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语文课本上的《桃花源记》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你向往这样的世外桃源吗?在我们大贵州就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它们历史悠久,民风古朴传统。现在大家跟着小编一起走进贵州那些特色民族村寨去感受一下吧。 1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 偏坡是苍笼叠翠,古木繁翳,清幽奇秀,民族风韵悠长的古原生态之乡,这里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布依民族文化浓郁,古法醉酒、民间雕刻、民族刺绣、古朴的民族服饰独具风格。一栋栋保存完好、古香古色的古民居掩映在绿树丛影中,一幢幢别致的白墙青瓦、保留布依风格的新农舍;春天满山遍野粉紫色的刺梨花、桃花;夏秋金灿灿的刺梨果、火红的杨梅,沉甸甸的猕猴桃;传说情侣化身的夫妻树、连理树意趣盎然,亲密昵哝千年,在天地间回荡流传着一曲忠贞不渝的千古绝唱和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偏坡布依人用勤劳酿制米酒,用豪情唱出山歌,走进偏坡,到处都是酒歌潺潺,民风徐徐,那醉人的酒歌,使人流连忘返。 地址:贵阳市乌当区东南面 乌当区王岗村是一个典型布依特色的村寨,依山傍水、干栏式建筑群保存比较完整,2009年列入省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古树成林,河水清澈,水车悠转,铜鼓声声传递着布依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其“庖汤”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道传统布依美食以“三盘四碟八大碗”而远近闻名,也使得这里享有了“庖汤第一村”的美誉。 地址:乌当区新堡乡,距贵阳30余公里 3虎山彝寨 有“黔中第一彝寨”美称的虎山彝寨,位于清镇市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的南湖和北湖交汇处,全寨有66户246人,其中,90%是彝族。寨子傍水依山,寨前是碧水明丽、波光潋滟的红枫湖,寨后是佳木葳蕤、巍峨峻美的大青山。大青山形如一只时欲啸搏的卧虎,所以人们称其为“虎山”。古彝族人以“虎”为图腾,自称为“虎的民族”。寨子也因背倚虎山而得“虎山彝寨”之称。 地址:清镇市红枫湖镇红枫湖西南岸边 4马头古寨 马头古寨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清河岸边一座小山山腰上,寨内古树参天,道路、民居依山就势而建,井泉汩汩,民风淳朴,自然天成。据当地人介绍,这座寨子曾是元、明两朝贵州土司--水东宋氏的底窝坝总管府遗址,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它不仅是水东土司文化的缩影,也是布依文化和汉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古寨是一个用石头堆起来的村寨,形如蝴蝶,意为福地。它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大小通道,都是用石块、鹅卵石铺就的。古香古色的古木房让你沉醉于马头古寨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中。 地址: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 7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中国最后一个抢手部落,岜沙,是苗语中草木繁多的意思,这个贵州山中的村寨,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那里的男子头顶挽有发髻,穿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药枪,颇有明清武士风貌。最最让人惊叹的是他们的镰刀剃头了。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距离从江县城7.5公里 8季刀苗寨 位于巴拉河畔的季刀苗寨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风景宜人,民族风俗淳朴、动人、浓郁。到这里,有几个方面值得大家观赏游览,一是踏百年古道,体验老百姓的勤劳;二是看百年粮仓,遥想劳动人民的智慧;三是听百年古歌,观民间文化;四是望百年古树,思世事沧桑;五是游巴拉河河水,享清泉飞流之欢畅。来到季刀苗寨,还可以品尝苗家烹饪的苗王鱼(青椒拌素鱼)、酸汤鱼、鸡八块、腌鱼、腌肉、腌汤等巴拉河风味菜肴。 地址: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东南部20公里 9车江三宝侗寨 车江三宝侗寨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因都柳江支流寨蒿河流经笔架山下,连接沿河5个村的侗寨,且河中有巨石三块,'三宝'由此得名。'三宝'侗寨绵延约有15千米,号称'天下第一侗寨'。进寨后来到都柳江沿岸可看到一大群古榕树,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侗族最集中的地区,车江最大特点是鼓楼众多,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车寨鼓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今有120多年历史。而建于2001年秋的三宝鼓楼因其'最高、最大、层数最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宝侗寨中至今保留着完好的侗族生活场景,来到这里你能够很好的感受到浓郁的侗族风情。 地址:位于黔东南州榕江县城5公里 10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于大利溪畔深山幽谷中,冬暖夏凉,青山古熟、翠竹碧绿,鸟语花香。村内石板古道阡陌相连,青瓦木楼鳞次栉比,500年树龄的古楠木和老榕树数十株。晾禾谷仓无数,立在荷塘稻田之上,又美观,又防火。一条小溪从寨中穿过,风雨桥五座横卧于溪上,村中年轻男女谈情说爱,上了年纪的老人纳凉闲谈,都在这座桥上。这里也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利侗寨,那就是安静。