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瞎——分析图四步走,成就画图好技能

 曾曾曾先生 2016-08-13


亮瞎——分析图四步走,

              成就画图好技能



都是纯种干货哦看了这个,你还敢说分析图不会画???

1

如何做好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是对设计项目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等等因素的了解与认知,是所有项目设计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回想起这几年做的大量区位分析图,似乎从不知所云到人云亦云再到“因为所以”的分析方法。

最基本的区位分析大概有以下这些东西:
1. 城市区位
显而易见,城市区位既是分析项目所处的城市在这美丽的地球上的位置,通过对城市地域的研究可以确定所在城市的位置、所属地区、人文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和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等信息。
城市区位分析大到国际、国家级小到省、市、区级,可根据项目的区域影响大小进行分析,对于旅游类、文化、交通类项目的帮助比较大。
2. 基地位置
基地周边情况的分析,一般常见的有使用现状的全景照片或者分析周边建筑的关系,另外基地的红线、控制线、退线等。
3. 城市肌理
分析城市与基地之间的轴线关系、公共空间、密度、朝向、间距、布局、风格等。
4. 可达性(交通)分析
分析城市的的街道路网,基地的出入口、交通的灵活性。以及城市交通的交叉口、平行道口 和立体交通等,乃至铁路、航线等。
5. 区位优势与限制
分析区域独特的资源与优势,以及不利条件等,有些公司称为“SWOT”分析(不准确,请自行百度“SWOT分析法”)。
6. 区位景观环境
分析噪音环境、公园绿地系统、地标设施、视线分析等。
7.特殊分析图
根据项目的功能、结构等进行的分析……(以下省略1万字)

   

2

怎么画规划理念构思图 


      分析图虽不是项目的重点,却是吸引点,前期理念构思图尤甚,虽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但应做精做巧。构思有一个主要的足矣,大量理念同时出动反而削弱了核心。即便需要若干延伸性的理念去分别支撑结构、路网、重点片区等,也不宜突破主体构思。

下面说正题,我把参与的每一个文本中的前期构思理念图分两类:原则表述和方案构思,先分类介绍,接着分别展开。

一.理念构思图的特点是什么?

1.原则表述类

       此类构思图,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模式图。顾名思义,是运用抽象的图元组合表达原则性、基础性的构思。有时在方案介绍前期,我们会列举诸如生态优先、水绿交融等等的短语,作为一个引子来说明:“恩,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这些“箴言”朗朗上口,实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实话。然而,我们依然需要这些来充当方案介绍前的一句客套话,毕竟空间规划翻来覆去就那么些车轱辘话,而规划策略又是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把它们转化为漂亮的图形,效果显然会比加粗斜线放大N号要好;另外,但凡你有幸画了一幅(组)自己比较满意且反馈较好的模式图,留作储备,以后需要时拿出来略加修改,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下图是一组体现“绿脉织网,借山引水,多元塑心”的模式图,是不是觉得它们有种随遇而安的美德?

2.方案构思类

       这一类理念图,与实际方案的关系比较大,往往能反映出空间结构、路网、绿地系统等具体设计内容。因此,它们往往是在方案做完后反推出来的……不管你承不承认,有时设计人员的逆向思维,可真了不敌。此类理念图,应该将形态落实在实际基地(规划范围)上了,但没有必要完全依照后期的方案分析深度来做,因为在逻辑上,这时候你还不知道方案是啥样呢。我以为这一类图最重要的就是把方案中的亮点,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不要完全展现方案,否则前戏太多后边就没劲儿了。

     例如,方案里做了贯穿基地的蜿蜒的绿道链接基地周边的优势元素,在理念构思中,也许直白简练的透明绿带叠加在基地底图上,就足够了(如左图来自SMAQ公司Campus设计);如果方案中有等级分明的开敞空间,选择在基地中放一个大圆,周边围若干形态不同的点,通过直线连接,即可表现这种系统性(如右图)。

 

