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课偷吃的零食,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霸王龙勇士 2016-08-14
      
  阅读时间
  5 分钟


校花曰:考试前的闲书,上课时的零食,断电前的游戏,这些都是压力给我们创造的乐趣。

    ▲


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超市,准确地说是个小卖铺。


下课后,大家便纷纷跑到那里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小的揣在兜里,大的藏在衣服里,然后急匆匆赶回教室,生怕上课迟到被罚站,这样就不能参与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


上课偷吃零食。


想必看这篇文章的读者,大多也都干过这种事,说不定有些还是屡教不改的 “惯犯”。


后来我总结出了一个 “零食定律”,大意就是:

 

一个零食的好吃程度与老师和你的距离成反比。

 

老师离你越近,你心跳得越快,嘴里的零食就会无限逼近传说中的人间美味。不信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吃过的印象最深的零食,貌似或多或少都掺杂着教室的味道。

 

直到有一次碰到了一位开明的老师。估计是他发现,学生们可能都是上辈子没吃过零食的可怜孩子,因为怕我们偷吃得太匆忙噎到自己,所幸说了一句:“都把零食拿出来吃吧,不影响上课就好”。

 

正是这句话毁掉了我关于 “偷吃零食” 的所有美好回忆。

 

当时大家先是一愣,随后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零食,放在桌子上吃了起来。越吃越没劲,越吃越无聊,最后大家都把零食收了起来,开始认真听课了。

 

现在回想一下,当时那个老师貌似是教政治的。

 

其实类似 “上课偷吃零食” 的案例并不少见。课外书永远是准备考试的时候最好看,游戏永远是快没时间的时候最好玩等等。

 

虽然大家一直感叹,生活压力大,感觉自己被掏空。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压力,可能也就不存在很多乐趣了。

 

就像那位开明老师的一句话,毁掉了我中学最美味的零食一样,真的要消灭掉生活中的压力,可能人瞬间就会开始怀疑人生。

 

诗和远方固然重要,但是回避眼前的压力从来不是最佳策略,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学会如何与压力共处,让它帮我们提升生活质量。




压力就是关不掉的背景音乐

 

身处北欧的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特别是新鲜的活鱼。所以相比起死鱼,活鱼的卖价要高出好几倍。

 

但是打捞上来的沙丁鱼,在返航过程中常常因为懒得活动,最后 “懒死” 在捕鱼船中,导致能够活着到达码头的沙丁鱼寥寥无几。

 

但是众多的渔夫中却有一位老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活得张牙舞爪、舍我其谁。所以他自然也就赚得比别人多得多,但是他一直严守自己带回活鱼的方法。

 

直到他死后,别人打开他装沙丁鱼的鱼槽才发现这个秘方:

 

一条鲶鱼。

 

原来鲶鱼是食肉鱼,当它被放进鱼槽后,遇到威胁的沙丁鱼便会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人们说的 “鲶鱼效应”

 

其实生活中的那些压力来源,就如同一条条鲶鱼一样,让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提醒你周围的危险从来没有消失,你要保持警惕,认真生活。

 

等我上了大学,等我找到了工作,等我买了房买了车,压力就会小一点。

 

真正经历过这些人生节点的人就会明白,这些想法如同新年愿望一样,多半是我们对于未来美好的憧憬。

 

实际上压力就如同生活中的背景音乐,你本以为到了某个时间点,它会自动关闭,想不到它只是结束了原来的单曲循环,跳到了另一首歌而已。

 

背景音乐暂停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清净,觉得非常轻松。但是随后就会因为过度安静,而感到无聊甚至是空虚,于是便会自己找一些背景音乐来打破这种寂静。

 

这就好比,每次寒暑假都信誓旦旦要玩个痛快,然而基本上只有前几天能够信守承诺,到了后期基本上还是会自己找些事情来做,最后开始向往开学的日子。


学会与 “负面因素” 共生


很多看似负面的因素,其实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比如我们所说的压力,其实就是千百年来进化过程中提醒我们保持警惕性的信号。

 

没有升学的压力,你多半不会每天花十多个小时读书;没有裁员的压力,你多半不会像现在一样认真工作;没有肥胖的压力,你多半不会硬着头皮去健身房锻炼。

 

在一个无压力的环境中,也许你也能做几天如上的事情,但是基本不可持续,因为人性就是好逸恶劳,能够凭借意志力完成任务的人总归是少数。

 

其实不光是压力,很多被我们嫌弃的负面情绪,其实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是它们通常显得没那么可爱。

 

比如,愤怒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好。它让你知道自己的忍耐底线,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不必要的妥协让步,也让别人知道你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老好人。

 

这一切,在生活过程中都无比重要。多数生活过得不如意的人,都是因为太想做一个不会发脾气的好人造成的。

 

再比如,孩子的哭声也只不过是一种情绪表达。做父母的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觉得这是一个负面情绪,急急忙忙想要结束这种情绪的发泄。更不要怕孩子养成所谓的 “一哭一闹,就能得到......” 的坏习惯。


有关这方面的阐述,那部有名的《头脑特工队》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解释。不论是开心还是难过,都是人们情绪的一部分,没有正面负面之说,更没有好坏之分。


该难过的时候难过,是该开心的时候能开心的前提。



 

及格分数已经足够  


压力如同时间,既不受你控制,也无法完全消除。很多时候,管理好自己,让压力值不要超过自己的极限,你就已经超过大部分人了。

 

这里给出三个这些年与压力共处的技巧。


 努力工作,多赚点钱

 

大部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都源自金钱。

 

还好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勤快一些,多出一些力气,想要过得好一点,不再是一种奢望。

 

虽然有钱人也同样会压力缠身,但是显然他们的生活中会少很多不必要的金钱烦恼。手头一紧,压力自然就多很多。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不必追求六块腹肌和马甲线,虽然那也非常值得羡慕,但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已经足够你抵挡压力的困扰。

 

身心通常密不可分,一个倒下,另一个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除去一些先天疾病,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达到这个目标,没那么困难,但绝对值得坚持。


 终生学习,保持活力

 

身体要健康,大脑同样不能生病。

 

大部分不必要的烦恼,可能都是自己无中生有臆造的。即便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估计之前也有人已经走过,并且想出了解决方法。

 

所以不要吝惜学习的时间。借用别人的智慧,保持自己大脑的活力,当压力袭来时,能够更清醒地找出应对方法。

 

当然,就如同我们说过的那样,即便你这三样做得都非常好,也永远不能摆脱压力的 “纠缠”。不然也就不会出现有钱人,勤奋又好学,但依然被压力压垮的例子了。

 

重要的是接受压力而不是逃避或抵抗。想清楚,做好该做的事情。

 

这样的话,压力自然会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准,就如同一直循环的背景音乐,存在但不打扰你的正常生活。


校订:吴巍、姚色丰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你也应该读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