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川哲学:动物大片审视人心

 红了樱桃绿芭蕉 2016-08-12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海报的时候,我的反应是,假如我是导演,就不会用这样一个嗓子的女人来为动物世界配音。当我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坚定的想法动摇了。也许有人喜欢这样的声音吧,也许我们解说动物世界的声音定式也该改变了,也许世界演进到今天,这样的声音变得时髦了,也许这样的声音才是人们期待中的自然的声音,或这样的声音更接近动物世界的声音。

位置好得不能再好。本来我说只要两张票。小姑娘说给您留了4张,都是最好的位置……临时哪里找得到人……一个老朋友就住在附近,但是电话联络不来。像我们老俩口这样喜欢看电影的同龄人并不多。

色彩斑斓的世界,是属于人类的,也是属于动物的。春夏秋冬四季轮替,可爱的动物们有着自己的故事。开场的画面就把人抓住了。

如果说电影是个梦。在电影院里看到在电视节目当中不容易看到的画面,怕是第一要求。

类似的画面在电视频道当中每天也有播出,但在巨幅的银幕面前,在环绕立体声的陪伴下,在众多的细节扑面而来的时候,感受那是全然不同的。

这只雪豹,跟小品演员郭达重名一一达娃。她是这一片领地的主宰。

另一个主角丫丫。

每年必须要大迁徙的藏羚羊。不看这个电影,都不知道,原来大迁徙的只是母羊,她们千里万里冲破艰难险阻,赶到青海湖生下自己的娃儿,苦苦地等待守候在家里的是公羊。不知道这是一个啥道理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轮回的故事。一人旁白,四组动物,三年拍摄,万里征程,一大堆人忙活到最后,把观众嵌进导演编织的故事中勾起了人们的万千思索。

仙鹤扮演了人与神,生命与灵魂之间过渡的角色。仙鹤在中国文化当中早先被文人所赋予的那些意义在这个片子当中到了进一步的阐发。

壮阔的大自然繁衍着生命的秘密。

这个叫达娃的雪豹,是片中悲剧英雄。她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而与牦牛搏斗,最后壮烈牺牲,故事奇特而且感人,摄影师能够拍摄到完整的画面令人惊叹。

那个时候的达娃是骄傲的,她正处于盛年。

对于侵入它领地的对手毫不手软,她咆哮着,用自己的威严嚇退了对手,但由此埋下了祸根。编剧的长处在于就此埋下伏笔,简短的叙述中一波三折,突出命运感。

可爱的金丝猴在片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这只叫淘淘的金丝猴,被自己刚刚出生的妹妹夺去了受宠的位置,因为在家中不受待见,他和一群流浪的猴子混在一起,经历了每个少年都可能会经历的成长痛。看电影的时候,淘淘的命运也许会让很多少年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对一只小猴子命运的处理,编导关照且投射相同心理的年轻观众,场上不时发出的会意的笑声是对编导的奖赏。

这只叫丫丫的大熊猫,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美美。围绕着母女情,围绕着美美成长的故事,电影捧出了一组一组萌得让人心醉的画面,更是把成长的道理讲得娓娓动听。

拟人化的手法随处可见。

神圣的生灵藏羚羊,其行为确有令人不解之处。每年一度的大规模的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的大迁徙,只是到青海湖边上去生孩子,这比到香港到美国生孩子壮观多了。令人不解的是,藏羚羊为什么有这样坚定的女权主义行为,千辛万苦的大迁徙,却把男人留在家里,只女人们结帮成伙扑向那遥远的未知地?

早年间,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保护藏羚羊的藏族的青年,忘记名字了,只记得他在说到藏羚羊的时候,古铜色的脸上和不含杂质的眼睛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汉人所少有的表情。

大家想一想,如果80年前的红军长征全都是女兵,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遥远的青藏高原,或许真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这些女性藏羚羊。研究动物行为学的专家们未知对这种母藏羚羊的大迁徙有怎样的解释。

片子中处处渗透着女性独立的女权主义理念。这只叫达娃的母雪豹也是独立生活,独自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

淘淘的世界充满了乐趣。

也充满了危险,看了片子才知道,原来对于幼年的金丝猴宝宝来说,最可怕的是老鹰。

老鹰来了,淘淘吓成了这个样子。

躲过老鹰的突袭,那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淘淘想不明白,老鹰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怎么能突然间就出现呢?

藏羚羊分娩的镜头让人感动,小藏羚羊出生半个小时之内就能站起来走路的样子,更让人感动和惊奇。整个片子的音乐不错,小藏羚羊跑动的时候,木琴演奏很好地呼应了这种气氛。

小藏羚羊很快就能跟着妈妈一起跑动了,但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小硬头槌或软头槌击奏发出的木质所特有的坚硬、清脆、余音短、穿透力强的声音,让刚生下来的小藏羚羊跑动的画面,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轻松、活泼、欢快、诙谐、幽默、的音乐意境。

大熊猫的母女,国宝级的人物,不论它多么慵懒,不论它怎样贪吃,只要它出现在画面中,但总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导演没有满足于国宝大熊猫自然的魅力,而是赋予它一个负责任的母亲的形象,从头至尾的贯穿“我生的娃儿我自己养,我自己教,要把她抚养成人”,最后还有精彩的成人礼呢!