二.原则表述类

1.选择图元

       画模式图前首先确定选择哪种基本图形作为构图元素,原则是简单明了。不同的图形可以抽象表现不同类别的理念,例如方形适用于以网络、街区尺度、均衡为特征的理念描述,也易于通过均等划分,来体现中心、次中心的均衡系统布局,如九宫格的中心格作为核心,周边八格作为节点等;圆形、环形所具备的周而复始、中心性的特征,使其特别适合展现循环、综合包容的理念,通过AI的一些技巧,也可以转化为以螺旋线为主题的吸聚特征更强的模式图,也一度是我的最爱。说句题外话,有一个螺旋图从某次野鸡竞赛时就用,用了一年,后来老师说“一看到这个蜗牛就知道是章鱼画的…”另外,三角、正多边形不同顶点和中心点之间的对等关系,也使它们比较适合表现等级、次序的理念。如下图,我已经在不下十个文本里看到了,也不知出自哪个设计院的哪位牛人,我想他一定有看着孩子独步江湖的欣慰感。

 

2.列举原则

       由于我在画模式图的时候,习惯先随手摆图形,找到比较和谐的感觉时,再往里安插文字表述,因此把列举原则放在第二步。实际上按正常逻辑,应该和前一步同期进行,甚至先安排理念,再画图。在这一步,文字要与图形相互反馈了。或许有时会发现,这个表现核心的圆形,是不是太大了,还是说可以再派生出一些中间等级的圆形,把整个等级体系加一层?或是说,图面已经和谐了,而我使用核心这个词儿有点言过其实?这一步都可以确定下来了。

3.图文整合

       这一节是凑数的。两个标题有点少。

       当然这时可以加些辅助图形,比如连接线之类,把附属类的图形和构图中心结合起来,文字调整好大小,用灰度去区分文字的重要性,切忌五颜六色。小贴士:线忌讳太粗太深,适当透明一下。导师曾教导我,“能不能别把线画的跟棍子似的,你要打狼啊?”

下图是一组以方形为基本构图元素的模式图

 

三.方案构思类

       如前所述,方案构思类是理念、方案兼顾的分析图,不太涉及方案具体内容。只可惜我的大多数方案构思都是反推的,所以实在对按正确的逻辑总结此类图的绘制过程感到有心无力,只能写下我自己心中的拿分点。不过也无所谓,我们要的是最后的成果,一个蛋挞很好吃,何必去关心鸡的成长经历呢。

1.提取亮点,淡化背景

       有时我们会看到一张理念图,绘图人员很明显是个细心人,希望体现各种情况,我想如果有一只狗在基地里,他也想把它画上去体现生物多样性,即便图纸比例是一比一万。当然,也许更想体现工作量。但我觉得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可能出力和挨熊的,都是你自己。

在画这类图时,我倾向把这个基地填纯色,浅灰,或只留灰色轮廓;接着把与基地有关的、方案中涉及的山河湖泊交通线路全部保留下来,用色等级较高(下面再说)。以上作为底图,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想表达的理念分类,做成组图,此处“箴言体”又派上了用场。我倾向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把一种类模式图扣在底图上,把一些重要的节点、路径、分区和方案中的具体位置稍微匹配下,就算完了。成图一眼望去,必须是规划元素最突出,其次是优势现状,最后是低调的底图托底。下图表现规划项目的多元性,聚合能力。

2. 重视配色,简化构图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原则,能用配色、构图解决的问题,咱尽量不动用阴影雕塑发光效果。反映在工具上,能直接用AI画的,尽量不用PS;能用PS画的,尽量不用CAD……当你深谙配色构图之道之时,便可以抛开这些ADOBE系列,使用集绘图、文字、排版、汇报于一体的大杀器——PPT了。

