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体论》

 山水书房 2016-08-13

《整体论》——中华文明的根基

  • 2016-05-30 17:13:27

人类智慧都是从整体观念的形成开始起步的。然而思维模式的可选择性(自然赋于人脑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却导致了东西方智慧不同的发展路径。由于人类智慧可供选择的思维模式是简单有限的(或正元的、或负元的、或正负与负正混元的),这就使得人类(东西方)对不同的思维模式可做出某种不同的选择。


思想大师罗素所著《西方的智慧》,完整地揭示的就是关于西方思维模式(可称之为正元思维即科学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一种理性探索脉络或选择过程与选择结果。


能够与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可等而视之的《东方的智慧》还没有人清晰明白的写出来。主要原因就是东方的思维模式即整体思维的模式(整体论)还没有被理性所确立。比如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若把人体看作为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就将整体论与系统论混为一谈了。


追溯几千年中华文化或文明孕育、成长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其一脉相承的理性思维根基就是东方智者所点燃的《整体论》智慧之灯,它不仅以其知行的简单、实用、高效特点,去照亮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脚步,而且,也以其独有的万变不离其宗的理念,确保了其经验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连续传承下来。


被称之为中华传统文明瑰宝的《中医》就是整体论应用的一个完整范例或标本。中医的理论就是一种基于整体认识的成果,中医的运用就是一种基于整体实践的方法。由此可见,中医理论就不难被(整体认识论)理解——不是什么不可知的玄学,中医方法就不难被(整体实践论)把握——不是什么非理性的巫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