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宁海黄坛大双峰,千年村落镶林中

 nhql 2016-08-12

2016年8月7日,我们一行8人应邀去宁海黄坛镇弘杨村,接待我们的是宁波市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处长谢建定,2015年1月他派驻到弘杨村任指导员,宁波日报对他帮扶弘杨村的事迹专门介绍过,《农村指导员谢建定,把心融入山里人,自掏腰包投进高山》看后很感动。因谢指导与群友朱书记是朋友,我们也因此而借光。

弘杨村历史悠久,据称当地居民祖先是700多年前迁居此地的。该村东临西溪水库,南濒大松溪,西边则靠近中央山与上辽岗。2006年,弘杨村由横坑、留五扇、应家坑、黄坭田、石辽和下山头6个自然村合并为行政村,成为是黄坛镇进入双峰片的第一个行政村。

我们一行7:30点半从镇海蛟川上高速,大约9点左右到宁海黄坛镇,尔后沿盘山公路去弘杨村。

先经过黄坛水库

后经西溪水库谢指导在村口等我们带我们到杨书记家朱书记赶紧和老书记留个影好客杨书记用自家的西瓜招待我们,高山西瓜味道交关好。

杨书记带我们参观他家山地,赞足类,给你长长见识。

他家种的猕猴桃

香榧

蓝莓红豆杉百合带你去弘杨村走一转

村办公楼

弘杨村为集中处理生活废水建起了一个很大的氧化池

村里有很多老房子依旧保持着上世纪建筑风格

这些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房子很有特色

看来当年条件并不差

但改革开放后

因交通闭塞

这里有点落伍了

桥棚道地三石五四合院好气派

93岁婆婆正准备吃中饭,中饭很简单,只有面条,看来生活很清苦,但她很好客,叫我一起吃面条,好感动呀。行走在村中,感受到生活在高山中村民和谐、温馨的气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穿过村子,可以看到山顶上连绵不断的茶园,青葱嫩绿。

高山水稻,大米可好吃啦

谢指导又带我们去榧坑村,经途中央山村榧坑村横山有好多古香榧树,树龄最长的有1000多年,

是我市红豆杉科最古老的古树。

机会难得,群友不忘与千年古树合个影

280岁的银杏树算小弟弟这棵苍老又名贵的柳杉,已经有270多岁啦。

建于1760的万年桥,乍看上去,万年桥与别的石拱桥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拱曲如虹,一样的乱石堆砌;但在宁海甚至浙东的同类古桥中,它却拥有多项第一:海拔最高,跨径最大,宁波市十大名桥之一。


       真巧,参观途中碰到一群来自宁波机关企业的驴友,他们也是谢指导的朋友,慕名而来,双峰有点要火的节奏。

        这里是原双峰乡政府所在地,现已变成黄坛镇双峰办事处了,谢指导就住在这里。中午我们在此吃中饭,吃到了高山绿色蔬菜,味道赞足类。

       双峰一带森林茂密,植被保护良好,空气清纯,物产丰富,谷深溪幽,风光优美,千年香榧树,漫山红豆杉,层层绿茶园,特别是拥有华东地区罕见的7平方公里原始常绿阔叶天然林,为十分难得的天然的“氧吧”,正如谢指导所写“双峰确是金凤凰,最美森林誉浙江;浙东宁海小西藏,名符其实小天堂”。双峰是节假日休闲好去处。


谢指导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深入农村一线,亲身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山村朴素民风,并以“诱人的大山”为题材,写下了多本打油诗,并在今年“三月三快乐笋宴游”中分发给游客。本人有幸获曾《人生感悟》,《浙东小西藏》二本打油诗集,读后感触很深。



希望大家走进大山,感受大山,热爱大山。看看一心为山区人民奔波的谢指导,感悟一下人生真谛。看看'宁海小西藏'双峰,感知一下什么叫空气清纯。看看勤劳的山区百姓,感觉一下什么叫淳朴的民风,同时还可品尝当地菜肴的甜鲜味道,感受一下什么叫高山绿色蔬菜。双峰这块未经开发的宝地,相信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