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8-14

“给我一杯咖啡的时间我想用思维Dao图跟你聊聊这个世界。”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导读:品牌形象包装的陷阱为什么你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感动了消费,他们却跑向了竞争对手?为什么锤子手机叫好不叫座,而华为却闷声发大财?为什么打情怀牌有时管用,有时却没用?因为你的营销只是重视“品牌形象包装”,试图用感动用户的方式来提升产品形象,这只是战术上的打法,如果把战术当战略,那么你只能在营销上从一次胜利走向另一次胜利,而在品牌崛起上,从一次失败走向另一次失败。真正的品牌的策略应该是,是在用户心智的层面,针对竞争对手,确定一个有利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一、品牌形象包装和品牌策略的区别

1、定义

品牌形象包装:先感动用户,然后让用户和品牌建立一种情感联系,来促进销售。

品牌策略:不是感动消费者,而是针对竞争对手,确定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来赢得消费者。

2、举例分析

例如,同样是要做熟食海鲜夜宵的外卖。

A.品牌形象包装的做法是:

a.选定新中产白领定为目标人群;

b.分析他们的特点: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和亲友联系少;

c.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希望他们更多地关心自己;

d.选定影响口号:多点关心,多点海鲜;

e.制定品牌理念:最新鲜的食材,给最关心生活的你。

这一切的基本思路就是:感动用户,基本不考虑竞争对手。

B.品牌策略的做法应该是:

a.找到竞争对手:其他的夜宵外卖,比如小龙虾外卖、烤串外卖;

b.分析对手:麻辣小龙虾最大的优点是刺激,晚上和兄弟们一起撸串的优点是很爽,但是小龙虾和烧烤也包含着一个缺点,就是很多人会觉得 “很重口”;

c.针对性地选择有利竞争位置:“夜宵,吃点海鲜不重口”。

其基本思路就是:分析对手情况,攻击对手薄弱点,占据用户心智地位。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二、品牌形象包装所存在的问题

1、重战术,轻战略。品牌形象包装认为,营销就是包装形象、促进传播,所以他们会花费大量精力纠结于小细节,对大战略不太重视。

例如锤子手机赢得了营销胜利,却输掉了市场;而华为手机文案写作、公关反应、发布会都比锤子差了一大截,但在在品牌战略上,打了一个漂亮仗,成功占领了高端市场。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2、没有找到关键的竞争对手。品牌形象包装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呼吁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针对什么。

例如某旅行社推出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文案,但消费者看了后却去了携程订票了,因为文案把竞争对手的定位弄错了,它把竞争对手定位成“用户不去旅游的习惯”了,而它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其他旅游公司。文案需要提供一个为什么选你而不选别人的理由,而不是为什么要去旅行而不是待在办公室的理由。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3、单纯的形象包装只是让你的品牌看起来更有温度,而并没有在用户心里确定一个位置

例如,优乐美主打“你是我的优乐美”,拍了非常感人的广告,但实际上没能有效传达 “定位信息”。而香飘飘的“销量绕地球XX圈”,其实传达了“我是行业第一”这个有效定位,让用户清晰地了解了,它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但结果却是香飘飘取得了胜利,而优乐美从此一蹶不振。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4、品牌形象包装喜欢按自己的标准来划分市场。实际上呢,市场应该按照“你的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划分,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假想一个市场。

例如,有个做职场社交的公司,说要做河南省最大的职场社交软件。这就像一个学生求职的时候说,我是“清华大学穿44码鞋的学生里,成绩最好的”,这是毫无意义。因为这只是学生自己划分人群的标准,而不是用人单位的标准划分。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5、品牌形象包装过于迷信单一的手段,认为只要感动了消费者,用户就会购买。

享乐品是不太需要人思考的,所以打情感感动的诉求,就非常适合,例如蒂芙尼的钻戒。

强调功能的产品上,用户会认真思考,情感广告效果就很差了,远远不如理智的广告。

所以,同样是卖锁的,你说“最多人选择的家用锁品牌”,就比“爱家人,就要守护家”有效得多。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三、反思

制定战略时,到底应该更加关注用户还是更加关注对手呢?

1、如果是做新兴市场,没有被满足过的产品,那么针对用户的需求最重要。产品眼中只需要针对用户的需求,只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有市场。

例如,当年微软和谷歌都在争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时,由于对方只有竞争对手,相互跟进,结果让苹果占了市场。

又如,最近这两年一直占据了我们视野的“互联网思维”,“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以及各种“爆品战略”,其本质都是在走“人无,我有”的路线时所提出的以用户为导向的战略思维。

2、但如果是针对已经有饱和供给的市场时,当竞争者过多、可替代品过多时,那么重视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才最重要。

比如说定位战略,其实本质上就是与对手的差异化战略。比如说上诉的各种例子和品牌策略的思维。其本质都是在“人有,我优”时的差异化路线。

所以,对于传统的、饱和的、红海市场,品牌策略最重要,也就是形成与对手的差异化定位;但对于新兴的、未饱和的、蓝海市场,品牌形象包装最重要,也就是满足用户需求,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例如,当大家刚从工业社会移民到互联网时,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产品,只要它能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就有市场,就有前途,但当大家都已经过渡到互联网时代时,几乎所有公司都可以满足消费者同样的需求,替代品大量出现时,你的产品策略就要从关注用户需求转移到关注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总而言之,用户需求是根本,但当竞品大量出现时,要么差异化竞争,要么寻找并满足用户新需求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关键词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品牌形象包装、品牌策略、用户、对手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欢迎订阅:总而严之

为啥你感动了消费者,他们却依然不买你的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