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画版《包拯传奇》在欧洲销售了10万册后,终于出了中文版

 汉青的马甲 2016-08-12

法国哪来的包青天?到底粉到什么程度?

 

《包拯传奇》系列漫画的第一本,由法国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和中国连环画版画艺术家聂崇瑞合作创作,它在2010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隆重”诞生。说隆重,是因为那个时候,这本书的出版社——法国FEI出版社(Les Editions Fei)——才刚刚成立,还是行业里的职业级菜鸟。因为无知,所以特别无畏。为了推广这本小小的148页、13X18厘米的横开本漫画书(定价7.5欧元),法国FEI出版社租了一个4平方米的展位。这里只卖一本书,两位作者和独家代理王宁、聂竞晖(北京天视全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责编挤在迷你展位里签售,用4天时间创下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有史以来单本漫画的销售纪录:630本。展位上连续三次断货,后来法国读者排队的时候,出版社不得不挂出“售罄售罄,请4点以后再来排队”。这一系列漫画共6册,每年出版一本,6年内在欧洲法语区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

 

巴黎市长来函祝贺:




法国人这一点很可爱,他们把文化当成大事!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任职期间,还特别写信祝贺法国版包拯的成功:




说了半天,这个聂崇瑞和马蒂到底是谁呢?




郑重声明:这里有史以来第一次揭秘聂崇瑞的真实身份!


聂崇瑞老师的祖上为清代湖南衡山望族,以三代进士、两代翰林,以及乐善好施知名远近。他的曾祖父聂辑椝,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婿,还是李鸿章在沪大办洋务时的得力干将,是晚清上海市较有作为的一任道台(相当于现今的市长一职)。聂崇瑞于1943年1月23日出生在印度,父亲当年在中央银行工作。1946年他跟随父母回到了中国。从1952年到1953年期间,父亲调到了北京机械进出口公司,这时候他上小学五年级,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开始在北京奋斗。这时候的聂崇瑞上小学五年级,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在校时经常参与并负责学校画报的绘制。1959年,他16岁,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了35中高中,期间准备报考美术院校。聂崇瑞于1962年高中毕业,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动荡,所有艺术学院都不招生了。于是他辗转来到北京市青年美术补习学校学习美术,一开始预计有两年课程,但一年半就停课了。经过两年的努力,聂崇瑞于1964年报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未被录取。迫于生活压力,他同年在北京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做机器搅拌机的操作人员和卷扬机的操作工,直到1979年。那时候,大部分专业艺术工作者都在牛棚,所以工人阶级中会画画的人反而有了施展才华的地方。当年,北京幻灯制片厂要在建筑工人中宣传先进典型王学礼同志,需要美术创作人员,于是,聂崇瑞在1979年被正式调到该厂,负责艺术创作,设计、绘制幻灯片。




在1979年到1995年这16年中,聂崇瑞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很多连环画和美术品:其中包括为杂志绘制插图并出版的多部连环画小人书:《回来吧,罗兰》(1981年)、《世界之谜》(1987)、《巴普洛夫》(1984年)、《X光与伦琴》(1983年)等。


(这些历史系列看起来跑题,实则是偶然中的必然,请且听下面细细分解)


1995年,幻灯厂关门了,聂崇瑞开始为一家装饰公司绘制场景效果图。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两年中,他实践了许多建筑类的绘画工作,这为以后的建筑俯视图的绘画技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些建筑俯视图的绘画技巧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例如《包拯传奇》第五册中的这一场景


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2003年,聂崇瑞成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外聘美术编辑。 2006年,他被聘为北京天视全景文化传播公司的专职漫画家,重新绘制了曾经创作过的“聊斋系列”漫画作品。同年,《贾儿》由法国小潘出版社在法国出版。2007年,改编自《聂小倩》的纯手绘漫画作品《古刹魅影》由同一家出版社在法国出版。2010年,北京天视全景(中国最专业漫画版权代理公司)的王宁总经理与法国FEI出版社社长徐革非(我本人,外国人叫我Fei)以及编剧马蒂(Patrick Marty)相识,这次相遇让为期六年的“包拯创作长跑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2010年,聂崇瑞、马蒂和徐革非在法国安古兰市政厅合影




