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个人,扛起了中国在世界的尊严

 寒龙cc3a2ufypu 2016-08-12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支队伍倒数第二个出场,并获得了长达1分13秒的掌声,他们是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支难民代表团。


这个团的运动员总共只有10人,分别来自南苏丹、刚果(金)、叙利亚和埃塞俄比亚四个国家,而他们所代表的,是以百万计的难民群体。

 

近年来,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中东,非洲等地难民们铤而走险,一路颠沛流离前往欧洲,造成了难民危机。而这支难民代表团就是要向全球所有难民传递希望的信息,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难民危机的严重性,并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息,难民群体也是人类社会组成部分。我想这应该是本届巴西奥运会最有意义的地方之一。


突破年龄和国家的界限,自我竞赛,努力拼搏,每个人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都享有无限可能性的权利。


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美丽的伊拉克女运动员达娜·侯赛脚上穿的是一双自己从二手市场上淘回来的跑鞋来参加比赛。镜头给到特写的瞬间,真的让人非常动容,忍不住为之湿润眼眶。



伊拉克美丽女孩达娜·侯赛


那是一双斑驳不堪,各国人都不屑于去穿的鞋,而就在这双旧鞋上面,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奥运精神,看到了她内心的坚强信念和对体育竞技的坚持。

 

伊拉克运动员当时的一句话曾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也让我深深的记住了她。当时,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说:“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当他们离开时,中国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那种运动员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和奥运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伊拉克的选手穿着旧T恤比赛


一边是硝烟战火,一边是为国争光和体育精神。这让人不免想到当年的中国。

 

犹记1932年,国难民殇,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只身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从上海搭乘邮轮经过大半个月的海上漂浮才到达洛杉矶,体力在奔波中大受影响,因此参加的两个项目,都在最后一名,未能晋级。后来没有回国的路费,在洛杉矶当地华人的资助下才得以回去。



刘长春(左)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影像资料截屏


这是一场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名次,没有中国观众的奥运会。但是,他一个人,代表了一个国家。他一个人,扛起了中国在世界的尊严,也开启了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的序幕。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