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趣谈南京的清凉地名
作者:于峰 今年的夏天似乎特别炎热,为了消夏避暑,人们也是各想奇招。其实,在南京的地名中,就有不少和夏天有关的。 “老南京”的记者采访了文史研究者,细细研究了浩瀚的南京地名宝库,整理出一份和夏天有关的地名名单。 南京有20多个“瓜地名” 夏天,人们离不开西瓜。很多人家,每天都要吃掉至少一个西瓜,而冬瓜则是夏日里一道降暑的美食,民间甚至流传,晚上抱着冬瓜可以降温,睡一个凉快的觉。 其实,南京地名里有不少和“瓜”有关的。业余喜欢研究南京地名的文史爱好者高小民告诉记者,他粗略统计了一下,南京至少有二十几个地名里包含一个“瓜”字,它们分别是:北东瓜市、南东瓜市、东瓜圃桥、西瓜圃桥、东瓜匙、瓜园村、瓜冲、瓜埠山等等。
北东瓜市 北东瓜市和南东瓜市位于如今的广州路、宁海路附近。早在清《同治上江两县志》中就有“东瓜市”,可见这个地名历史悠久,后来又分出了北东瓜市、南东瓜市两个地名。传说此地最早是瓜类交易市场,售卖冬瓜、西瓜、香瓜各种瓜,其中又以冬瓜居多。所以人们将这里称为“冬瓜市”,后来讹称为“东瓜市”。 位于福建路附近的东瓜圃桥、西瓜圃桥则是从瓜圃桥这个地名里衍生出来的。清代时,南京城北居民较少,荒地很多。有人在这里开荒辟成瓜圃,种植西瓜,因此,这里一座建在内金川河上的桥被命名为“瓜圃桥”。 后来,人们在瓜圃桥东边又造了一座新桥,称为“东瓜圃桥”,以前的“瓜圃桥”改名为“西瓜圃桥”。再后来,东瓜圃桥和西瓜圃桥又成了街巷的名字。
高小民告诉记者,另外,红花路附近有一个东瓜匙,相传明代时这里长出过一个大冬瓜,冬瓜里有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旁边窨子山地下的宝库。人们根据神奇的传说发明了“冬瓜匙”的地名,后来讹传为“东瓜匙”。
东瓜匙 六合的“瓜地名”特别多 和“瓜”有关的地名,更多的是在六合区。据记者统计,六合至少有15个地名,是以“瓜”字打头的,它们的名字,有不少来源于六合区的瓜埠山。 瓜埠山,位于六合区东南部,古时候叫做“瓜步山”,后来改为“瓜埠山”。海拔不到100米的瓜埠山是南京一座名山,早在六朝时,北魏太武帝率军南下,曾屯兵瓜步山,威胁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市),可见那时瓜步山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光绪年间的《六和县志》对瓜步山(瓜埠山)的名字做过解释,称早在东吴时期,就有人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下卖瓜,因此“瓜”字被用在了地名里。瓜埠山还催生了瓜埠镇、瓜埠巷、瓜埠路、瓜埠乡等地名。南朝南齐年间,朝廷还在瓜埠山附近设置了一座军事要塞瓜州城。这是南京的瓜州,和位于今天甘肃酒泉境内的瓜州古城正好同名。 此外,六合区境内还有瓜冲、瓜园村等地名,虽然和瓜埠山没什么关系,但都是由西瓜或者冬瓜衍生出来的地名。 做木屐和折扇的巷子 过去,不少老南京人夏天习惯穿木质拖鞋。如今,这个习惯不多见了,但在地名里,却有和“木质拖鞋”有关的木屐巷。 水西门内,东起仓巷、西至莫愁路,有一条小巷子木屐巷。由于城市改造,这座古巷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巷口地名牌上“木屐巷”三个大字却讲述其历史:原来,在清代乾隆年间,这条巷子里全是制作木拖鞋的作坊,所以叫做木屐巷。 “这个木屐巷在历史上是做夏天鞋子的,常府街附近有一个棉鞋营,曾经是做冬天鞋子的,一夏一冬,一西一东,相得益彰,很有趣!” 夏天,人们离不开扇子,过去纳凉,不管男女老幼,几乎人手一把八角蒲扇,考究一点的要拿一把折扇。南京地名库里也有和“扇”有关的:“扇骨营”和“扇骨里”。扇骨营、扇骨里位于通济门外。据《南京地名大全》记载,过去,扇骨营里有很多制作扇子骨的工坊,而扇子骨是做折扇的重要构件。