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四川美景,新津这12处排第二没地方敢排第一了。(附古画12张)

 zhourongwu 2016-08-12


 

堰堤卷涨

横亘长虹浪作梯,峨江灵脈取如携。

笼成岸石千重密,束尽江流万派低。

碧草光融春澹荡,桃花涨暖影离迷。

西畴灌溉资优渥,可但寻游拟画溪。


在新津县城东南修觉山下,南河和西河的汇流处,有一道拦截大江的古堰,在历史上曾有六门堰、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济堰、桐梓堰等各种称谓。西河、南河在每年十月以后进入枯水期,次年三月,桃花水发,春水漫过堰堤,势如一条奔腾戏水的长龙,又如无数水帘缀成的浩大瀑布。堰堤以上的江面水平如镜,漫江碧透,夹岸树绿山青,李白桃红,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泛舟南河,倒影如画,好一幅“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画卷。此乃古人心目中新津十二景的第一景——堰堤春涨。


牧马秋成

平冈侧岭路如梯,枷板腰镶处处携。

一夕黄云弥远近,连塍玉粒偏高低。

林穿牧笛秋逾爽,户接炊烟晓欲迷。

自是西成多乐事,放牛正好傍桃溪。


浅丘新津牧马山在岷江以东,属龙泉山脉。它左临府河,右带扬柳河,尤如一面南北长35公里的巨形盾牌。它上接双流,下人彭山,主体在双流县,在我县境内的是山的西侧部。相传牧马山在五代时,是蜀王放牧战马的地方。千百年来一直盛产的是旱地作物。那时的秋天,是牧马山最灿烂的季节。山上一片片古老的青冈树尤如喝醉了酒,层林尽染。农家屋檐下,吊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子,院坝里的晒垫上晾满了红艳欲滴的红辣椒。红苕、地瓜、生姜、花生收进屋了,该甜的甜了,该嫩的嫩了,该香的香了。秋高气爽的清晨,霞光初露,竹林茅舍升起袅袅炊烟,那正是农家游牛的好时光。不知谁家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穿林而来,手持竹笛吹得如醉如痴,那是一曲喜悦迷人的丰收之歌。


驿路盈阴

象胥重译接航梯,献尽来琛取次携。

路指千峰青霭合,桑连百亩绿云低。

一鞭斜月鸡声促,四牡晨光鸟梦迷。

北拱神京西六沼,皇华曾不阻山溪。


新津,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渡,是省会成都南面的门户,是成都通往西藏、川南、云南乃至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的交通要冲,是南方丝绸之路西线的第一站。明清时,曾在此设驿站、递铺、塘讯。那时,朝廷的来往公文靠驿站传递,来往官员靠驿站接待。

    那时的古释道,弯曲狭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匹,故称马路。新津自古为鱼米之乡,栽桑养蚕最为兴盛。一进入新津地界,从花园到铁溪,或到南河南岸的永兴一带,但见桑田遍野,绿云低垂。尤其是驿道旁的古行道树——桑树,大者盈抱,老干虬枝,绿叶纷披,夹道成荫,于盛夏时分穿行其间,使人暑气顿消。驿道桑荫的残景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随着公路的修通,古驿道的废驰,再加上军阀混战往往乱砍乱伐树木修工事、搭浮桥,终致驿路旁的老桑荡然无存


花桥蚕市

雁齿排成曲曲梯,花团锦簇竞提携。

千村日暖蚕工启,一径风和拓影低。

萑苇经霖黄欲滴,篷筐带露绿全迷。

浴川奉种从今始,三两微行向碧溪。


花桥是旧时新津东部的第一大场,原来是成都至嘉州(乐山)古驿道的一个驿站,明末初建场时名肇兴场。穿场而过的驿道要经过一座梯步红石拱桥,桥的两栏雕刻有精美的花草图纹,遂于清乾隆时更名为花桥。当时的蚕市、桑叶、蚕卵、蚕蚁、幼蚕、蚕茧和银光闪闪的蚕丝交易,从春到秋,一直兴旺不已。当地及邻县所产的蚕茧和蚕丝在此集散后,或北上或南下,供成都、乐山等地的作坊织锦织缎织绸。当时,成都九眼桥一带,缫丝作坊、织锦作坊云集,府南河因此又称锦江。为了避免蚕茧大战,一些作坊派员南下,在花桥坐庄收购蚕丝,许多长途返运的中间商人纷至沓来。每逢场期,万头攒动,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盛极一时。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四景——花桥蚕市。


