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看不到鸡食

 xindiandengshw 2016-08-13

市场常常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派混沌,它是一种风景,很美,但不要去挑战它


跌得猛,止得快,爬得慢,横得久,成为这轮调整的基本特征。

跌得猛,是因为杠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具有不可违逆性。

止得快,是因为能量在去杠杆中被大量释放。

爬得慢,是因为能量充分释放后没有新能量注入。

横得长,是因为这里有多条价值中枢与均衡点制约,没有强大外力,难以打破。


4个特征全部和能量有关。由此可见,股价运动其实就是一种运动。从能量角度切入,就是从价格运动的本质切入,也符合我们分析市场的一般法则:先了解市场发生了什么、怎么样,然后才进入其他层面。


由于有一些新读者问“为什么你从来不写一下量的问题”(呵呵,这是你没有看到我过去写的一些东西),所以今天起我们就着重讲量。


量的分析有2个层面:一是宏观的整体把握,一是重要的细节把握。先从宏观讲起。


我们知道,每一笔成交都有两重性,有卖出,有买进,才有成交。因此,要想知道它属于推动股价上涨的正能量,还是推动股价下跌的负能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价,因为价是能量做的功。早些年有很多软件主打资金流进流出牌,让散户趋之若鹜,软件公司因此赚了不少。但不知你是否发现:只要股价上涨,当天一定是净流入;只要股价下跌,当天一定是净流出。为什么?因为这指标本身就是个噱头,它的原理就是最简单的OBV指标。只要把OBV中的成交手改成成交额,形成这样一个公式:


VA:=IF(CLOSE>REF(CLOSE,1),AMOUNT/10000,-AMOUNT/10000);

OBV:=SUM(IF(CLOSE=REF(CLOSE,1),0,VA),240);


每天收盘看一下1分钟走势图,就能知道它当天的净流量是多少,省去一笔冤枉钱。再进一步,加一个时间限制函数,让它只计算当天数值,你还能看到当天的从头到尾的资金流动。再进一步,不以收盘价为准,而是通过每条K线的开、高、低、收,全面衡量能量所做的功,这个资金流向指标会更棒。有时你会发现,当天明明是阴线下跌,但全天的资金是净流入,而第二天,它果然不负你所望,涨了——那些出售资金流向的软件从来不会发生这种事,涨了就是净流入,跌了就是净流出,从来没商量,原因就在它只按收盘涨跌来判断该笔成交属于流进还是流出。但这种指标做得再好,顶多顶多,也就是有那么几天,你能通过它预知明天涨跌,对投资成败根本没意义——我曾经做过,用了一段时间也就扔了。




回到我们的主题上,量只有和价在一起,才能判断它是驱动上涨的正能量还是驱动下跌的负能量,那么,从宏观角度,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对成交量做最明确的归属?是的,趋势!我们可以把一轮上涨趋势中的所有成交量都归结为正能量,把一轮下跌趋势中的成交量都归结为负能量。通过趋势循环量比,我们可窥探到趋势循环背后的一些量的奥秘。


首先,我们确定循环的起点和终点。由于越是大级别循环,越符合自然法则,所以我们选取325-2245-998点、998-6124-1664点、1849-5178-2638(?)点,这3个循环来做量比计算。


然后,我们计算从循环低点到循环高点的成交额、从循环高点再到循环低点的成交额。计算成交额,而非手数,是因为推动股市涨跌的是资金。


这种计算也不需要很精确,因为量在每一个局部位置上都是有两重性的,它的属性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只用月成交量来计算,如果见最高点当月是阳线,就全部算作上涨的正能量。如果是阴线而又创出显著新高的,像2015年6月这样,就把它的成交量做两边计算,既算到上涨的正能量去,也算到下跌的负能量去。对股市的定量分析,无论量、价、时,都不能太追求精确,而应适当模糊。


为统计连续性,我们以上证指数为对象——

325-2245点,成交109747亿元;2245-998点,成交82181亿元。下跌总量等于上涨总量的0.75倍。

998-6124点,成交341803亿元;6124-1664点,成交193437亿元。下跌总量等于上涨总量的0.56倍。

1849-5178点,成交了多少?1265773亿元!5178-2638点,成交了多少?827760亿元!下跌总量等于上涨总量的0.65倍!(0.75+0.56)÷2=0.65,不偏不倚,第三轮刚好居中。


也就是说,量的堆积和释放同样符合波浪理论所归纳的自然法则,倾向于进三退二。因此从量的角度,这波下跌虽然时间短,但能量的释放非常充分,已完全达到了一轮涨跌循环所需要的量比,这就是止得快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从2638点起就一直说2638点是一个有希望成为底的点位的根本原因,或者说近几个月历经利空都无法把股市推下去的根本原因。


至于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说2638点就是底,那是因为还有一些关键疑点我无法找到能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按过去的大起大落理论,沪深股市不是暴涨就是暴跌,既然能量已释放完毕,就应该直接上去。是的,到2009年止,这个观点一直是对的。但如果把2012年至2014年拉进来,就不同了。2012下半年,市场其实已基本到位,尤其是1849点后,经历了时间最长——47个月、能量释放最充分——累计成交973403亿元的调整,市场仍足足盘了一年才起来。没有别的理由,唯一可解释的是市场规模已今非昔比,对能量的要求尤其是外部能量的要求已达到了万亿级!整整一年的横盘,就是等那万亿级的外部能量到来。


疑兵勿用。既然2638点这个底还有一些关键疑点需要解决,那么,我们对市场的关注点就只能集中在它有没有能力驱动一波行情上。有,就大干;没有,就玩玩。在小波动上投入太多聪明、太多激情和能量,会养成一种不良定式,真到大行情来时,反而会惶惑,会疑虑,会错失。因为这根本是两种套路,需要不同的思维和分析操作系统。鹰,看不到鸡食。鸡,当然也吃不了鹰食。但是,鸡无论怎样训练,也变不了鹰;鹰被训练惯了在地上找鸡食吃,却是会退化的。


--------------------------------------------------------------------------------------------------------------

本专栏自开设以来,我就一直强调,是为了彻底告别股市前,把我的分析预测和判断系统做一个大致全面的交代。至于行情的预测判断不是主要的,只是在讲到某一个内容时顺便和当前的市场做一个联系。小的操作以及判断方面,我们已介绍过均线(瀑布线和复合均线)、动量,看着它们做就是了。想要老金把每一段走势都说得明明白白,一来老金没这本事——找鸡食的本事老金早已退化了,你可以找股评家去,他们正需要你,特别需要你;二来也是让老金在做无限奉献同时还承担无限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