走在大利侗寨的路上总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怡然自乐”的感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 朗德上寨,是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有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节日期间会有盛大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苗族歌舞表演。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溪有风雨木桥,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鸭嬉戏,两岸水车成行,好一派自然古朴的美景。 地址:黔东南州雷山县西北部 12占里侗寨 占里侗寨隐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上的山谷间,是一个植被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村外苍山叠翠、流水淙淙,寨中有一座鼓楼,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全村村民全部为吴姓侗族居民。占里寨子虽然不大,但这里的人们却创造了一项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纪录: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几近于零。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岁月中,占里村的人口只增长了20余人,堪称一大奇迹,因此,占里村被誉为是“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据说占里侗寨有一种叫“换花草”的秘方,可以改变腹中胎儿的性别,所以,全村人每对夫妻都是生育一男一女,但这个古传秘方只在本寨代代相传。 地址: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 13黄岗侗寨 黄岗侗寨是一个有着1600多人的纯侗族村寨。黄岗侗寨,始建于宋朝,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黄岗,坐落在一个东西走向的狭长山间谷地,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寨内有五座鼓楼、一座花桥,四周古松环抱,寨边禾仓林立、禾晾有序排列,把村寨围在中间,收禾季节,层层禾晾,变成一道道金色屏障,而这道金色禾晾正是黄岗村名的由来。 地址: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 14屯州村 屯州村在剑河新县城的西北面,沿着蜿蜒上坡的山路走2公里就到了。山脉造向,群峰尖尖,环绕处有小块平地,屯州村靠山而居处在一个山腰上,是一个苗族村寨,有146户人家623人。就是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一块神奇又古老的土地,它与被誉为'震惊全球的发现''研究生物进化的金钥匙'的屯州古生物化石群仅一公里之遥,就在村子后山顶上。 地址:黔东南州剑河新县城的西北面 三棵树镇是凯里市苗族人口最多的乡镇,史称'南疆腹地'。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三棵树镇的苗族文化属于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吸引了海内外游客。三棵树镇的苗族人民崇尚文明的礼仪风范,创造了浩瀚的口碑文学,其富于哲理的曲艺嘎百福,娓娓悦耳的押调苗歌,内涵丰富的鼓笙曲舞,叹为观止的服饰艺术、手工刺绣、手工银饰、剪纸、庄严肃穆的鼓会集会、别具情趣的婚俗礼仪,独特的村寨吊脚楼群等,都是三棵树镇苗族文化的典特征,是我国民间古老流传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之一。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东南部 16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整个寨子的历史可从寨中的鼓楼说起,在其上坎,一口美丽的古飘井,涓涓清泉四季长流,滋润着整个村寨;左前方,一座别致的萨玛祠,凝聚着侗家人的精神皈依;寨子四通八达的小径,连接九条出寨路口,每个路口都建有充满灵气,古风十足的小型寨门。依寨而上,中间山坡有一块墓地,10余座雕龙刻凤的清代古坟,堪称堂安侗文化的一种体现。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乡 17晚寨侗寨 晚寨侗寨距县城50公里,村寨绿树成荫,山川秀丽,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流过,有一座花桥横跨小溪,古石井清凉爽口的泉水四季溢满,环绕寨脚的小溪两岸原始生态植被保护完好,连接山寨的石板古道四处纵横。晚寨人喜爱唱歌,几乎到痴迷的程度,人们以歌为乐,以歌为荣,歌唱得好的人备受尊敬和爱护。自古以来此村歌手歌师辈出。每逢侗年、春节、吃新节等节日,村中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踩歌堂”活动,最具特色的是晚寨琵琶歌,享誉海内外。 地址: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镇的大坡上 18摆贝苗寨 摆贝苗寨因为远,因为它的难走,所以极少有人光顾这个原始丛林中的苗寨,正是因为去的人比较少,它那古朴的风俗,完美的生态,才得以完好保存。去往摆贝苗寨的路虽难走,风光却好,如同进了原始森林中的生态博物馆。放眼四望,层林墨墨,山岚袅袅,鸟鸣清越,猿啼空谷。空气被森林和雨露洗得清新异常,呼吸起来舒畅无比。就像被上苍有意无意间遗失在山海间的一枚贝壳,当打开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平凡的外表下珠光璀璨。 地址:黔东南州榕江县兴华乡 19地扪村 地扪村全村570户2400多人,全部都是侗族。地扪在依山傍水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河绕村寨中间而过。建有花桥(风雨桥)3座。寨中建有3座鼓楼,2座戏台,2004年建成一个中心表演戏台,侗族生态博物馆建筑群,是侗族地区民族风情文化保存较为古老而完整且最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村寨,它仅次于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地扪村曾在《美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五期)有长达24页的报道,地扪无愧为'返朴归真,归回自然'的典范,人类美好的家园。