西溪晓渡

倩谁留月系云梯,桂柑兰挠向晓携。

堤树熹微清露重,浪花摇荡曙星低。

临流问渡征夫怯,隔岸闻呼望眼迷。

试访玻璃江上路,五津次第认前溪。


此景究竟在何处,现在颇具争议。以下是三种代表性说法。

    李兴玉先生认为:“西溪是指今三渡水第一渡,因古时是新津城通往五津至成都的要渡……挑夫行人为了赶路,常鸡鸣天微亮时,披星戴月至西溪渡口,两岸常互有呼船家声,故晨月、渡船及人夫为这一画面景观。”

    蔡元俊先生认为:“西溪指流经太平场和黄鹤楼背后的石头河,当时可通行载重数吨的大木船,太平场当时是粮、油、棉、纱的集散要地,湖北人设立的黄州馆的棉纱贸易额居全县之最。西溪渡口在今新津氮肥厂过河天然气管道架设处,附近其时店铺商船云集,天麻麻亮时,对岸团结村的挑夫呼朋引伴,招呼渡船。此景展示的是水陆码头繁荣景象。

    童汝锷先生认为:“西溪是指今五津二小背后的西门渡口。此渡有两三只渡船,是不收钱的义渡,过去河边还立有义渡碑记。我父亲童次湘曾告诉我,西溪指的确是西门渡口。”

    三种说法都抓住了一个“西”字。李说是西河,蔡说是县城西边的石头河,童说是西门渡口。但哪一个才是古人心目中的西溪浇渡呢?我们只好到道光版县志中去寻觅了。

    邑令王梦庚《西溪晓渡》诗云:“倩谁留月系云梯,桂楫兰桡向晓携。堤树熹微清露重,浪花摇荡百星低。临流问渡征夫怯,隔岸闻声望眼迷。试问玻璃江上路,五津次第认前溪。”诗还算写得不错,但是对于“晓渡”的地点仍不甚了了。但此诗前面的插图却颇耐人寻味,但见老树含烟,芦苇起伏,雾岚袅袅,秋水绵绵,岸边只立了一个闲人,仿佛刚刚喊罢“撑船过来”,一只渡船正从斜刺里破晓撑来。引人注目的是,图的右下角分明画了一座庙宇,门前还竖着一道旗杆。五津二小的前身恰好是王爷庙(船工祀奉的神明镇江王爷),这一点与童说暗合。图中一派清江寂寥气象,绝无半点喧闹与繁华。

    由此看来,《西溪晓渡》该指的是西门渡口吧(渡口原址在今21街区临河高压电塔偏西50米左右)。


南港晚渔

层波叠浪盛天梯,击楫中流快取拢。

翠网痕牵残霭破,红鳞艳射夕阳低。

等箵影重灯将上,欵乃声回路不迷。

好趁提壶沽酒去,醉余清梦绕花溪。


河宽水清的南河,产鱼特多,到了民国年间,年捕获量尚在5至10万斤以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南河金甲鲤鱼、江团、白甲、清波等鱼为邑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通体透明、艳若桃花、形似降落伞的桃花水母,美丽异常。那时的南河真是新津人的母亲河,真是新津人的骄傲!