中法艺术家合作创作、以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角的漫画在行业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法国人用中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进行再创作,写出外国人喜爱的悬疑侦探故事,由中国漫画、版画大家来执笔绘图,并且采用传统连环画的开本——这在当时还是世界第一次。(这也算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吧?)国际合作创作概念听起来很好玩,但是实际操作中,碰到了很多挑战。最最开始,包拯长的是这个样子:




因为在马蒂心中,包青天是一个喜欢作诗,喜欢美食,平易近人,充满正义和智慧的形象。后来,大家都觉得包大人太胖嘟嘟了,所以聂老师又给增加了几个选择:




但包青天总不能比展昭帅吧?最终人物定型之后,长成这个样子:




在此跟大家透漏一下,法国版包青天的原型是照着编剧马蒂的形象参考来设计的,照片为证:




在此再隆重介绍几为配角:



法国版公孙策

2010年法国展昭的测试版原型,

后来变成俊朗潇洒、热爱生活(以及美色)的大侠


聂老师和马蒂合作初期,也有过不可告人的误会:当马蒂请聂老师画一个丑陋的大胸女人时,聂老师画了一个细眼睛、塌鼻梁、厚嘴唇的女人。可是马蒂收到后说:“这也太性感了,一点都不丑啊?”原来在聂老师和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丑女,在法国读者看来却是最性感的!后来,当聂老师创作漫画人物双月时,硬给人家加了斗鸡眼,变成了这个样子:



设计法文版封面的时候,出版社一共出了20多个方案,以下是被放弃的案例之一:



可能有点太像连环画的封面了?


最终,法文版《包拯传奇》的封面是这样的:



法文封面第一本


法文封面第二本


法文封面第三本


法文封面第四本


法文封面第五本


法文封面第六本


其中第四本封面是以王宁的照片为原型画的,括弧,他本人比这还凶。


那么,法国媒体和读者怎么看我们这位“混血”包青天呢?



“传说中的包拯成功再现”- 世界报说。


“成功的跨国创作… 不用再恐惧中国了,我们可以共同合作”- Canal +电视台专访


“中国式的奇迹”-观点报说。


“包拯是中国的艾略特奈斯”-费加罗报说


这里先给大家简单补一补欧洲法语漫画市场的常识。法语中的漫画是Bande dessinée,经常被简称为BD。在法国,漫画艺术被称为第九艺术,是与音乐、舞蹈、戏剧平级的艺术形式。漫画的读者范围可以从7岁到70岁,使用分级阅读的模式,品种和题材十分丰富,每年平均有5500本新的漫画书出版,其中40%是日本漫画,中国漫画的市场份额不超过2%。由于品种的巨大和丰富,法国漫画行业竞争十分激烈,除了营销团队和发行渠道要过硬,漫画的质量、剧本的质量以及绘画风格的突出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有最好的作品和运营团队,也才能让作品站得住脚,才能不被书店老板在1个星期内退货。法国书号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开出书,但作品和运营要必须要很强、很持久,出版社才能生存下去。此外,在没有盗版的情况下,法国的图书不可以低于9.5折销售。



图为里昂的一家专业漫画书店橱窗


巴黎的一家书店

 

《包拯传奇》在法国上市后,同年意大利版本由Coconino Presse出版社出版,紧接着荷兰语版本由Xtra出版,2012年第一册英文版在美国上市。



意大利版封面


荷兰版封面(最浪漫的版本)


美国版封面(精装)


而如今,最重要的,也是作者最期待的,是包拯转了一大圈,终于可以回来了!



由北京后浪出版公司倾情出版《包拯传奇》第一册


“后浪漫”是近年来最关注欧洲漫画的出版专业品牌。后浪的创始人吴兴元也是第一个亲自跑到法国FEI出版社去挑书的中国出版人。很多漫画行业的热心读者等待了6年,终于在2016年见到了中文版本——包青天如今带着数十万的法国粉丝回到了故乡。


正如编剧马蒂经常在中外媒体说的:“包大人经常跨越时空和我对话,似乎在让我讲述他的故事”、“因为包青天不属于中国,他属于全世界”。





相关图书


《包拯传奇1:玉凤钗》

作者: [法]帕特里克·马蒂(Patrick Mar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