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乡北部 20乌东苗寨 乌东苗寨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山腰的谷地内、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2.4℃,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凉宜人,是盛夏避暑的理想旅游圣地。乌东苗寨的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木楼建于斜坡上,一般分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美人靠',苗语称'豆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休息;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同时,乌东苗族除了建吊脚楼外,还喜欢把粮仓悬空建在小溪之上,防止老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 21四寨村 四寨村位于黎平县西南部,是“侗族摔跤”的发源地。四寨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尚保留原生状态,民居及建筑艺术独特,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互相映衬,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多样性、完整性、地域性。勤劳的四寨人,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千百年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建筑以鼓楼、花桥为代表,文娱以侗族大歌和侗族摔跤为代表。最具地域特色的当属侗族摔跤。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乡东南部 22宰荡侗寨 宰荡侗寨民族风情浓郁,侗寨周围古枫挺立,小溪潺潺,山清水秀,乡土田园风光魅力独具特色,寨中有建于清代的古楼和花桥,巷道则用青石板拼砌,十分古朴。宰荡侗寨是榕江县的侗族大歌之乡,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著名的是侗族大歌,有“东方魔音”之乡的美誉。在生产、劳作之余,“歌”就是是宰荡村民的精神食粮,除了蜚声中外的侗族大歌,侗家“牛腿琴歌”更是独具特色,常常让中外游客沉醉其间,惊叹于其质朴形式下无法掩饰的艺术华美。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 23开屯苗寨 开屯苗寨以梯田文化闻名于世,开屯苗寨被千亩梯田环抱,层层叠叠的梯田呈带状顺着山脊从山脚一直排列到山顶,从每个角度都能观赏其景色的壮丽。丰收时节,金黄的水稻与层层梯田,由此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开屯不仅梯田有名,其苗寨更是民风朴实,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既跳铜鼓舞,又跳芦笙舞,铜鼓芦笙可同堂欢跳,叫做“芦笙引铜鼓”。如今,开屯苗寨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代代相传的苗族古歌、飞歌、情歌、嘎舞福歌。 地址: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 24八蒙水寨 八蒙水寨坐落在都柳江畔,从月亮山流出来的八蒙河在此与它交汇。近百户吊脚楼掩映在葱绿的竹林中,宛如仙境。青山为依,绿水为衬,木质的吊脚楼在翠竹中若隐若现,河边摆渡的小舟上不时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山、水、人,融合在了一起,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了。 地址:黔东南州榕江县兴华乡 25新桥苗寨 新桥苗寨是性感超短裙苗之乡,境内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怪石林立,林海苍莽,沟壑纵横,自然风光秀丽,境内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少数民族风情古朴,歌舞多姿,大塘'水上粮仓''超短裙苗'独树一帜,享有'明清建筑、唐朝服饰'的美誉;新桥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种仅长5-7寸的百褶裙,被人戏称为'超短裙'。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乡新桥寨 26展留苗寨 展留苗寨位于仰阿莎湖畔海拔800米的半山腰上,这个自然寨居住着150户600多名苗族村民,全村均为龙姓。这里的原生态人文及自然环境保护得相当完好,村落四周林木葱茏,绿树成荫,百年古树随处可见,据称是该县原生态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个苗寨。全寨苗族同胞祖祖辈辈“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独特方式,生活在人与自然非常和谐的原始森林环境中。近百余年来,全村邻里团结友爱,信守村规民约,百年未发生火灾,也从未发生任何治安及刑事案件。展留村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苗族锡绣艺术地区的村寨之一。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寨乡 27青曼苗寨 青曼苗寨依山而建,吊脚木楼,层层叠叠,梯形瓦顶,重檐交错,有条不紊,蔚为壮观。全寨辖4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360多户,主要居住苗族和仫佬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6%;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是苗族文化与农耕文明有机融合的典型天然博物馆。青曼苗寨建寨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这里的苗族属于短裙黑苗,妇女着短裙,盘发髻,最为奇特的是呈倒'S'形的妇女头式,与唐朝妇女的发式十分相似。