    傍晚,打渔人在江上忙碌,或撒网,或搬罾,或垂钓。此时,渔船悠悠,长篙拍水,渔鹰沉浮,吆喝如歌,更兼长天落日,碧波沉霞,水紧鱼跳,鳞光闪耀。正如邑令王梦庚《南港晚渔》诗描写的那样:“翠网痕牵残霭破,红鳞艳射夕阳低。苓警影重灯将上,歙乃声回路不迷。”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六景——南港晚渔。


修觉诗碑

共上青云百丈梯,邀朋选日手同携。

名山胜处诗难好,杜老题余格尽低。

峭壁排空岚气湿,苍苔蚀尽漏痕迷。

剑南尚有如椽笔,取次摩崖镇曲溪。


古渡新津,面山临水,城南青山逶迤相接,隔河相望的天社山诸峰,树绿山青,刹观错落。尤其是方圆不足一里的修觉山上,竟有四庙一亭:白观音、修觉寺、宝华寺、玉皇观(雪峰观)和纪胜亭。其间,绝壁、古柏、灵泉、白塔、诗碑、岩刻、殿宇交相辉映,变化纷呈。修觉寺创建于初唐,寺前山岩上,有相传为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驻跸时手书“修觉山”三字的岩刻。史载,唐宋诗人杜甫、陆游、苏辙、范成大,明代散文家钟惺等名家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传世的佳作名篇。诚南诸峰,以修觉山名气最大,古人往往只知修觉山而不知宝资山、天社山。


宝华钟梵

法幢高盗不容梯,古径频劳竹杖携。

山护钟声穿树缓,风催梵吹度云低。

凿开顽石头应点,呼断飞猿性未迷。

漫说孤亭标纪胜,灵踪还许溯曹溪。


修觉寺上行二百米,便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问的宝华寺,与大佛岩头的纪胜亭相望。寺后有相传为苏东坡洗砚处的洗墨池。寺内有大钟一口,高七尺许,悬在头殿右角的钟楼上。宝华寺三面临江,山势嵯峨,伫立寺前,近可闻大江潮声,远可览五津景色。宝华寺的钟声清越,每晨昏敲击而声传数里,给人以清净空灵的感觉。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八景——宝华钟梵。


莲华接翠

华岳峰高不可梯,西来游屐儿经携。

忽看九朵浮空耸,陡觉千峰伏地低。

紫雾半埋神转秀,翠微欲上眼先迷。

何年羽化留仙躅,   拟向胡麻溯曲溪。


距县城7.5公里的九莲胜景——观音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明代成化年间的壁画和塑像被专家誉为世界级的精品。

    观音寺有九座山峰环抱,形如盛开的九朵莲花,故有九连胜景的美称。这里过去古木参天,莲峰叠翠,溪流婉转,曲径通幽。邑令王梦庚《莲华接翠》诗云:“忽看九朵浮空耸,陡觉千峰伏地低。紫雾半埋神转秀,翠微欲上眼光迷。”由于翠色人诗心,使他甚至产生了“何年羽化留仙躅”的念头。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九景——莲华接翠。


稠稉出云

金母虚窗白玉梯,上清宝岌翠函携。

灵山日暖黄芽老,古鼎烟沉紫云低。

肤寸云生分叆叇,崇朝雨偏望离迷。

漫将嘉谷疑仙草,剩有方田证藕溪。


在南河南岸的天社山诸峰中,有一峰名稠粳山,因峰顶有道教胜地老君庙,新津人习惯上又称它为老君山。此山群峰拱卫,孤峰突出,有明代及清初古柏三百多棵,森森古柏,虬枝苍劲,翠云层叠,环境是少有的清幽。在环境未被污染的年代,一遇晴好天气,每每出成都南门及在彭山县城外便可望见此山。


琴堂古柏

借将百宝广寒梯,黛色参天未许携。

剑阁关前心并古,锦官城外泞频低。

漫夸花事河阳盛,敢使琴声单父迷。

胜地风流供觅句,新诗题偏夜郎溪。


此景也颇有争议,也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蔡德鑫先生认为:“古县衙二堂设有琴堂,堂外有古柏,传为蚕丛氏治蜀时栽。两人合抱,尤有余。”