动物园里,猴山上演的一切总是能够引来人们的笑声,在这部片子里边,淘淘的生活可不总是那样轻松。编导一点儿也不生硬地把淘淘作为一个被嫌弃的少年和流浪猴混迹在一起的生活,以及后来回归家庭的故事,讲得有滋有味儿。

流浪猴群的猴王与淘淘的爸爸曾经打过一架,猴王的眼睛留下了伤疤,所以当淘淘的爸爸来兴师问罪的时候,两只猴子不免大打出手,编导假定流浪猴是乌合之众,临战撒丫子便逃了,这时编导布置作业,要求淘淘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问题。

真正的好朋友为什么那么难得到呀!

小藏羚羊茁壮成长。

在回归的大迁徙中,小藏羚羊和母亲靠着气味的联系,紧紧地在一起,成千上万只的藏羚羊,他们都靠着气味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不会分开。

千里万里地回到了藏羚羊老爸的身边,人们所期待的激动人心的相拥而泣的画面没有。不认识自己的孩子,这可以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雄性藏羚羊和母性藏羚羊彼此已经不太记得对方的样子了,这太煞风景了。导演解说,这个时候,公羚羊更喜欢开始一场新的恋爱的角逐。现场有人坏坏地笑了。

看清了吧,台词是这样的。

接下来有足够的画面,全景地、细节地、极有张力地展现雄性藏羚羊追逐异性的神采魅力。今天的很多男孩子雄性雌化,没有了雄性藏羚羊的展现能力,相反,那些“大姐大”、那些“小妹大”,动不动就使出“洪荒之力”,把那些雄性激素分泌不足,肌肉收缩力不够的小男生轻易搞定。阴盛阳衰的人类!

电影中拍摄到了野狼跟在藏羚羊的后边,后来被雄性藏羚羊驱逐的画面,一只狼在回头便跑的时候,尾巴紧紧地夹在裆里,和那些落荒而逃的狗很相像。这一个画面便足以说明,今天人类的宠物狗狗是从野狼进化而来的

当年曾经被达娃子驱逐的那只母豹,像胡汉三一样的又回来了,它的三个大儿子已经长成人了,母子四人回来寻仇……开讲江湖恩仇的故事,编导估计是金庸的小说没少看。现场观众并不介意这个故事是否是虚构的,故事片导演所具有的这种讲故事的能力,远远地优于动物世界的那些程式化地拟人解说。达娃被迫放弃猎物,被迫领着自己的孩子转移阵地,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去开辟新的战场

生命在展现自己的奇迹。

生命在展现自己的奇迹

生命在展现自己的奇迹。

作为母亲,她希望自己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母女连心的那种幸福的感觉就是一切……但是,身为母亲,她知道,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自己,孩子对于自由的渴望,是没有办法阻拦的,当美美学会爬树的那一刻,便意味着自己应该离开她了。影片中,熊猫宝宝一次又一次的从树上滚下来,每次都引来人们心底的一阵笑意,但那一次,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树,并且优雅地在树枝上做出栖息的动作,熊猫妈妈丫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自己的孩子。这便是熊猫的“成人仪式”。会爬树,便能够躲避天敌了。美美必须开始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妈妈不能陪女儿走完一辈子。一个负责任的,不免有些伤感,但却深明大义的好母亲。

接下来这几张照片展示的是,达娃为了自己孩子能够生存下去,在脚被扎伤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不得不冒险冲进牦牛群……它捡到一只最小的牦牛下嘴,死的咬住了小牦牛的脖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它也是拼了。牦牛的母亲同样有着崇高的母爱和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它对着达娃又踢又咬,用牦牛角挑着达娃的身体。一场激烈的打斗在两个母亲之间展开。

这个画面惊心动魄呀!

达娃身体多处受伤,但是它咬住小牦牛的嘴就是不撒开。

其他的成年牦牛赶过来帮忙。达娃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达娃没有精力来对付成年牦牛,他只能咬住小牛不撒嘴,自己的身体却多处受伤,疯了一样的牦牛母亲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不救回自己的孩子绝不收兵……达娃渐渐地示弱了。

两个母亲的决斗,让观众在看决斗的时候,心里面非常纠结,非常拧巴,到底支持哪一个母亲呢?剥夺一个生命,是为了拯救另一个生命。那么到底支持剥夺哪一个生命?又支持哪一个生命呢?