这里仍保留着古老的纺织、刺绣、染布等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其中这里的'苗族织锦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美绝伦的刺绣为青曼赢得'苗族刺绣之乡'的美誉,日本友人韭琢先生在这里捐资修建有曼洞苗族刺绣楼。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 28三门塘村 三门塘村是一个具有浓郁北侗风情的民族村寨,又属贵州省优先发展旅游民族村寨,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三门塘村以宗祠文化、水文化、村文化、石文化著称,村周几百年以上的古树120余株,文物古迹众多,独具风格的“刘氏宗祠”(已被贵州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盛名远扬,古石碑沿村里的“花街路”林立,吸引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新西兰等中外游客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 地址:贵州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 29小丹江苗寨 小丹江苗寨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苗寨依山傍水,小河从寨脚盘绕而过,河水清澈明亮,水质清沌。寨后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景色秀丽。境内自然景观有“雷霹岩”、“鸡冠岭”、“嗓子洞”、“四道瀑”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每年,小丹江苗寨的二月二祭桥节、 招龙节、游方节、吃新节、禾蔸年、苗年等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 地址:黔东南州榕江县平阳乡小丹江村 30南龙布依古寨 南龙布依古寨村民全为布依族,至今仍保持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织布机、石碓、石磨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人们身穿衣物均是妇女自编自织、自染自缝的土布,古色古香。村民居住在结构严谨的干栏式建筑群里,瓦屋、吊脚楼等古式民居保存完好。据建筑专家考证,这是典型的布依古建筑群,估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南龙布依古寨是个美丽迷人的布依古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原汁原味的民族习俗和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使它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巴结镇的万峰湖畔 32鲁础营回族乡 鲁础营回族乡是贵州省两个回族乡之一、黔西南州唯一的回族乡(1984年7月成立)。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省、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家寨道堂、州级天然林--清水河自然保护区、'世界五最'的清水河峡谷、间隙泉、珍珠井、海子6万亩天然林、海子游击队遗址--轿子山、清水河村'蟠桃宫'溶洞群、享誉世界的清水河铁路大桥、马堡树瀑布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煤、铁等;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烤烟、林业、畜牧为重要支柱产业。 地址:黔西南州兴仁、兴义、普安三县(市)结合部,距兴仁县城24km,距州府兴义务64km 32平岸布依寨 在美丽的仓更河畔,有一个古老的布依族村寨平岸布依寨,这里布依族风情浓郁,一年四季除国家法定的节日外,它们尚有正月29日过了年,二月兔场祭山神、扫寨子,三月三,五月端阳,五月秧苗节,七月半,中秋、重阳节,冬至等民俗节,每蓬节日,他们穿着自己缝制的民族服饰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互相取乐,最具特色的是八音坐唱,令人惊叹。布依人热情好客,大碗喝酒的好爽,让人倍感温暖。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仓更镇平岸村 33瓦嘎布依村寨 瓦嘎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寨子,这里的古榕,盘根错节,千姿百态,显示出了寨子的古老。自然村寨中除有狮灯外,还有唢呐、花灯等活动,特别是上、下瓦嘎,称之为“狮子窝窝”,远近闻名。寨中的一块坝子,四周都是茂密的榕树枝叶,似巨伞遮盖,形成瓦嘎高台狮灯的传统活动场地。四合院式风格的布依房屋,石墙、木门、青瓦独具布依特色。 地址: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镇 34云舍村 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坐落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这便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传说这里从前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里有山野特有的清新气息。欣赏着沿途的田园风光,偶闻牛羊哞叫,入得村寨,连通村寨的仿佛处处都是一样的房舍,白墙、黑瓦、白色屋脊,处处都是一样的青光鉴人的石板古道。外来者时时都有刚刚来过、又处处不是那个地方的感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 35寨沙侗寨 寨门、广场、钟鼓楼、农家乐、64栋二层吊脚楼为寨沙侗寨的典型建筑。寨沙处于神奇的梵净山山麓,清澈的太平河从门前缓缓流过,河畔古树参天。寨沙,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整个寨子青山环抱,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 ,门前碧水如画,屋后青山似黛。远望似人间仙境,近游如世外桃源。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寨沙侗寨 36贵定音寨 音寨坐落在郁郁葱葱的观音山下,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音寨倚山面水,建筑古朴,整个寨子坐南朝北,村民们居住的青砖青瓦房屋小院,布局自由,风格古朴,灵气毕现。