    李兴玉先生认为:“传说在县教谕衙内(原模范街税务所内)有明代柏树数株,枝叶繁茂,耸立在抚琴堂前,天然成景。”

    童汝锷先生认为:“此景在县衙大堂前,有古柏两株,须两人合抱。因公事人常在树干上拴马,马常就树撒尿,天长日久,树遂枯死。”

    孰是孰非,不得而知。还是只有向清道光版县志求教。其《琴堂古柏》图画得十分简练,图上只画了古县衙的大堂,紧靠大堂宽阔的台阶,有两株苍劲的古柏,左柏挺直,右柏呈反 “s”形,既风骨铮铮,又相互呼应。有趣的是,画家似乎料到后人会对此景有争议,特意在此画上方顶格处注明“大堂”二字,表示画家画的是县衙大堂,即县官升堂审案处。

    至于此树栽种的年代,恐怕远远不止于明清时代,因为新津十二景的命名至少不晚于清代嘉庆年间王梦庚任新津县令的时候。并且王梦庚《琴堂古柏》诗中,有“剑阁关前心并古,锦官城外首频低”的句子,他把新津县衙大堂前的两株古柏与剑门关前的秦汉古柏、成都武侯祠前的古柏(杜甫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相提并论,足见其不同凡响。

    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十一景——琴堂古柏。


凤尾丛篁

女墙百尺绝攀梯,风尾丛高种孰携。

滴露无心浑欲舞,干霄有志岂能低。

绿云万片联翩接,碧玉千竿咫尺迷。

欲借猗猗比淇澳,家风毋愧剡中溪。


此景也有争议。一说:“在县衙后堂(原县委大会议室左下部位)有凤尾竹十数丛,伫立在考生员的院内,微风吹动,竹叶如风摆尾,其景幽静。”

    一说:“在县衙花厅旁边有凤尾竹一丛,枝叶修长如凤尾,风吹竹摇,十分优美。”

    又是清道光版县志的《凤尾丛篁》图为我们解开了疑窦。画家用传统的介画手法画出了整个县署的建筑布局鸟瞰图,在二堂(图中特意注明‘二堂’两个字)背后的左侧,勾勒了一丛枝叶婆娑、凤尾轻摆的竹子。王梦庚有“绿云万片联翩接,碧工千竿咫尺迷”的诗句以记其胜。

    更为难得的是,此景的后面还特意附有一大段文字对此景进行阐述,这是道光版“新津十二景”中唯一的一段注释文字。

    其文云:“县署二堂后有竹一丛,不知产于何时,修长数丈,尾若柳垂,因风飘扬,形类凤尾,似得气之厚。考之竹类即慈竹也,又名子母竹,其根最易蔓延,而此独不繁滋,挺然独秀,其形特异。此凤尾丛篁为邑之一景所由来也。”

    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十二景——凤尾丛篁。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新津十二景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有的早已湮灭,如:驿路桑荫、花桥蚕市、宝华钟梵、琴堂古柏、西溪晓渡、凤尾丛篁。有的已经面目全非,如:失去了修觉山胜迹依托的“修觉诗碑”,环抱的九峰早被剃光了树木的 “莲华接翠”,一江碧波已被污染、明清古城墙己拆毁的“南港晚渔”。比较接近原貌的堰堤春涨、牧马秋成、稠粳出云,与当时的风光相比,其实也相去甚远了。

    新津十二景,是新津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她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感。在命名上,她讲究对仗平仄,讲究音韵铿锵,讲究诗情画意,读之如饮甘霖。在景致的选择上,她讲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对照,讲究宏观风景与小品景致的搭配,使古代新津的山川风貌、风俗民清、名胜古迹展露得淋漓尽致。

    新津十二景,永远的蔚蓝色,永远的诗情,永远令人回味的童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