清代文人甘熙在《白下琐言》里谈道:“吾乡造作折纸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济门外。其扇面用杭连纸者,谓之本面;用京元纸者,谓之苏面。”可见,当时扇骨营的制扇工艺已经相当高超。 “清凉地名”名副其实 在没有空调的那些夏天,水井在人们度夏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南京城南的古井曾经星罗棋布,如今虽然很多已经消失,但南京地名里还有不少和“井”有关的,记录着当地的老井故事。 “南京的‘井地名’很多,比如铜井巷、邀贵井、金沙井、同乡共井、杨公井、古遗井、东井亭、六角井、太平井、小沙井、双井巷、大井巷等等,每一个‘井地名’都对应着一口或者多口古井,给老南京人很多度过炎夏的难忘记忆!”高小民说。
夏天,人们最讨厌的是“热”。高小民告诉记者,南京数不清的地名中,和“热”有关的只有“热河路”。不过,这个地名和炎热没什么关系,热河是民国时期的省区名称,南京热河路的命名能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细究民国“热河省”的来源,则是因为其省区内有一条武烈河,武烈河上游有温泉,被当地人称为“热河”。
和“热”相对,人们在夏天盼望的是清凉。南京的“清凉地名”不少,有清凉山、清凉寺、清凉门、清凉门大街、清凉古道等等。这些“清凉地名”都源自清凉山和清凉寺。高小民告诉记者,清凉山的“清凉”,有佛教含义,但也指出了清凉山的确是一处避暑圣地。早在南唐时期,李后主就常在清凉山避暑消夏,至今清凉山的还阳井就是那段韵事的见证。 清凉山 66个瓜果地名飘香金陵 盛夏之际,许多色彩缤纷的新鲜瓜果纷纷上市。有人不禁发问:南京的地名丰富多彩,那么,有没有“瓜果地名”呢?昨天,南京市区划地名协会常务理事薛光告诉记者,南京至少有66个“瓜果地名”。 市区瓜果地名并不多 “瓜果地名在南京主城区大概只有10多个,如樱桃园(太平门外)、石榴园(朝天宫东侧)、黄瓜园(古林公园)等,大多与这里曾种植过这些果树有关。”薛光举例说,黄瓜园位于草场门广场西北,古林公园西南,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院址。“黄瓜园,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一样,这里生态非常好!”南京艺术学院退休教授郭殿崇告诉记者,早些年学院正门的门牌上写着“黄瓜园”三个字,虽是个地名,却“名副其实”,院内确实种植着黄瓜等植物。 瓜果地名大多是在郊区 据悉,城郊就是南京的大果园,比如葡萄滩(位于横溪镇西塘村)、葡园路(位于江心洲)、梅子河(位于龙潭镇)、梨园路(位于浦口区桥林镇)等。 再过不久,红红的柿子就要上市了,雨花台区有这样一个村,家家房前屋后都种了柿子树,他们的村名就叫柿子树村。 薛光告诉记者,南京人似乎很爱吃桃子,桃苑、桃花坞、桃花涧、桃园路、桃园居、桃园人家、桃园新居、小桃园东街、小桃园中街、小桃园西街……粗略一数,含“桃”的地名就有20个。 【链接】 南京“瓜果地名” 葡萄村、葡萄滩、葡园路;樱桃园;桃子街区、红桃山、小桃园、小桃园东街、小桃园中街、小桃园西街、小桃村;梨园路、梨树庄、刺梨岗;苹果园、苹果街区、苹果都市大厦;梅子河、梅子洲、梅子桥、杨梅塘、杨梅塘村;石榴园、石榴新村、榴芳苑、榴美颂花园;桔子洲;香橙街区;柠檬街区;芒果街区;柿子树村、柿子树新河、柿裹松;荔枝街区;枇杷山;木瓜洲;桂圆街区、桂圆南路;橄榄之家;西瓜圃桥、西瓜圃桥十二号;黄瓜园;栗子山;枣园、枣园村、枣林村、枣林沟、枣林岗、枣林陈、枣林金;银杏村、银杏园、银杏苑、银杏居、白果树、白果北路杏塘、杏聚村、杏家塘、杏岗路、杏林新村;柏果树、柏果树十一巷、柏果树二十一巷、东柏果园、西柏果园等。(百家讲坛网www.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