达娃实在承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牦牛角的刺入,它已经精疲力尽,它已然鲜血淋淋,它落荒而逃……一个母亲胜利了,另外一个母亲失败了。这是女人对女人的战争。

画面很紧张,打斗很激烈,不记得这一段的音乐主题是什么。如果有机会再看这部片子,我一定会仔细琢磨编导在这个地方,究竟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讴歌哪一个生命,以怎样的音乐形象来烘托这一段的情节。

苍茫天地间,这片区域的主宰,一只母雪豹,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仙鹤主题出现了。传说中,每当一个生命消失的时候,仙鹤便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世界与另外一个世界勾连的天使的角色。

淘淘有机会回归了自己的家庭。它因为发出本能的叫声,驱赶了老鹰对妹妹的侵犯,它得到父亲的原谅,回归家庭了。

家庭应当是完整的。家庭生活是值得过的。

一些生命消亡了,一些生命又开始了,一个旧的生命的消亡和一个生命的开始,便是生命的轮回。死亡并不意味着over。而是一个新的生命的起点。

大自然永远生生不息,生命永远生生不息。热爱生命,不仅仅体现在对短暂的生命的眷恋,也体现在对即将消逝的生命的达观。既然生命是短暂的,在短暂的生命当中追求生命的意义,便显得更加可贵。

关于生命的大道理,金丝猴们可能比人类知道的更多一些。

这部电影讲了几个国宝级动物的家庭故事。有生存的斗争,有生命的轮回,有母子之情,有少年反叛,有流浪猴亚文化的考查,有家庭价值的坚守与赞美,也有对短暂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有向死而生的庄子鼓盆。

祝贺陆川,这是一个值得再看的电影。

一个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解读的,所谓有100个观众就有100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会有对生命的关照,把陆川的这部片子理解成动物世界,这不错,但陆川讲的是动物世界的生生死死,讲的是生命的有限性,正因为有限,才带来了生命哲学的繁茂与深刻。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令人慨叹。 因为人生苦短,所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千年万年,白驹过隙”才令人敬佩。因为人生苦短,所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惊天地泣鬼神……

刚开始一定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动物世界的翻版。但真正看过这部片子才知道,这部片子已经将人类的伦理与动物世界作了巧妙的嫁接,并在哲学层面上重新观照人类。

再说一遍,假如我是导演,我可以考虑不用周迅担任解说。我从小对声音敏感,烟酒嗓的女人,无论她有怎样姣好的容颜,无论她怎样入戏,我都会不断地间离跳出。当然当然,如果今天的观众喜欢这种嗓子,或因为这种嗓子才是自然的嗓子,我也没话说了。

假如我是导演,我可能会说服其他人,重新录制一遍赵忠祥版,在压缩成DVD的时候,观众可以选择烟酒嗓版,也可以选择金嗓子版。

摄影没得说。

明星雪豹真的死了吗?

仙鹤是美的。那种优雅是学不来的。

那个编剧也不知道是哪国的老外,给力,点赞。

啥叫补充摄影?

原来纪录片可以拍成故事片。原来故事片可以拍成纪录片。原来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原来纪录片也可以塑造人物(动物),打造情节,营造氛围,阐述哲学,原来故事片也可以摆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故事模式。

幼小生命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即将消失的生命的礼赞。

这样近距离的拍摄真过瘾!

不要羡慕人家是主角儿,不要羡慕人家是国宝,如果要你放弃鸡鸭鱼肉,只吃素食,其素食谱上只有竹子,迫你一天吃掉18公斤,乖乖,这是什么感觉呢!你试试什么感觉,要是觉得很称心的话,你也是国宝了。

3年磨一戏,累死大活人。

摄像大哥,辛苦了。

这部片子,好就好在适合最广谱的人群,说白了,男女老少通吃,几岁娃娃看得津津有味,母子父子一家几口电影院里欣赏,会有很多可交流的层面,善于掉书袋的大家,通古博今的哲人,最时尚的小鲜肉,端着架子回到家里也放不下来的体制内人物,都能够从这部片子当中找到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说是“向死而生”,这句话在一些人的嘴里经常会被引用,是探讨死亡哲学一类人的口头禅。但哲学的探讨未免过于沉闷,未免让人觉得后背发凉,未免让人觉得有一股子晦气。就一般的理解而言,死可指一个过程,而亡故则指此过程的最终结果,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的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中国人向来忌讳死,很多人对死亡问题不思考,不讨论,然而当你像陆川一样生了一个大儿子之后,看着小生命咿咿呀呀,每天都在进步,你却不能不思考关于生命的问题了,拒绝思考死亡问题,没有办法弄通关于生命的道理。对现代人而言,对死有必要的精神准备,有哲学上的理论武装,是一种文明的基本素质。一个没有准备好死的人,在生的过程中很可能不自觉、不珍惜、不幸福。因为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所以我们实在是不能不研究死,研究死是为了更好地活。

陆川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以摆脱说教的方式说教,给我们上了一堂比说教课更实在的生命哲学课。这一堂生命哲学课,有绚丽的大屏幕色彩,有鲜活的美丽的个体,有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有父子矛盾母女深情,有女人当自强自己顶门过日子,有男人有劲儿使不上人家青海湖旅游大迁徙不带你玩儿,有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剥夺与反剥夺,有失势一方的反抗与得势一方的压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