然也可以說溫柔敦厚。這是說君子在待人接物的時候,非常溫和,寬厚。《論語》中經常講到“溫”:溫良恭儉讓、溫而厲。溫,折射出君子仁愛、隨和、寬容以及尊重他人的精神。

 

溫是一種人格美,首先是仁愛,孔子說仁者愛人,君子有愛人之心,溫就是仁愛的一種體現。溫還是對人的尊重,一個君子,不管是對比自己地位高的,還是地位低的,貧窮的還是富貴的,都保持一種溫的態度。溫是寬容,源於內心的坦蕩。君子坦蕩蕩,君子在心裡不會計較別人的過失、不會在心裡耍心眼算計別人,自然能夠表現得寬容溫和。

  

聽其言也厲

 

一個人的言論往往能後展現他的內心。說話隨意的人,內心缺少堅定;愛許諾的人,肯定缺乏誠信;總是附和別人的人,一定是沒有主見,缺乏獨立的思考。那麼作為一個君子,言語一定要“厲”。

 

厲,不是嚴厲。不是說總是愛批評別人,指手畫腳,不是好為人師,老想著教育別人。就像我們現在的磚家,不管自己懂不懂,一開口就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大放厥詞,這顯然不是一個君子的行為。

 

厲也不是厲害,不是我們說的牛,不是指學問多麼淵博。厲是深刻、切中問題的關鍵。所以厲所體現的君子的精神,就是深刻的獨立思考。知識是沒有邊際的,學問是沒有究竟的,作為一個君子,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學問,而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相對的知識量。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特的判斷。

 

只有一個人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才會有自己的思想,說出來的話才能深刻、切中問題的關鍵,才能稱作“厲”。這樣的人,在現實中太少了,大多數人都是讀了幾本書,談論起來雖然滔滔不絕,自己為學富五車,其實在聽者看來就是如飲白開水。這就是缺乏獨立思考,讀再多的書,明白再多的道理,也不可能有自己思想,更不會真正理解什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