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中天:隋炀帝之死

 喋喋不休的W 2016-08-12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易中天中华史》编辑小组,系授权使用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一日,隋炀帝驾崩。


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访,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当日凌晨江都发生大规模兵变。在宫门门卫官裴虔通策应下,骁果军统帅司马德戡率兵长驱直入杀进宫中,御林军校尉令狐行达拔出刀来冲到炀帝的跟前进行要挟。


裴虔通还牵来一匹马,要隋炀帝去见群臣。炀帝嫌马鞍简陋有失身份,死活不肯上马。裴虔通只好换了一副马鞍,炀帝这才放下架子让他牵出去游街示众。


然而乱党之首宇文化及却不想见隋炀帝了。据说,他原本就是被两个弟弟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和司马德戡硬逼着才成为兵变领袖的。他如梦初醒般传出命令:把那人牵来干什么?还不赶快动手!


结果,隋炀帝又被牵回寝殿。


面对持刀环立如临大敌的司马德戡等人,在问了几个问题并眼睁睁地看着十二岁的爱子被裴虔通所杀之后,隋炀帝坦然地说:天子自有死法,拿毒酒来。


毒酒是老早就准备好的,就藏在炀帝的那些漂亮女人那里。


可惜当时那些女人一个都不见,司马德戡他们又不肯耽误时间,炀帝只好让令狐行达把自己绞死。


这让我们不禁狐疑,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一日之前,司马德戡就偷出御厩马,暗地磨快了兵器,派人与门官裴虔通等商量好,各门都不上锁。到三更时分,全体骁果军吏紧急被召,司马德戡在东城集合数万人,点起火与城外相呼应,兵变迅速形成。


保皇部队为何一夜之间成了弑皇部队?!


还是追溯到案发当天,据知情者透露,隋炀帝死前问了三个问题——

他先问:我有何罪,以至于此?


兵变方面当然自有说法,还说得炀帝哑口无言。不过炀帝还是想不通。 他说,我确实对不起老百姓,但对你们这些人可是一点都不亏呀,为什么要如此相逼?


这个问题无人回答。


于是炀帝再问:今日之事,是谁挑头?


司马德戡终于忍无可忍,脱口而出说:普天之下无不怨声载道,想杀你的又何止一个两个!


据统计,隋炀帝执政的后期,仅历史文献中可以确认的反政府武装力量就有二百多个,其中既有勋贵出身的李密,也有农民出身的窦建德。而真正杀害隋炀帝的黑手,就是骁果军。


原因在于炀帝虽喜欢江都,不等于骁果军也喜欢。


骁果军作为保卫皇帝的精锐部队,他们配置精良,个个头戴金盔,臂刺血鹰,骑着汗血马,身强力壮武功非凡,却对隋炀帝流连忘返的江没有兴趣。原因很简单:这些汉子都是关中人。来扬州玩玩可以,老死江都,不干。而隋炀帝却不打算回到西北。


不回去也不完全是喜欢江南,实际上是回不去。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离开洛阳前往江都时,他的事业就已经从巅峰跌入了低谷。征高句丽民怨沸腾,巡突厥则差点被俘,炀帝却不思悔改继续一意孤行,结果是从贵族到农民全都跟他反目为仇。刚愎自用的皇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赖在扬州,甚至往南京和杭州跑。


此时的骁果军渐渐开始人心浮动。思乡心切的御林军一开始并无意造反。他们的打算是开小差,约定日期集体逃亡。毕竟,隋炀帝平时待他们不薄。他甚至采纳谋臣的建议,为这支部队在江都就地解决了性生活问题。因此,如果不是由于炀帝身边出了吃里扒外的白眼狼,事情的结果也许就会两样。


那谁才是那白眼狼呢?请追看副刊报道。


本报评论员 小仨儿


白眼狼三兄弟分别叫宇文化及、智及和士及,是许国公宇文述的宝贝儿子。作为鲜卑贵族、关陇豪门和开国元勋,以及夺嫡斗争中的杨广死党,宇文述深受炀帝信任。于是这三兄弟便在老爹去世后弹冠相庆飞黄腾达,尽管他们原本是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其中两个还犯有死罪。但,宇文述临终前的含泪哀求,让隋炀帝的心软了下来。


谁知道这竟是养虎为患呢?


