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青

 安雪平 2016-08-12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卫青
  • 别名:仲卿
  • 籍贯:中国(西汉)
  • 出生地: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
  • 性别:
  • 民族:汉族
  • 国籍:中国
  • 职业:大司马大将军
  • 出生日期:不详,汉景帝时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元封五年)
  • 主要成就:抗击匈奴 收复河朔
  • 爵位:长平侯
  • 谥号:
  • 妻子:(前115年后)平阳公主
  • 葬处:茂陵东北

人物经历

悲惨童年

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 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被称为卫媪。卫青因姐姐卫子夫 在平阳公主家得到汉武帝 的宠爱,所以冒姓卫。

卫媪与卫姓男子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 》作卫孺)、次女卫少儿 、三女卫子夫 。丈夫死后,卫媪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 ,生了卫青。因生活艰苦,于是卫青被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人生转折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因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

建元三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 ,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其母馆陶公主 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卫青的朋友骑郎公孙敖 就和一些壮士把他抢了出来,因为这个原因,卫青没有死。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召来卫青,任命他当建章监 ,加侍中官衔。连同他的同母兄弟们都得到显贵,皇上给他们的赏赐,数日之间竟累积千金之多。卫孺做了太仆公孙贺的妻子。卫少儿原来同陈平的后人陈掌 私通,武帝便召来陈掌,使他显贵。公孙敖因此也越来越显贵。卫子夫做了武帝的夫人 。卫青升为大中大夫 ,秩比千石。

出击匈奴

元光六年  (前129年) 率万骑出征上谷,斩首虏数百  

元朔元年  (前128年) 率三万骑出雁门,斩首虏数千  
元朔二年  (前127年) 率三万骑出云中,斩首虏三千,收河南地,封长平侯  
元朔五年  (前124年) 率十余万出朔方,高阙,  俘获匈奴男女万五千,俘裨小王十余人  
元朔六年  (前123年) 春率十余万出定襄,夏再出定襄,  前后斩首虏万九千 
元狩四年  (前119年) 率五万骑并步兵数十万出定襄,获首虏万九千

①茏城大捷

出征匈奴正在加载出征匈奴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首次出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到达了茏城,斩杀首虏700人,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

②收复河朔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斩首虏数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十万,控制了河套地区。卫青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将军有功,封平陵侯、岸头侯。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陆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③奇袭高阙
元朔三年(前126年)夏,数万骑兵攻代郡,杀太守共友,掳掠千余人。同年秋季入雁门,杀掠千余人。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又使各三万骑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元朔五年(前124)春天,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命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他们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他们全都去攻打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大兵,以为汉朝军队不能到达这里,便喝起酒来。晚上,十万汉军来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几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④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为大将军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敌过万。
二月,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杀敌人几千人。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嫖姚校尉霍去病独自领八百骑兵,在大漠奔驰数百里,袭击王庭,斩敌2028人,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封冠军侯。张骞加入卫青的大军,因为收集情报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被封为博望侯。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合并了部队,共有骑兵三千余人,单独与匈奴单于所率的部队相遇,经过一天多的交战,汉军伤亡殆尽。赵信本是胡人的一位部落首领,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及至此次兵败,匈奴引诱他投降,便率领本部所余骑兵约八百人投降了匈奴。苏建全军覆没,脱身逃走独自返回卫青大营。此战,失去了两位将军,翕侯赵信投降了匈奴,军功也不多,所以汉武帝没有增加卫青的食邑,只赏给他千金。这一年,卫青两次率领十几万人出击匈奴,汉军兵士马匹死亡达十几万,兵器衣甲和往前方运送粮草的费用甚巨。因此,大司农府库枯竭,无法供应军需。六月,汉武帝颁下诏书,允许百姓出钱买爵和以钱免除禁锢,也可以交钱免除盗财贪赃之罪。又设“赏官”,称为“武功爵”,以补充军费开支。

⑤漠北大战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数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卫青正在加载卫青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主攻单于,卫青作副攻,侧面响应霍去病以减轻其压力。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左将军公孙敖、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打在人们的脸上,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又命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单于看到汉朝军队很多,而且战士和战马还很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这时,天已黄昏,汉朝军队和匈奴人相互扭打,杀伤人数大致相同。汉军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虏,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离去,于是汉军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卫青的军队也跟随其后。匈奴的兵士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行走二百余里,未追到单于,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人,到达了窴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归来。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
漠北之战,匈奴两路被歼9万余人,元气大伤, 是后匈奴远遁,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而汉军损失也很大,死亡达数万,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
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封邑万户
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的不同记载。
司马迁《史记》记载:卫青河南之战,以3800户封长平侯,河朔之战,益封3000户,破右贤王,益封6000户,共12800户。加上三子为侯,各1300户,总计16700户。
班固《汉书》记载:卫青河南之战,以3800户封长平侯;河朔之战,益封3800户;破右贤王,益封8700户,共一万六千三百户,封三子为侯,各1300户,并之20200户
《汉书·王莽传》: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户以封卫青,青子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
元封病逝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庐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家族成员

妻儿子女
卫青有记载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三子生母不详,但从卫青得封大将军时“三子在襁褓中”封侯来看,三个孩子的母亲可能不是同一人。
当初卫青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两人就是奴仆关系,卫青后来成为大将军,地位显赫今非昔比了,由于平阳公主守寡多年,有人就有意的撮合。在嫁给卫青后,《史记》对平阳公主的记载从“公主”变成了“长公主”,也许这正是汉武帝刘彻对姐姐婚姻家庭不幸的一种补偿。按《史记》记载,平阳嫁与卫青不是元朔五年或六年卫青官拜大将军时,而是元鼎二年之后,此时不但漠北之战已经结束,霍去病也已不在人世。卫青薨后,长子卫伉(并非嫡子)因平阳公主的缘故继承长平侯爵位。汉书记载,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西汉合葬不同墓,平阳公主墓冢约在卫青墓东侧1300米左右。
枝属五侯
自卫青霍去病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卫家最顶峰的时期,卫氏支属五侯,贵震天下。卫青及其以下,其五人为侯者,卫青、卫伉、卫不疑、卫登、霍去病,爵位为:长平、宜春、阴安、发干、冠军五侯。

后世纪念

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侧1000米处特地为卫青修建了庐山形状的墓冢,以象征卫青 一生的赫赫战功。

封土概况:

卫青墓的封土为二层台 覆斗形,是茂陵陪葬重臣中最大的一座,墓底部东边长113.5米,南长约90米,北长72.6米,西长107.2米,高约25.5米,顶部南北15、东西6米;高25.5米;占地面积 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中腰有平台。(资料来自《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现存的这块墓碑,是清朝时立的,立碑人名叫毕沅(续《资治通鉴 》的作者),是当时的地方长官(碑上署名兵部侍郎陕西巡抚督察院副右都御史毕沅)。卫青墓碑上的字是“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字。

卫氏复家

根据班固 在汉书年表里的记载,在征和二年(也就是卫青去世15年后)的巫蛊之祸中,卫青的长子卫子夫之侄长平侯卫伉 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因此,在后来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

(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

(汉平帝·王莽)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