寨前田园平旷,寨后松杉成林,每年农历七月初二在此举行的布依族民族团结月活动,举行斗牛、赛民、对歌、篮球比赛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体活动。金海雪山盛景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此观光。 地址: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 37水各大寨 水各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是水族“卯节”的发源地。尤其是水各大寨,全寨民房建设均是木瓦结构,布置合理,样式美观,寨内平坦而又宽阔,还藏着一部分水书和水歌刊集;水各村山青水秀,有名胜古迹的仙人桥、山河瀑布、石棺墓、唐代的石砌城墙等;闻名省内外的名优特产“九阡酒”、“九阡李”也在此生产,极具旅游发展潜质。 地址:黔南州三都县九阡镇西面 38怎雷水族村寨 怎雷水族村寨是一个民族文化原生态保留得十分完好的水族村寨。地处峰峦绵延的大山之中,森林覆盖面积大。寨脚梯田层层,云雾缭绕。周邻大坝、枫柳、里小、里送、棉花地、崩坡、甲雄等水族村寨,形成以怎雷寨为中心的水族文化社区。村寨依山而建,房屋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整个村寨形似松散而又气韵相连,古朴而生动;完整保存着南方民居建筑样式——杆栏建筑,被国内众多研究专家誉为“中国民族建筑活化石”。在此繁衍生息的水族同胞,至今仍保留和传承着水族民族习俗、文化艺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地址: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都江镇怎雷村 39平正仡佬族乡 正仡佬族乡成立于1956年12月13日,是全国建制最早且至今冠名单一的仡佬族乡,有中国仡佬族第一乡之称。由于平正仡佬族乡远离较发达的中心城镇,其民族文化及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建筑等保存相对完好。平正仡佬族文化中的图腾崇拜(竹王)与祭祀、语言、歌舞、服饰等有较完整的传承记载。 地址:遵义县西部,与仁怀市接壤 40大石盘苗寨 大石盘苗寨独特的民间习俗,淳朴的民风,醉人的米酒,动人的芦笙曲,绚丽的民族服饰,精彩的民间艺术,构成了特有的民族原生态圈。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向往民俗风情游的今天,充满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村大石盘苗家村寨也渐渐走进游人的视线。 地址: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 41务川龙潭仡佬丹砂古寨 务川龙潭仡佬丹砂古寨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建寨已有近千年。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据专家考证,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仡佬古寨”,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仡佬族是世界上最早攻取丹砂冶炼技术的民族,龙潭村寨仡佬族的祖先们早在商王太戌时期就开始了丹砂的冶炼。 地址:遵义务川县大坪镇龙潭仡佬族文化村 42石头寨 石头寨是具有典型石头建筑的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以伍姓为主体。传说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开发逐步繁衍而成寨的。全寨石屋层层叠叠、依山修建,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石屋经久牢固,冬暖夏凉,由寨民自行设计,自行修建,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石头寨还是闻名的蜡染之乡,石头寨妇女善蜡染的织锦。全寨白分之八十的成年妇女都会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更有趣的是,游客可直接参与,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做一回布依石头寨寨民,体验传统工艺的无穷乐趣。 地址:贵州安顺镇宁县黄果树镇石头寨村 43白水镇滑石哨村 滑石哨是黄果树景区内的一个布依族村落,寨子里的民居都是石头、石板建造的,加上石头寨布依族人自古传承的精湛的蜡染技艺,是国家授予的“中国蜡染之乡”,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滑石哨,布依语意为“一块大的扁石板”,因寨子建在大小不等的扁石板上而得名。滑石哨的自然环境十分清幽,寨子周围是近百亩翠绿山林,其间有参天的树木,还杂有许多灌木。绿树掩隐了村寨,行人往往要走进寨子,才能看到房屋和院落。 地址: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乡 44珠市彝族乡 珠市彝族乡是赫章县惟一的彝族乡,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里,环山而居的彝族同胞们三五户自成一寨,星罗棋布地散居山麓,由于地域偏远,很少受现代文明的濡染,因此彝族文化里许多面临消失的民族传统,在这里却活化石般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独特的“阿西里西”文化。彝族酒礼歌,敬酒歌,铃铛舞以及顺风耳等彝族传统歌舞以及彝族火把节成为重要的人文遗产。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 45麻郎垤彝族村寨 麻郎垤彝族村寨是一个纯彝族村寨,有着“民族文化歌舞之村”的美誉。2011年,被六盘水市命名为“特色文化村”。民族文化浓厚,山歌源远流长,不管节日还是劳作之余,随时都能听见即兴的山歌对唱。麻郎垤人不仅歌美,酿制的水拌酒更美。 地址: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 假期想要出去玩,但又不想去得太远,那我们大贵州的这些特色民族村寨就是最好的选择,春节期间去还能感受他们的不一样的年味呢。 来源:贵州那些事 编辑:大東/责编:街坊哥 合作交流微信:294947420 470698159 视频时长03分02秒,建议wifi观看,毕普猫第4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