配色是门值得研究的学问,但这也不是篇研究配色的论文。我偏向将整个图面的色彩分为三类(不是专业名称):其一,底色,即是基地的颜色,使用轻度灰,能显示出形状即可,有时甚至只留一条轮廓;其二,中间色,表达现有优势元素,例如穿越基地的河流,我会使用偏白色的浅蓝,或使用偏灰的深蓝,而将透明度降至30%,能凸显于底色而又不会抢了风头;其三,主色,构思中需要使用的点线面使用最突出的颜色——但应说明,我会很谨慎的使用亮色,而保持所有的色都有灰掺和进去,只是通过色相冷暖的不同去区分。网上有说“高级灰”这个词,我不太了解,但应该差不多一个意思。在灰的统一支配下,“红配蓝惹人烦”等成见将不复存在。

构图更是大学问,我所知甚少。构图离不开配色,在当前的社会审美中,略施粉黛远胜于浓妆艳抹,宜家、无印良品等大量“性冷淡色系”家装获得越来越多追求者,反映了这种趋势。其实说到底,就是配色和图形设计的相得益彰,分解出来,还是点线面。我越来越倾向于把思路通过点线面来表现,也许以后会为这三大件专门写些东西。点线面的意义,上一篇中有写。这里想说的是,三类元素由高向低(无论是构图中的等级还是图层顺序)一定是点-线-面。另外的元素,一概不要。

如下三图,属于同一项目的理念前期和深化,可以看出有一些区别:项目基地东西有两条现状河流,其余平坦;第一张为基地形态和现状提取的抽象图,第二张为模式在基地所属区域的落实,第三张进一步落实基地,对前两者的各个元素有所深化。


 

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一节有点玄乎啊。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制图中要学会利用别人的成果,主要是效果图、照片。设计文本不是公开性的作品,在网络图片的随意运用上,打了个擦边球。大学有位老师最常说的话是,“要百度干嘛的?”我想既然作者敢传到网上来,就不会太在意你的另存为。总之,使用AI中的CTRL 7,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照片可以通过剪裁作为面域、点,甚至线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拿来做意向图的。相对于纯粹的配色,使用处理后的照片更加直观。如下图左,我想表现的是当前项目所属区域的人工、自然的割裂,我想即使不写文字,也会被轻易理解;而右图传达将现状所具备的潜力要素转化为方案特色,规划前后的意向图以灰白、彩色对比,体现前后差异。

  

3

绘制分析图的一些技巧

绘制分析图的基本原则

1 一图一事  2 有机分解  3 自我说明  4 抽象加工

1 一图一事 一张分析图只表达一个或一类信息,这类信息由

设计者根据设计本身提取,通过简洁的图形传达给阅读者

 

2 有机分解

将复杂的信息元素按照一定逻辑(例如设计过程先后、整体到

局部等等)进行分解呈现

 

3 自我说明

分析图本身应具有较强的自我说明能力,即容易被人理解

相关的文字说明主要起辅助阅读的作用


 4 抽象加工

适当地将具象图元向抽象图元转化,使得图面关系更加协调、

有特点、有新意,令人难忘.

 

4

绘制分析图的一些技巧

1 加工底图  2 统一标准   3 虚实搭配 

4 抽象创造  5 图面效果   6 软件选择

1 加工底图

简洁,明晰,美观,去除多余信息干扰

2 统一标准

同类分析图系列化:底图一致、模版一致、绘制方法一致、

尺寸一致……

3 虚实搭配

确定元素(边界、区域等)

与不确定元素(几何标记)相结合

4 抽象创造

对于图形元素的艺术加工

抽象化、几何化、符号化

  

5 图面效果

色彩搭配、线型、箭头等几何元素的选择

6 软件选择

恰当地选择绘图软件,增强图面效果,提高绘图效率

Adobe Illustrator 功能超强的矢量绘图软件,文件量小,修改方便,所见即所得,软件兼容性高。

Adobe Photoshop 成熟完善的位图编辑软件,易于做出各类效果,但文件量较大,修改不方便。

Auto CAD 史上最强矢量绘图软件,精确,主要用于平面线条的绘制,也可完成三维表现。

SketchUp 方便快速的三维建模软件,拥有出色的细部表现能力,更可以为简单的体块模型塑造出类拔萃的空间效果。

Alias Sketchbook 逼真模拟各种手绘效果,尤其适合小幅面概念分析图创作。


分析图案例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