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我见过写的最认真的一篇,关于绿色建筑如何进行雨水回收的文章!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8-13

来源丨  盛德罗宝



记得网络上有过这样一个段子:
古时“大禹治水”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有人说妻子“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也有人说“大禹哥”有婚外情
……
对此小编真的“不开森”
想想大洪水都来了
谁有心思做这些事情?
要!治!水!
严肃起来
说到这我们很难不聚焦今夏的暴雨
虽然已过立秋时节
但是小编一搜#关键词#
呈现的消息还是有些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不少省份区域正在进一步的防涝抗灾中!
为此我们希望暴雨天气赶紧彻底结束吧!
不过大家可能都有疑问:
今年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出现暴雨天气?
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小编任性请自行“科普”)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出现异常
竟让西南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
使得南方地区降水偏多甚至季节性北跳
所以是自然现象不可抗?
可是我们不能忍受暴雨之“殇”
雨水回收迫在眉睫,保护辛苦建设的家园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在绿色建筑中是如何进行“雨水回收”的?


从“海绵城市”说起……
       说起来很有趣,就像海绵吸水、放水这强大的功能,当我们的城市面临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天气带来的洪涝、缺水等问题时,“海绵城市”意味着“雨水”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小编有根有据:
       1、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很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数据来源:百度文库)
       2、 随着近年来自然气候多变与城市“热岛效应”的矛盾加剧,城市内涝等现象明显,“海绵城市”成为世界各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良好策略。
       3、2014年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等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方式成为城市重要发展方向。
       4、根据雨水回收技术特性,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将集中于新建住宅区、别墅区和医院、学校、宾馆等现代化公共建筑物。
       所以说, 建筑中水和雨水资源化技术的成功应用必将极大地缓解中国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内涝形势,绿色建筑责任重大!

“四大系统”成就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应用

       别管是大暴雨还是淅沥小雨,绿色建筑要想让雨水“听话”到底需要怎么做呢?当下最前沿的回收技术应用形成了“四大系统”:

【雨水渗透系统】
       倘若城市内涝时,雨水的排放量太大,此时当然是雨水快速渗透地下自然消散最好。所以“雨水渗透系统”就是用于补充地下的“含水层”,防止暴雨排泄可能导致的下游洪水。
       这种系统由坚固的渗透矩阵模块组成,能快速“捕获”雨水短暂滞留后回渗到地下,比较适合一些建筑的停车场、外部道路铺设等。

【雨水滞留系统】
       既然回收,不能让雨水完全快速流失,所以“雨水滞留系统”是一个“存储箱”,也可以叫做“缓冲空间”。因为如果遇到暴雨时,雨水留到这里等雨洪过后再排放到指定出口,也是可以防止城市内涝的。那么,这种系统比较适合于建筑园林绿化区、行车道等区域。
该建筑配套滞留池、绿化带地下存储箱等

【雨水收集系统】
       在许多的小型住宅、园区中,应用“雨水收集系统”为了更好的节约水量。据说如果将储水矩阵的水通过水泵出水管连接到地面,节水量高达40%。应该说,留出合适的土地空间,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那么可以用于住宅民众的洗车、卫生用水以及植被绿化等。

【雨水回用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雨水回用系统”是绿色建筑中联系更紧密的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用水相关,所以需要经过水处理工艺来实现。当然,该系统下的雨水用途广泛,可以草地灌溉、景观喷泉、冲厕、洗衣、空调冷却水补充等,甚至饮用水哦!

到底怎么样?

雨水回收技术VS绿色建筑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同行们对于雨水回收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可是,无论是我国还是其它国家,绿色建筑中的雨水回收技术到底实践的如何呢?

       调查指出,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星级的提高,雨水回收技术的落实比例是逐步提高的,总体上达到了65以上。而国家方面,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都会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节能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