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途牛牛

 顿空师兄 2016-08-12

关于阿里集团(阿里巴巴,下同)的「争议」,部分来自于Jack Ma的一些对投资者不太友好的历史;部分来自于阿里的不透;部分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走弱,投资者认为阿里规模太大以至于缺乏后续的增长空间。

640_461_640_461_320_320

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偏见将逐步被扭转,阿里集团(阿里巴巴)将会被重估(re-rate)。


首先,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唯一一家经受过充分竞争后胜出的公司。


较早前,某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一篇吹捧中国内陆互联网创新和本土化的文章流传甚广。这篇文章完全无视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多年来的大背景,那就是管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大多数在温室中「保护」长大,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厮杀和竞争,尤其是缺乏国际巨头参与的市场竞争。而阿里所处的电商领域,完全是国际巨头一直参与的领域。从亚马逊到新蛋等,电商领域是最开放的领域。阿里在竞争中胜出,可以验证其竞争力。而其他巨头,即便本土化优势非常明显,依然缺乏这一竞争环节,无法断言他们未来的优势将如何,典型如百度。即便是成功的企鹅,其市值依然可能存在「虚胖」,这很大程度是因为Facebook和谷歌等巨头被限制。


其次,阿里巴巴是一个收入(top-line)未来5年CAGR超过20%的公司,仅就公司传统业务而言。


按照阿里巴巴今年在投资者会议上的展望,到2020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台的GMV(网站成交金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接下来5年的GMV CAGR在18%左右。而接下来的第二条理由,将保证公司的收入高于公司的GMV的增长。

640_143_640_143_320_143


再次,阿里巴巴的转化率(take-rate)已经出现趋势性转折,将持续提升。


移动端的货币化的持续提升,已经出现拐点,并将超越PC端的转化率,这将使得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速快于GMV的增长。


刚刚发布的季报确认了这一点。阿里巴巴的移动端的转化率首次超过PC端。并且,我们认为,移动端的转化率将继续上升。


阿里巴巴显然就是中国电商领域的「谷歌」和「Facebook」,通过构筑一个强大的电商帝国,阿里巴巴从中通过广告等获利。

640_601_640_601_320_320

在GMV增长超预期和转化率上升以及并购的共同推动下,阿里巴巴的最新季度的收入增长率创下挂牌以来的新高。

640_601_640_601_320_320

需要指出的是,阿里巴巴将在本季度之后不再披露季度GMV,只按照年度进行披露GMV。阿里巴巴的获利未来和GMV的增长并无完全直接的关系,受益于平台规模,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长将显著快于GMV的增长。


再次,竞争格局基本稳定,竞争对手的蚕食将衰减,甚至不排除竞争对手衰败的可能性。


下图列示了到上个季度的新增GMV的流向。本季度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季报显示,京东在新增份额中的占比继续下降。并且,京东预期第三季度的增长继续下降。这些都预示着,京东的竞争开始出现颓势。

640_392_640_392_320_320



显而易见的是,京东的物流战略已经出现重大错误。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只有吹嘘的谈资,没有带来定价权或者市场份额的上升。自行组织的低效,与社会化的物流组织的高效,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非常显然的现象就是,对京东物流称赞有加的消费者,并不愿意为这种物流优势多付费。京东物流,也并没有带来3C之外的品类的市场份额的拓展。为了利用严重超前建设(严重浪费)的物流,京东不惜推出所谓的O2O业务。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京东物流的现状。在最新季报中,京东物流的成本占比较去年继续上升。


京东物流的悖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对于经济学上的社会分工理论的挑战。社会化的物流公司,通过残酷的竞争,优胜劣汰,保持价格优势和活力。而京东庞大的物流,面临着内部管理的困局,所期待的规模优势很可能被高达数万人的管理所消耗,进而成为规模劣势。


再次,Jack Ma和阿里巴巴的名声折价将出现转折。


基于Jack Ma和阿里巴巴的黑历史的利空,基本都已经体现,典型的如假货诉讼。市场上没有任何针对阿里巴巴的未提及的利空存在。


再次,阿里巴巴的传统业务外的其他业务目前基本没有贡献估值,未来势必会提升其估值。


阿里云在中国的地位,可能高于AWS在美国的地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里巴巴是中国几乎独占性的电商地位,庞大的存储冗余,以及众多中小企业都是阿里巴巴客户。阿里巴巴在云服务领域的基因,远非其他竞争者可以比拟。同样,蚂蚁金服和菜鸟物流的未来估值展示,同样将提升阿里巴巴的估值水平。

640_144_640_144_320_144640_143_640_143_320_143640_383_640_383_320_320



最新的季报显示,阿里云依然保持着高增长,并且,亏损已经收窄,将很快达到盈亏平衡点。


最后,投资者需要了解到阿里巴巴是一个经营杠杆极高的公司。随着收入的增长,阿里巴巴将出现非常明显的Operating Leverage,公司的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将大幅超越公司收入的增长幅度。即便top-line的增长幅度在2020年之后回落至15%,极可能的情形是,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依然会在20%--25%。


中国电商的渗透率目前仅为24%,未来的行业增长空间依然很大。作为一家未来5年top-line CAGR可以超过20%的公司,阿里巴巴的市值增长,将很快拉开帷幕。


ivy:对于阿里巴巴,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