现在已不能确定三兄弟中是谁使坏捅出这么大一个弑君的篓子。总之,骁果军的司令官司马德戡被告知:逃亡不是办法,造反才有出路。


我们知道,宇文述生前就被认为最能代表关中人的利益,司马德戡等御林军将领也原本就是他的部下。因此,宇文兄弟与司马德戡很快达成共识,其他人更是纷纷依附。这场兵变由此迅速酿成。


本报首席八卦专员 潇儿


事实上,司马德戡他们密谋时,信息是泄露了的,一个宫女甚至报告了第一夫人萧皇后。


然而,萧皇后当时却只是说:你想上奏,就上奏好了。结果炀帝把那上奏的宫女杀了,理由是国家大事不该由奴婢过问。因此,后来又有人报案,萧皇后便说: 天下事已不可收拾,何必再让皇上增添烦恼。从此,炀帝身边再也没人通风报信。


没人知道萧皇后为什么会持这样一种态度,我们只知道隋炀帝在江都怠慢朝政放荡不羁纵情声色,这位皇后不但不加劝谏,反倒参加了所有的酒宴和派对。没有证据表明她有过任何说法,也没有证据表明她有过任何不满。换句话说,她对夫君的自取灭亡竟是听之任之。


呵呵,贤妻原来是这样做的。


炀帝被杀时她当然更是袖手旁观,也没有像炀帝的某位红颜知己那样从夫而死,只是跟宫女一起用床板做了一副棺材,默默地为相伴了三十五年的夫君料理后事。也许,在她看来,只有这才是她该做和能做的。作为知书达理的妇道人家,她这样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叛军对她也秋毫无犯。我们知道,皇帝被杀一般都是会株连皇后的。南朝刘劭的殷皇后就曾质问执法官为什么要祸及无辜,得到的回答是:当了皇后便是罪过。


那么,萧皇后怎么就无罪?


萧皇后不该无罪。因为她是南方人,而且是南梁皇室之后——高祖是梁武帝萧衍,曾祖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读如察)和父亲萧岿(读如亏)都是后梁皇帝。隋炀帝那么喜欢江南,与这位萧皇后是有关系的。


何况萧皇后在隋炀帝那里并非摆设。从嫁到晋王府那天起,她跟炀帝就如影相随,影响力也众所周知。因此,如果说隋炀帝是因为赖在江都而得罪了骁果军,萧皇后就该负连带责任;如果说炀帝是因为贪恋女色而怠慢了朝政,那么,作为六宫之主,她应该负领导责任。


萧皇后岂能无罪?


然而,无论弑君的御林军,造反的窦建德,虎视眈眈的突厥人,还是以隋为鉴的唐太宗,都对萧皇后礼貌有加。毫无疑问,萧皇后聪慧、柔顺、节俭、识大体、善解人意,堪称温良恭俭让,确实让人敬重。但联想到炀帝被杀前她的知情不报和见死不救,却又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究竟是皇后和人有一腿还是别的原因,我们都无从考证,这个疑案,也许永远无法破解。



骁果军虽在这次重大事件中充当了反面角色,但我们不得不向大家八一八这支隋朝首屈一指的御林军部队。

大业九年(613),炀帝为了扩充军队,除征发府兵外,又招募新军。这批新军多是关中人,他们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称为骁果。骁果军是皇家近卫,所以配的都是汗血宝马,装备骑枪和马刀,身穿血色的明光铠甲,头戴赤金豹头盔,左臂上刺有血鹰。大业十二年(616),炀帝下江都时,以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一万余骁果为禁卫军随行,并屯于江都东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