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把自己活成了一句流行语

 Jaeseok 2016-08-12


因为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一首合唱歌曲,最近全中国的人的身体仿佛都被掏空了。


流行语的传播就是这样,永远都是一夜爆红。然后整个网络都充斥着相同的语言,昨天大家还一起有钱任性,明天就一起睡你麻痹起来嗨,后天就又异口同声地问你这么吊家里人知道么。


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在微博在微信在论坛,用千篇一律的词语发着同样的感慨,各种调侃各种表情包,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了别的语言,就只剩下了这些流行语。


而一旦某个时间没有新的流行语出现,网络就会显得一片萧条,只能拿着老梗不停地反复炒来炒去。而一旦有新梗新的词汇出现,网络世界马上就会铺天盖地地火起来了。还记得前一段时间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吗?漫画一出来,从北京到上海,再到云南青海,全中国城市友谊的小船都翻了;从通信到医疗,从互联网到公务员,各行各业的小船也都翻了。无数的商家如蚁附膻地贴着热点,无数的公众号变着法子追寻着10万+。


虽然我也会用流行语,也觉得几乎所有的流行语都充满了趣味和创新性,但我却一直无法对流行语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我一直试图和流行语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我没那么喜欢流行语,因为它没有个性。在QQ盛行的年代,我有一个好友,特别喜欢发说说。几乎达到了一周更新三四次的频率,而且全都是歌词。一会是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一会是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但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没有人理解她的孤独和不合群。她试图用千万人唱过的歌词,来解释自己的独特,就像现在很多人很多公众号一窝蜂地发身体被掏空一样。


我想,每个人在发朋友圈在向外展示自己的时候,都渴望回复渴望一个zan,那是人们在网络信息的洪流中,专门停留下来,对你,对你这个独特的个体所投射的目光。他为你停留,为你花费哪怕零点一秒的时间点zan,也是因为你是你,你展现了独特的一面。但在满屏的流行语中,你和别人没有区别,你只是成为了流行语的搬运工。


真正的个性是由内而外的与众不同,是性格和学识的水乳交融,是经历和感悟所外放的灿烂光芒。真正的个性是我手写我心,是原创,而不是ctr+c和ctr+v的组合。真正的个性应该像指纹,像树叶,拿出来就是独一无二。毕竟,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我没那么喜欢流行语,因为它变化太快。曾有段时间,我为《南都娱乐周刊》写流行语的解读。每出一个新的流行语,我就会写一篇文章,讲一讲这个流行语的来历,含义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几乎一两个星期,就得写一篇。流行语的更新速度太快,duang的一声,出来个高富帅,duang的又一声,又出主要看气质。我胖,跑不快,追起来太累了。


变化快所带来的尴尬是,如果你一旦用过了时的流行语,就会显得特别可笑。你还记得看春晚上冯巩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时的膈应吗?是的,尴尬癌都犯起来了!如果现在还有人用美眉、帅锅和886聊天,不,甚至用叶良辰的梗,那真的太out了。哦漏,连out都out了啊!


我没那么喜欢流行语,因为它太浅太轻。流行语追求的是短平快,是速度是快感,所以肯定是浅的轻的。它太容易被说出口,并且被讲出来的那一刻,就只是它自己本身,背后是没有支撑的。


一个满嘴网络流行语却自认幽默的人是无趣的,以为他的幽默没有足够厚重的积淀做支撑,很容易沦为滑稽。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很好:为什么要读书?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我靠,好多鸟,好多鸟,卧槽,真他妈太好看了!”


我想,对待流行语也是这样。适当给自己的生命增加点重量,不要让它轻盈的像一根羽毛。不要只是嘴上轻盈地吐出流行语的音节,也要在脑袋里装点沉甸甸的积累。米兰昆德拉说: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 。


你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不要把它活成了一句单调的流行语。你的脑袋是原创的,不要把它变成了复制粘贴的垃圾场。


但其实我也知道: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